人物 | 刘巨德:特立独行者杜大恺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2-13 浏览量:0
我和老杜、玉良是78年研究生同学,三个人同住一个宿舍。老杜是我们大学长,我们三个人年龄依次相互差3岁,像三兄弟一样,在同一宿舍度过了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活。这两年多,讲书论画老杜皆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他诗、书、画俱佳,我们常在晚饭后,赏他书法。每次老杜挥毫,玉良诵诗,我撑纸研墨。所以,我们手里都有老杜的书法。他那个时候的书法,就写得很熟练很自由了,已自称一体。

杜大恺 匡山辛夷花开时 纸本设色 61cm×400cm 2012
再说画画,那时候,宿舍也是我们作画做功课的场所,有时候也画点出版社给的连环画,当时老杜一天能画十几张,我们就画一两张,现在画展上展出的《崂山道士》、《花木兰》、《鲁班》小连环画,都是老杜那个时候画的,各种角色,情景,他信手拈来。

杜大恺 花卉 93cm×63cm 纸本水墨设色
那个时候,我就看到他的绘画能力很强。后来才知道,他的这般功夫是在青岛贝雕厂任画师时,多年练就的。我有一次和他老乡陆志成教授一起出国,聊起老杜,他说你可不知道,杜老师是我们青岛这帮孩子的王,常给我们讲印象派,我们大家学画都追随他,他很早就是青岛的艺术领袖。我想这源于他日久的勤奋和超强的自学能力,以及他天然地领悟绘画艺术的悟性和天赋。因此,他很早就成为了一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

杜大恺 黄土千年话今昔 纸本设色 117cm×201cm 2012
记得人民美术出版社,有一本杂志在我们读研期间,就已经特别报导过,“自学成才的杜大恺”。他确实是一个会自学,自修并卓有成效的艺者。通常会自学,自问,自深究,自延展者,一定是不凡的。祝大年先生是他的研究生导师,但是,他的画跟祝先生完全是南辕北辙,这就明显的看出他本心有一种特立独行的艺术品质。艺术靠自己站起来,对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这在老杜身上,反映的非常充分。

杜大恺 梅州行之二 纸本设色 123cm×248cm 2015
再看这次展览的作品,他和美术界所有人都不同,就像他自己说的,“我要时代的、 世界的、 杜大恺的。不重复别人,不重复古人,不重复自己。”这是他艺术世界里天然的艺术品质和理想目标。实践证明,他特立独行地艺术思考,正不断地提高自己、净化自己、完善自己、建构自己。

杜大恺 静水流深 纸本设色 250cm×720cm 2016
他不跟潮流,不仿老师,不摹古人,不随他人,完全遵从自己的心愿,不左顾右盼向外看。至使他这几年的作品越来越好,近期的更好,更加纯粹,更有境界。这说明艺术惟有独立之研究,自由之践行才能有新意或自成高格。

当然我觉得,他的作品所以能够有这样的高度,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人文底蕴有关。环境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残一个人。这片文化高地,充满艺术活力,确实能让人自由,能让你特立独行,能让你自由自在地画你所想画的。这是工艺美院的老一辈艺术家治学育人的境界所在,清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环境所至,继承传统又能另辟蹊径已经成为每个老师和学生的艺术氛围和活力。

杜大恺 荣成12 纸本水墨设色 30×42cm 2017
前一段学院主办了我院首届毕业生汪钰林艺术回顾展,汪老师说张光宇先生告诉他,我们学院的艺术教育“寻源不随流”。找艺术的源头,生命的源头,万物的源头,不去跟潮流,已成为这方文化高地、这片教育阵地、这个艺术摇篮代代相传的艺术精神,它像空气一样,无形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无声无息的能量滋养着每一个人。
总结研究老杜的艺术成长历程,为什么他能成为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为什么他八十高龄,仍然不断有巨幅的创造性的作品诞生,绝非偶然,一半源于他自学的基础,另一半与这所院校的文化精神分不开。

杜大恺作 花卉3 纸本水墨设色 93×63cm 2016年
在研究生时候,我见过老杜也帮着导师祝先生放大《玉兰花》画稿,但是,他师物不师人,师人不师画。他的绘画只继承了看不见的祝大年先生的那种文化自信的艺术品格和精神,他没有继承那个看得见的绘画语言和图式。这种习艺师承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工艺美院的文脉。多年来老杜是非常注重艺术语言研究的,并且这是他的研究方向。但他不仿任何人的语言,深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白石之训,故他长期自说自画,特立独行。其绘画语言,“求平、求整、求简”,大面积色块或墨块和精致的细线作对比,自成一体,宁静无华,极大地概括提炼了万物之形神,寓丰富与单纯的整一中,不少作品犹如点石成金一般,化平淡为神奇。

杜大恺 蒙古 纸本设色 123cm×245cm 2018
他在《砚边拾语》一文中说:“中国画的语言系统是由五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以空白为底,以线造型,平面性,装饰性与程式化和似与不似五个部分”。并且这五个部分“环环相扣,彼此牵制,共存因果的关系”。此文论应该说是老杜近年来重要的艺术观念及理论,见解独到,他的画作印证了他说的这一切。他还特别指出:“一直以来,中国画始终未被认为是一个系统,或者说未被在系统的意义上予以认识,这是中国画认知层面的一个重大缺失,这一缺失不仅影响了对中国画的识断,亦为中国画的传承与变革造成了困难。”他的论断弥深,很像石涛当年发现了“一画”,老杜今天发现了“系统”。他的中国画之所以能推陈出新,把中国画作出重大变革,应该说是他的认知先行及特立独行的艺术理念所造成,他为中国画的现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说明宏观的感悟,系统的知力,个人的观念,本心的意志,对一个艺术家多么重要,他特立独行的深意应该在此处,发人深省。

杜大恺 水 纸本水墨设色 145cm×360cm 2024
早在50年代,工艺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就提出:任何造型艺术有两个方面组成,“写实和装饰,内容和形式,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写实和内容”是可以看见的,属“有”之美;“装饰和形式”是看不见的,属于“无”之美。艺术“有无相生”,艺术家各俱本心,在“有无”间,各自天性自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老杜所讲的五个部分,实际是我院老一辈艺术家思想的个性化、具体化、精细化,也是他与生俱来对美敏感的清晰化,带有他个人的天性和本心,很值得后人、寻味和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