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真实与虚幻”——2025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1-26 浏览量:0
近日,“真实与虚幻”——2025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一层报告厅盛大开幕。
当天下午,艺术论坛也在同一地点举行,论坛围绕三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艺术史视野中玻璃艺术的当代价值、数智时代手工艺学科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创作论意义上玻璃媒材的突破与创新。此次论坛汇聚了中外学者和艺术家的智慧,深入探讨了玻璃艺术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促进了学术界与艺术界的交流与融合。
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已举办两届,分别是2014年的“透气·透器”展和2017年的“光之容器”展。“透气·透器”探索玻璃的“透”之特性,传承器物的人文精神;“光之容器”融合东西方文化核心要素,以光与气的相生对话展现玻璃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展览以独特的艺术视野推动了中国当代玻璃艺术领域的国际化和本土关怀。自2014年首次举办展览已过完整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全球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我们对知识生产方式的认识,改变了我们关于未来的想象与期待。回望十年,是时候重启和再出发。本次展览聚焦当代玻璃艺术,将进一步激发当代玻璃艺术的潜能作为使命,汇集了中外玻璃艺术最新创作,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展现了当代玻璃艺术的创作与思想,以及玻璃艺术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独特探索。

序言
玻璃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仍然非常年轻,因而关于它的属性、表现和评论,处在简单和复杂的变动中,也算正常。它与那些具身性的行为艺术不同——它需要媒介;它与那些与科技同进的媒介或影像(虚拟、仿真、交互等)也很不一样,玻璃的媒介是传统的;但是它与雕塑、陶艺的现代命运也几乎完全不一样,玻璃虽然也是传统的材料,但玻璃的透明——即使不透明,它也不能回避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化学的不可改变的属性;无论如何“创新表现”,它永远是“玻璃”,那些通过火塑造流动的热加工、切割和研磨的冷加工,还有形形色色的特殊加工:智能的、纳米的、3D的、激光的……,都不能改变玻璃的物理和人们印象中的文化属性——它是易碎的、敏感的,玻璃的光构成一种无法言说的物体,它始终在穿透和表现之间。
1999年夏天,自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上海美术学院出差时被彼时的院长汪大伟教授拉上,与英国玻璃艺术家安德鲁·布华顿教授(Andrew Brewerton)一起,往正在奠基的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美术学院玻璃艺术工作室铲上一锹土开始,不知不觉成为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发展的见证者,我与布华顿教授成为好友,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玻璃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名。
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已举办两届,分别是2014年的“透气·透器”展和2017年的“光之容器”展,很有幸我都为展览写了一些文字。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大约有三个重镇:上海、北京和杭州,各具特点成就斐然,10年来,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的玻璃艺术家们逐渐从规模和质量上发展迅速,并且国际化程度日益扩大,连续不断举行的玻璃艺术展成为重要的推手和交流平台,得益于“国美”的整体学术环境,艺术家们在队伍壮大的同时也在创作思想上反思整个当代艺术的观念追求,而呈现从玻璃由外向内的本质叩问中,前两届的展览主题便可见这种倾向性。
这一届的主题“真实·虚幻”,又从全球普遍的年代文化和社会迷思中,恰如其分的关照了玻璃艺术的特殊性,并通过对经过疫情、战争和科技所带来的巨大“抑郁”下的“真实与虚幻”的提问,显现了一种当代艺术的责任,它超越了当代艺术的晦涩的思想“现象学”,而将观念和思想介入了社会现实,对于玻璃艺术的本身来说,这种提问也更接近了语言的批判本质。
我衷心祝愿展览取得积极的社会反响,祝愿中外玻璃艺术家们能通过展览和交流,拓展更大的属于全球玻璃艺术家的当代艺术空间。
2025年元月






开幕式现场
展览主题:
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中,讨论“真实”是有风险的,这是因为“当代艺术”在中国,正被“策略”性的“观念”所挟裹,当代艺术家们纷纷“策略性生存”,他们或在艺术商业中闷声发财,或进入体制;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都在“真实”面前沦为笑柄,在浩荡的历史和因互联网即时传播而无处遁形的事实面前,“真实”像一柄庄子在坟前的扇子,不敢逼视。
真实与虚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艺术”的一个新的问题。在经历了古典的稳定、现代主义的政治正确和后现代的“戏谑”之后,“艺术”在当代似乎正在新的十字路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所有的当代艺术——在重大疫病、荒诞却又是血淋淋的区域战争和科技带来的巨变面前,“艺术”虚弱地重回平庸的“象牙塔”。
玻璃艺术的当代创作,在反抗平庸中正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处在主流艺术边缘的当代玻璃艺术家们,从身份的“边缘化”中敏锐看到客观社会的真实,玻璃的光影和结构“空洞”既呈现了玻璃艺术家的艺术形式逻辑,也折射了艺术家心中对无限“真实”的追求。在杭州当代玻璃艺术展10年来不间断对玻璃造物意义和材料语言的追问中,真实与虚无,汇合成巨大关切与同情。
也因此玻璃艺术与任何一种当代艺术形式不同,这既是玻璃材料和技术本身决定的,玻璃艺术的所有表现,不仅仅独自存在,而始终与周围人事产生“互动”,因此,玻璃艺术家常常将自己的作品置于复杂的“时空”中,随着事物“时空”的流动,阐释出新的意义。
玻璃艺术的这种特性,与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太虚幻境”相似,曹雪芹通过太虚幻境的真实构建,表达了存在的感慨和对情感的真实疑思。“太虚”的意思是“道的样子”,它不仅是一个虚构的境界,也是一种哲学的真实提问。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借此展览提出年度词汇:真实与虚幻,并希望以艺术反抗“虚幻”。

























主办单位 | 中国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协作单位 | 中国美术学院宣传部、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总策划 | 许江、杭间
总顾问 |金一斌、余旭红
行业顾问 | 曹德旺、刘进
学术主持 | 韩绪
艺术总监 | 周武、张春艳
展览学术委员会 |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藤原信幸(Fujiwara Nobuyuki)[日本]、关东海、杭间、韩绪、刘正、李玉普、吕品田、理查德·怀特里(Richard Whiteley)[美国]、吴小华、王建中、许江、熊开波、杨奇瑞、周武、周绍斌、庄小蔚
总策展人 | 李玉普
联合策展 | 理查德·怀特里(Richard Whiteley)[美国]、藤原信幸(Fujiwara Nobuyuki)[日本]、彭倩 、王克震
组委会秘书长 | 熊开波、叶丽霞
组委会副秘书长 | 宋欣、胡佳、刘一蓝
参展艺术家 |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沖文(Aya Oki)[日本]、地村洋平(Chimura Youhei)[日本]、伊桑·斯特恩(Ethan Stern)[澳大利亚]、藤原信幸(Fujiwara Nobuyuki)[日本]、管怀宾、关东海、郭小燕、汉娜·加森(Hannah Gason)[澳大利亚]、韩煕、何辉、黄季、伊戈勒·弗罗洛夫(lgor Frolov)[黑山]、金巍、李玉普、李峰、李文、李静、李宪阳、李振宁、林岗、刘鹏、玛丽亚·科申科娃(Maria Koshenkova)[丹麦]、彭怡、齐喆、苏珊娜·海德(Suzanne Head) [美国]、王沁、吴永平、许金龙、许文龙、于名涛、郑闻卿、赵明
主题策划 | 葛加锋
设计总监 | 陈华沙
展览统筹 | 黄晓望、郑闻卿
宣传统筹 | 徐元、方舟、刘杨、王怡航、冯冬杰、刘一蓝、申博
视觉设计 | 郑闻卿、李秦鑫、周洲毅、余海雯
展陈设计 | 舒怀、黄晓望、俞晴天
行政团队 | 冯冬杰、陈潇、于洋、林苗苗、张莎梅、宋蕾、朱鹏飞、曹元琪
展览执行 | 李文、韩熙、郭小燕、许金龙、宗在银、李卓、傅宇潇、何绮、葛雨濛、黄乐涵、应秀敏、郑心玥、许天爰、朱子怡、由子、张艺馨、王欣雨、潘静怡、张百灵、王浩智、詹悦琪、郭士龙、林晨、任珂、王艳
展览支持 | 王剑红、高原、魏梓伦、倪玲
支持单位 |
中央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院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