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 | 王中:文化启迪未来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1-10 浏览量:5
2024年11月16日—17日,“手工艺50人论坛”2024智库年会在温州隆重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中,在论坛“融汇时尚、彰显文化力量”中,以“文化启迪未来”为题,作主题演讲。
王中讲到:当今世界正处在指数叠加发展的深刻变革时代,什么是指数叠加?如果我们用一个数学模型来推演,普通 A4 纸的厚度只有0.1毫米,如果它不断地对折,对折到43次的厚度是2的42次方x0.0001m/1000≈439,806km,这个厚底已经超越地月距离384,404km;对折51次,厚度为2.25亿千米,超过了日地距离1.5亿千米;对折84次,厚度为20.4万光年,超过了银河系直径20万光年……这仅为但指数叠加,而量子计算是所谓的双指数叠加,单指数时代的超级计算机测算RSA密码需要60万年,而量子计算只需要3小时20分钟,也就是说一个量子计算加人工智能的时代一定会比我们以往最为激进的想象来得更加迅猛。
一、千年变局让未来定义今天
在当今时代,不能延用过去的思维去判断未来,人们需要转变思维模式,以未来的视野来定义今天。
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人工智能发展下,今天的创新与过去所谈论的都不一样,特别是在2023年3月ChatGPT这种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模型出现后。通常意义上的创新都是围绕着所属领域系统的边缘来寻找创新点,而现在,70%以上的创新是在系统之外,由其他领域带来。以设计为例,传统的设计思维是根据经验、技能,最后形成创意作品,这是一个相对意义的生态环。而未来的设计思维、设计生态都会有所不同,需要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用户体验交流、超技术平台等,设计师需要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更加注重IP的内容。当然人文和审美依然很重要,且因为科技大爆发新的周期填平了数字和技术的鸿沟,智力成为可以共享的低成本资源,人工智能为每个人配备了非常多的“超级助手”,人的判断力和想象力等等会越来越重要,艺术的价值会逐步凸显出来,可以说未来将会是“视野决定距离”的时代。
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两种人,“被AI替代的人”和“被AI赋能的人”。驾驭AI并不是简单地使用AI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而是通过数据进行决策。在文明发展变迁中,人类正从碳基文明走向硅基文明,这种变革的态势比工业革命来得更加迅猛,因此我将其称为“千年变局”。
为什么人的艺术想象力会越来越重要呢?首先,通过科技,人们很难预测到十年后的样子;但当人类实现了“登月”,回望千年以前“嫦娥奔月”的神话畅想,艺术与想象早已远超了科技进步的速度。其次,当下所谈论的一切大多基于算法,但算法的代表AI等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需要算法和心法取得平衡, “心法”就是人类的心智和想象。
二、文化是一个城市最大的不动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正在迅猛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以“大跃进”式的发展速度增长至现在的60%,其背后是文化的缺失、文脉的断裂。2015年左右中国城市纷纷开始转型,从注重“规模”发展逐渐转向注重“质量”发展;从过多地重视城市“功能”,转变为重视城市“人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从围绕“经济”为核心转向“文化”为核心。经济可以使一个国家壮大,军事可以使一个国家强大,但是唯有文化才能让一个国家伟大!工艺美术(或者称之为生活工美),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应该上升到一个民族对的生活方式选择和上升到人们从价值观的角度去重视它。当人们谈及工艺美术品的美时,是在谈论一种表象的、低层次的需求,而从新的文化审美角度来审视它的时候,这关系到培养一个民族的创造力。
中国古人非常讲究生活美学,注重文化、具有审美的生活方式正是我们民族之根基所在,要通过生活美学来启迪未来,甚至启迪世界。当下的城市更新,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场景升级,这与过去城市规划为主导、从上至下进行的改变有着本质不同。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城市都在推进人文城市建设,积极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加关注结构优化、品质提升、文化品位,更加注重特色魅力彰显、空间价值增进、设计创意赋能。“软城市”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呼唤的一个理念,更加注重通过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赋能,促进空间价值增进。
1999年,由当时伦敦市长、城市规划首席顾问、建筑大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领衔撰写的专题报告《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Towards an Urban Renaissance),将创造城市的文化价值作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方面。这个报告几乎影响全球,首次提出了“未来的城市发展要更加深刻地注重城市的文化艺术价值”的命题,并要将其提升到文艺复兴的历史高度,这对于城市人群的滋养和抚慰很重要。2004 年,哈佛大学有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其核心结论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这就是当今城市发展的趋势。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视为全球的公共产品,并指出,文化创意经济是世界上最年轻和增长最快的经济。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在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文化:城市未来》全球报告将文化纳入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中。指出文化具有使城市更繁荣、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力量。因此,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曾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力。”这些都在证明“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文化需要载体,其中最融入大众的正是与艺术有关的内容,生活工美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往人们在谈论非遗时,关注点都在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上,这些都是形而下的事情,如今,人们更需要通过它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是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从而带给人类和世界以新的启迪。
三、创造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景
历史可以作为一种设计资源,在此基础上利用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去创作的,不应该局限于一些传统样式的产品,它更应该创造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景。
比如无人驾驶网约车(Robotaxi)的发布,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变革,更会引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次的颠覆性变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会对AI产生情感依赖,社会需要解决由此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社区互动和社会联接。这就是前文所述的算法和心法,如何取得二者的平衡是让人们更加健康的关键。艺术城市正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城市蜕变的催化剂、文化场景的激发器。创造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景,其本质就是让一个城市成为令人向往的、使人依恋、居住者为之自豪的地方。因此,“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景”不是单一的产品的好坏,而是要利用策划思维将它做成整体的生态,从而激发更多可能性,创造吸引力,带动城市的活力。
公共艺术不只是雕塑,还是事件、演出、计划或诱生空间情节的孵化器。西雅图派克市场(Pike Place)有件深受市民喜爱的公共艺术作品——瑞秋猪。瑞秋猪肥胖可爱的形象和满地散落的蹄印引来无数市民和游客与之合影,雕塑家在瑞秋的身上留了一条口儿,胖猪就成了一个存钱罐,不时有游客往里投钱,这成为派克市场基金会筹集资金的一个渠道。通过瑞秋猪,派克市场基金会每年能够筹集到 6000—9000 美金,为市场所在社区的近万名低收入人群和老年居民提供帮助。2007年3月21日,作为美国最早的为农民经营提供服务的市场,派克市场开始庆祝瑞秋猪的诞辰百年,同时,基金会也庆祝自己向市场提供服务 25 周年,这一庆祝活动持续半年。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节目,胖猪大游行开幕,作为关注底层人民、扶助弱势群体的故事和精神,在整个西雅图市传播。公共艺术以直观的方式让多种文化、生活形态深入人心,增进社会的宽容度,期旨全面进步。
四、艺术导向城市设计
中国的智慧是可以启迪未来的。在西方的历史上,人们居住的建筑、园林艺术、雕塑、壁画甚至手工艺,都是一个整体。中国在这方面的创造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历史上的王城布局,中国人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营造法则,《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里记载:“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经典布局在中国历史上被长期沿用。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建设拥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的中轴线,从最南端的永定门、天坛,一直到前门,包括故宫建筑群、景山、鼓楼、钟楼等等。明清北京城之所以被称为地球表面最伟大的人类个体工程,就是因为它建造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中轴路。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中遗传下来的文化变迁、继承和发展的产物,能够体现出我国特有的文化内涵,蕴藏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密码,拥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当今人们的生活态传承创造还有待进步,传承不是简单的符号传承或是图案的转译,重要的是如何解读文化密码。
工艺美术创新产业的价值有待我们重新梳理,其C端价值在于它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产业,B端价值在于它是推动产品升级成为IP的赋能产业;G端价值,对于这个城市来说,就是复兴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孵化城市IP(Intellectual Property),创造具有生长力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景。
基于此,我提出了“艺术导向城市设计”(Art-oriented Urban Design),即AUD主张,倡导一种文化导向的城市发展思路,这不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需求,而且必将对未来的世界城市发展和格局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希望能用艺术思维和城市设计激活、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彰显城市品格、活跃城市人文氛围、培育城市创新动力,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
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和DCL伦敦设计中心联合国际20余家大学和机构共同创建了“软城市实验室”,我们提出“软城市”理念,关注“软城市”并称之为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如果把一座城市的建设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其中60%代表这个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包括基础设施等城市硬件建设。在这方面,今天中国的很多大都市,甚至包括一些二、三线城市都已完成得很出色,中国的机场、高铁、轨道交通、CBD商务区等功能设施已居世界前列。另外的40%我们称之为“软城市”,是城市的更新、再生、精神、文化和品质,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它是软性的具有生长性的,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是今天中国城市所欠缺的。“软城市”顶端的15%是人文、艺术、心智、灵魂,展现的是城市的魅力。为什么那么多城市“千城一面”?因为城市没有独特的品格,而这些独特的品格是基于文化因子而创造的。如何从注重功能城市的建设转变成人文城市的建设,这是今天城市建设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今天,用艺术去营造空间,甚至用艺术去激活空间,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的价值回归,回归到人类建造城市的整体性理念。
应该让传统艺术的持续性、生长性、临时性、互动性和在地性有机的发展起来。比如,我在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的《北京-记忆》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除了打造一些老北京的场景,还采集了老北京的很多故事,让“老北京们”将能够代表这些故事的小物件捐给作品,我将这些老物件和老照片封存在琉璃铸造的单元立方体中,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出来,用剪影的形式表现了老北京特色的人物和生活场景,如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一个纪念徽章、一张粮票、一个顶针、一个珠串、一张黑白老照片……这一个个时代的缩影,也在不经意间勾起了民众对北京的温暖记忆。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琉璃单元体中封存着一些呈载着鲜活故事的物件,并在临近的琉璃块中加入可供手机扫描的二维码,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关于该物件的介绍及其背后的故事,人们可以观看提供人的访问视频或文字记录,并与网友通过留言进行互动。通过这件作品,鲜活但零散的个体记忆就变成了“被采集的集体记忆”。同时,通过这些延展活动,也借助地铁庞大的人流形成的影响力,将“北京记忆”的种子植入人们的心中,让城市的历史文化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彰显出来,让城市记忆以物质的形式保存下来、流传开去,并与当下生活发生关联,唤起人们生活的情感与回忆,使每个市民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在产生自豪感的同时激发市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也唤起各地乘客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和记忆。
“文化”这个词需要拆开来解读,“文”是传承,即文化财富;“化”是转化和创造,这也更为重要。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说:“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就是城市三个最基本的使命。”文化真正在于根基,只有从这个视角来看,才能够真正地让工艺美术走向当代人们的生活诉求,才能够影响、熏陶今天的人,然后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因此,必须要创新思维方式,进而创新工具和举措,才能满足时代发展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