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才大颖:点化平凡为神奇 成就中国藤铁工艺产业的新时代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10-03  浏览量:0

今天,在我们伟大祖国成立七十六周年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缘相聚在铁观音的故乡、藤铁工艺的发源地——美丽的安溪尚卿。在共同见证“陈清河大师作品展示馆”隆重揭牌、并以此向陈清河大师致敬的同时,以“中国当代藤铁工艺学术交流”之名,拉开了中国藤铁产业又一个时代的帷幕。在此,我谨代表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向展示馆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此次系列活动付出辛劳的协办及承办单位的工作团队表示由衷地谢意!

从竹藤到藤铁不过一字之差,弹指之间,让安溪在世界的版图中不再只有铁观音。从尚卿发祥到安溪全域,再到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可以说,短短几十年,安溪开创并筑牢了藤铁产业的1.0时代。今天,当我们赏读陈清河大师作品,享受藤铁带给安溪百姓产业红利的时候,绝不能仅仅从作品层面上诠释这样一位铭刻在安溪产业发展史的一颗璀璨星辰。如果说,陈清河大师以竹为骨,以藤为脉,用一双巧手,点化平凡为神奇,成就了不朽的竹藤工艺作品。其敏锐的视野与洞见,用一双慧眼则点亮了安溪竹藤工艺波澜壮阔的产业征程,作为开创者,并由此成就了今日安溪藤铁产业的1.0时代。

刚刚平复与大师作品心交神往的心绪,触及情至深处,感受到的不止于大师的精湛技艺,而是大师扎根于尚卿这片沃土所激发出的、那种跃动灵魂与磅礴诗篇的交相辉映。每一件竹藤编制品,都仿佛在低语,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纬交错间,编织的是安溪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格;造型魔幻中,蕴含的是中华造物智慧“巧而得体、精而合宜”的至高境界。陈清河大师的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些甚至引领生活。他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赋予作品以一种精神内涵。将传统技艺与时代审美紧密连接,赋予竹藤这一古老材质以全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他的作品,可以表述为如同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成为安溪水土滋养出的艺术“奇葩”,沁润于骨子里的学术修养在其心与手的交响中合奏出只属于陈清河大师独有的韵律。

陈清河大师不仅是技艺高超的创作者,更是授业解惑的传道者。甘为人梯、倾囊相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技艺传人的同时,重在创新意识的潜移默化。让安溪竹藤工艺以“创新传承”的脉络,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以“跨界融合”的理念,立足藤竹,走向藤铁,最终发展成为支撑一方经济、造福万千百姓的富民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陈清河大师所走过的践行之路,之于安溪,之于福建,之于中国工艺美术产业,无疑为当代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发展树立了时代标杆。他从传统竹编中汲取灵感,大胆创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异域文化元素,开创了“安溪藤铁工艺”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让安溪藤铁工艺走向全国,蜚声世界,成就了藤铁工艺的1.0时代。这种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工艺美术界亟需弘扬的“大师精神”的核心要义。

陈清河大师作品展示馆的建立,意义非同一般。它不仅仅是一座保存、展示、研究大师艺术成就的物理空间,更是一座照亮未来、薪火传承的精神空间。在某种意义上,陈清河大师可以作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史上的优秀范例,我们不仅要关注其作品层面,更应该深度挖掘其对于学术、产业、教育、社会等多维度的当代贡献。展示馆的落成为后人提供了学习、研究、感悟大师艺术思想与人格魅力的宝贵平台,一定会激励更多的后来者,追寻大师的足迹,潜心创作,勇于创新,将安溪藤铁工艺从1.0时代推向2.0时代。

中国工艺美术产业正处在从“经典产业”跨向“时尚产业”的萌芽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事关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事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尤其是五大本质要求如同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崛起量身定制一般,不仅极大刺激了中产阶层的审美消费需求,更加丰富并激发了人们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的渴求,这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提出的“把工艺美术产品打造成为生活必须品”的学术主张更有底气。安溪藤铁工艺的1.0时代主要以外向型的“节日消费”为主导,这种模式,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及中美贸易战的博弈中,难免独善其身不受影响,短期所遇到的增长瓶颈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有破局性的回暖。另辟蹊径,转向内向型“时尚消费”为主导的藤铁工艺2.0时代,或许是无奈中的一种选择,或许是无奈中的必然选择,或许是安溪藤铁工艺的一个时代机遇。这个议题与今天座谈会的主题高度契合,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探讨,这也给我们可否重新定义“中国当代藤铁艺术”产业内涵的机遇。由此,开启一个把藤铁工艺产业打造成“时尚产业”的新时代。这种转型不是单纯的被动转向,而是伴有升级的主动转型,并与其他门类工艺美术产业一道成为懵懂中逐步形成的“大师产业”的一部分,成就与新时代“时尚消费”市场需求相“适配”的“大师经济”。

“安溪藤铁产业基地”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安溪县人民政府共建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有责任与义务持续关注和支持安溪藤铁工艺的转型与升级。非常期待,安溪能以此次展示馆揭牌为契机,加大安溪藤铁工艺领域“大师群体”的培育,梳理陈清河大师的精神图谱,积淀安溪藤铁工艺的文化与时尚元素。不仅“古为今用”,更要“洋为中用”,以“创新传承”的理念激励进“大师群体”,让“安溪藤铁工艺”这张金字招牌在政府的谋划中深度转型,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繁荣贡献安溪力量!

 “藤铁交响,艺境新生”,今天的系列活动为安溪藤铁吹响了一个拥抱新时代的号角。

上述观点来自于才大颖理事长在“陈清河大师作品展示馆揭牌仪式暨‘交响藤铁、艺境新生’——中国当代藤铁艺术学术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