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杂釉彩瓷器鉴赏,一睹杂釉彩之美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11-06 浏览量:0
提及明代彩瓷,多数人先想到斗彩的精巧、五彩的绚烂,却常忽略另一类独具韵味的存在——杂釉彩瓷。它虽无斗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辉的复杂工艺,也少了五彩浓艳交织的热烈视觉,却以金彩的华贵、矾红的明艳、绿彩的鲜活,或是黄地绿彩、绿地黄彩等单色釉为地、另色绘纹的雅致搭配,在明代彩瓷史上占据独特一席,俗称为杂釉彩瓷。
明成化 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
明成化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鼓,墩面中心镂刻牡丹纹,腹上下各饰凸起鼓钉纹,腹中部镂雕有凤来仪图,朵朵牡丹竞相怒放,枝叶纵横交错,洞石交叠,山影重重,祥凤翩翩起舞,腹两侧各贴塑一兽面耳,通体所施釉色为白、蓝、紫及孔雀蓝四种。

绣墩又称坐墩、凉墩,为一种古代坐具,多置于庭前院落,既实用又美观。
河南安阳隋墓中曾出土有青釉小瓷墩,宋、元时期亦有制作。
绣墩风行于明、清两代,其时代特征是,明代墩面普遍隆起,而清代均为平面,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珐花、三彩等制品。
明 珐花人物纹罐
明珐花人物纹罐,罐圆唇,短颈,丰肩,鼓腹,瘦胫(jìng),近足处外撇。罐身有明显的接痕,通体珐花釉装饰。

纹样的安排从上至下共4层,颈部饰朵云纹,肩部饰如意云头纹,腹部绘仙人楼阁,周围辅以云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纹,内有如意头,底素胎无釉。
明万历 绿地黄彩开光云龙纹盖罐
明万历绿地黄彩开光云龙纹盖罐,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罐外壁绿地黄彩装饰,肩部饰变形莲瓣纹,腹部4个菱形开光内均饰云龙纹,开光上下分别以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等八吉祥相隔。

盖面中心饰云龙纹,外部环绕11个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的所有图案均先在素胎上刻划,再施以低温釉彩。
明万历 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
明万历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心微下塌,通体黄地素三彩装饰,内底饰双龙戏珠纹,外壁饰缠枝莲纹,圈足内施黄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的所有纹样均先用黑彩勾出轮廓,其内再填以紫、绿、孔雀绿、黑彩等。外壁黑彩晕散严重。
盘的造型不太规整,龙纹随意性较强,爪如花朵,口、腹、足底均有窑裂,反映出万历时期御器厂瓷器生产质量趋于下降的状况,在黄釉的掩映下,青花款呈蓝黑色。
明嘉靖 白地素三彩缠枝莲纹瓶
明嘉靖白地素三彩缠枝莲纹瓶,瓶口微撇,口缘镶铜,溜肩,鼓腹,腹以下收敛,圈足,外壁白釉地素三彩装饰。

近口沿处绘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卷草纹,所施色彩有孔雀绿、黄、紫、草绿等,素底无釉。
明永乐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
明永乐 青花加金彩缠枝苜蓿花纹碗,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口沿下绘青花菱形锦纹,内壁用金彩描绘缠枝花纹,内底绘青花荷莲纹,碗外壁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曲线纹,腹部绘缠枝苜蓿花纹,圈足内施白釉。

此碗无论造型还是纹饰均为永乐官窑首创,金彩与青花搭配装饰相得益彰。此件不署款,但在相似的传世或出土物中见有在外底以青花料画雪花片状花押款者。
明宣德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青花红彩装饰,内底绘海水蛟龙纹,外口沿下绘回纹,腹部绘九条蛟龙翻腾于海水浪花间,圈足内施白釉。

青花与红彩相结合,是当时一种新颖的装饰工艺,两种色彩相互辉映,对比鲜明,宣德青花矾红彩瓷器造型主要有花盆、盘、碗、高足碗等,红彩鲜艳,温润,施彩时深浅分用,以表现纹饰的立体效果。
明弘治 白釉青花加绿彩云龙纹盘

明弘治白釉青花加绿彩云龙纹盘,盘撇口,浅弧腹,圈足,足内外壁均用刀斜修,足端相对较薄,内壁近口沿处和内底各画青花双弦线两道,内底和外壁均绘云龙纹,以黑线勾出轮廓填绿彩,外壁釉下模印缠枝莲纹和变形莲瓣纹,口沿下饰青花弦线和朵花纹。

圈足外墙有青花弦线4道,圈足内施青白釉。
明正德 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

明正德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盆呈长方体,四面略斜收,下承以六足,盆内及外底均施白釉,外壁素三彩装饰,以黄、绿、紫设色,腹部以紫色为地以绿彩绘花草纹,口沿下署青花楷书“正德年制”四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紫釉掩映下的青花款呈蓝黑色。
明正德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

明正德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碗撇口,深弧腹,下承以中空高足,足与碗底系釉接而成,在碗外底与足相接处明显可见有修整痕迹,外壁绿地素三彩缠枝莲纹装饰,其上结有一黄、二白、二孔雀蓝共5朵莲花,2朵孔雀蓝莲花为黄心,其余3朵均为孔雀蓝色心,碗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釉面莹亮。
明嘉靖 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盖罐

明嘉靖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盖罐,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收敛,圈足,盖面中部凸起承宝珠形纽,盖口沿下弧收,器身外壁及盖面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装饰,图案轮廓及细部均用金彩勾描,盖内、罐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