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天衣龙凤纹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2-10-20  浏览量:82

龙是中国、东亚等国家古代神话中,生活于海中的神异生物,为鳞虫之长,司掌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传说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代表着中国文化。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也是中国十二生肖里唯一没有现实存在的“动物”。在《礼记·礼运第九》中龙与凤、龟、麟一起并称为“四灵”。
图片来自网络
在人类以部落生存的最初时期,古人见到的各种飞禽走兽,从中挑选实力最强者为部落图腾,或挑选对人类生存有利的生物为图腾。如打鱼为生,会选择鱼作为部落图腾。当一个部落吞并另一部落后,古人会将两个部落的图腾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图腾。传说黄帝统一各部落时,在各部落的图腾中进行取舍最终绘出了龙的形态:为蛇头、鹿角、兔眼、牛耳、蛇身、鱼鳞、鹰足、虎掌、马尾,将其作为整个族群的图腾。
图片来自网络
凤凰,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对鸟类神兽组合,分雌雄之别雄为凤,雌为凰,合称为凤凰。许慎《说文解字》四云:“凤,神鸟也。......”即凤之形象略备于斯,是由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纹龟背,燕颌鸡啄......,成为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春秋元命苞》曰:“火离为凤。”认为凤凰是五行中的离火臻化为精而生成的。也有传说后来黄帝的妻子嫘祖将各部落图腾剩余部位进行了重新组装,成为了今天的凤凰。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立人像衣饰拓片



图片来自《中国成都蜀锦》
中国古代龙为九五之尊,四灵之首,被作为历代皇家的象征,也是天子的代表,象征着权势和尊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蜀”为桑下的虫。《华阳国志》“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丛。蚕丛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蜀王,《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候蚕丛,其目纵,始称王。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青铜立人像,身着繁复的龙纹礼衣,与蜀人祖先蚕丛氏相对应,必为蜀地之王。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古蜀王蚕丛立于高台,手握神器,用祭祀来沟通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其龙纹礼衣前后襟左侧各饰两条龙纹,作“已”字状分上下排列,最外层服饰的左肩后背,有一条螭龙纹饰 。
凤凰图案刺绣鞍褥(局部)
俄罗斯巴泽雷克第三号墓 1957年出土
中国鸟文化历史悠久,古人幻想借鸟的神力来往于天地之间,与神灵沟通。上图的刺绣鞍褥,是在俄罗斯阿尔泰山地区的古代塞人文化遗址,发现的凤鸟刺绣实物。公元前1000年(相当于中国殷商时期)在巴泽雷克的古墓葬中,出土了不少中国丝织品绢、锦和凤鸟图案的刺绣。这些丝织品目前大多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考古报告中描述:“巴泽雷克第五号墓出土的茧绸,特别精致。这是一块鞍褥面制作技术为平纹,1平方厘米为40x52根,宽约43厘米。上面的刺绣,是以彩色丝线以链环状的线脚绣成。刺绣主题——凤栖息于树上……,这无疑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品。”
战国 龙凤虎纹绣 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龙凤虎纹绣”1982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战国中晚期墓葬,原为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的左袖,以红棕、黄绿、黑、灰等色丝线以锁绣技法刺绣。图案由龙、凤、虎组成,采用缠绕穿插排列。图中一只头有花冠凤鸟双翅张开,脚踏小龙;另一只红黑色条纹的斑斓猛虎,正张牙舞爪地朝前方追逐大龙,而大龙则作抵御状。其龙凤之间相互交错缠绕,杂而不乱,形成了一种暗中骨架,次序井然。图案显示出一种飘逸、浪漫之美!
战国 对龙对凤纹锦 柯岑基金会藏
战国 对龙对凤纹锦 复原图
“对龙对凤纹锦”为战国时期典型的平纹经锦。在深棕色的地上以浅棕色和红色分区显花,共有三色,图案为对龙、对凤和各种几何纹。该锦与1957年湖南长沙左家塘44号墓出土的对龙对凤纹锦几乎一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平纹经锦或许使用踏板织机织造,踏板织机最早的图像出现在东汉时期的画像砖上。综合来看这类织机更接近于汉代的踏板斜织机。因受机具的影响,织锦不能像刺绣那样人为地自由用色,织造中只能靠脚踩踏板升降综框提经显色,图案和色彩均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秦汉时期色彩丰富的龙凤图案一般都选用刺绣制作,尤其是弯曲、缠绕、交错以彩色线条为主的复杂图案,刺绣工艺更能表现其灵动的效果。
魏晋  对龙对凤锦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藏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藏文物——对龙对凤纹锦,其规格长60厘米,宽为44厘米。该锦虽然仅有深棕和浅棕两种颜色,但其龙凤纹样造型极其生动。骨架造型类似圆环,骨架之间上下左右均采用八瓣花连接。骨架内主题纹样龙与凤分别为背靠背,两两首尾相接。其对称循环排列,凤鸟前饰植物纹与几何纹。环外以几何纹组成的菱形宾花。整体构图匀称,结构疏密有致,龙凤形态生动灵活,极富艺术水准。魏晋时期的龙凤纹,开始逐渐退去秦汉时期古拙淳朴的风貌,开始与其他元素菱形纹、莲花等共同组成画面,出现迎合人为艺术审美表现。由于时值战乱,同时龙凤纹样造型参入了更多人为主观因素,但题材任然沿袭了一些汉代影子,在某些方面也阻碍了纹样的发展,即龙凤纹样多为单独使用。
东晋 青龙画像砖 镇江东晋墓画像砖墓出土
北魏 云岗石刻 凤鸟纹
魏晋南北朝,政权频繁的更迭,大小王朝更替三十余个,从魏至隋长达三百六十余年,处于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民众怨声载道,人们向往宁静平和,寻求心灵慰藉和逃脱现实世界。讲求个人逍遥的道家哲学及出世的宗教思想随之兴起。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玄学、佛教、道教的影响及波斯、希腊文化的传入,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受到较大的侵染。龙凤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出现了艺术化的独到表现。其手法逐渐夸张大气、艺术化气息更加浓厚。风格特征显得雍荣华美、矫若流云。飞龙奔放、豪迈,长躯似舟、又任其变化卷曲,动感十足;凤鸟在给人以洒脱华美之时,又不乏仁柔妩媚之态。
煌出土的龙凤朱雀纹锦被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取走,由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其结构为典型南北朝曲波云朵骨架。骨架类似佛龛造型。骨架内龙与朱雀、凤与朱雀皆各自两两相对,错落排列。“骨架连接处使用兽面纹,体型很小,造型和汉晋兽面纹的模式相去甚远,已完全演化成铺兽的形象。”<3>北朝的龙纹从汉代的奔放、豪迈的逐渐转变为宁静、洒脱、俊俏,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风范;凤纹艺术在汉代的基础上更加秀丽轻盈、飘逸妙曼、气度非凡,使其更加契合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精神内涵。
卷云对龙对凤锦与敦煌出土的龙凤朱雀纹锦风格类似,其涡状卷云缠绕交错,似乎暗含对波式骨架。飞龙曲颈回首,与前代引颈疾驰的飞龙形象可谓大相径庭;围绕凤纹的花卉及缠枝纹饰,为凤纹注入了新的元素,营造出更加浪漫的艺术氛围。
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极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人们自由、解放、才思敏捷,才能创造出大量如此多姿多彩、精湛独特的龙凤纹样艺术!
原文载于:蜀江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