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中国好手艺——手工艺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二)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1-04  浏览量:46

本文系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中国好手艺——手工艺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二)的精彩内容回顾。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涵盖了工艺美术多个子门类系统性、交叉性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亦有工艺美术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

分论坛主持人易晴介绍在场发言嘉宾


分论坛二以“批评与实践:工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经验”为主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柯教授和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分别分享了《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时间性——以织绣作品为例》、《工艺美术批评体系下的创新认知》,提出了多元文化、材料应用、技术突破、主题诉求等方面创新的可能性。分论坛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易晴主持,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副院长张荣红教授对上半场六位发言嘉宾的学术分享进行了评议,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焕对下半场七位嘉宾的发言进行总结。这十三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者结合自身长期从事研究领域的实践案例,就工艺美术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交流、探索,为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分论坛评议人张荣红对上半场发言进行评议

分论坛评议人王焕对下半场发言进行评议


观点摘录 (按发言顺序)
一、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时间性——以织绣作品为例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柯教授,在发言考察了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在图像叙事中的“时序”及其媒介表征问题,进而对中国民间美术现象进行宏观性、整体性、结构性研究,希望能够突破固化的空间艺术理论及概念对民间美术作品研究的束缚,从而将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形态拓展到宏大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社会交往体系中进行作品结构考察,并试图解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存在的体用分离的弊端,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个性”问题。通过回到民间美术本体,通过回归民俗事象本身,努力探索一种图像叙事视角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研究新范式,并试图为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研究打开一个新视角。
二、工艺美术批评体系下的创新认知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认为,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批评理论体系的支撑与引导。中国工艺美术批评与工艺美术创新的关联不足,通过对工艺美术主流与多元社会思想的梳理,以及工艺美术批评的复杂状况,探讨创新意识的理论土壤,通过对工艺美术批评内容的构建,探讨创新意识的可能性,以此从多元文化、材料应用、技术突破、主题诉求等方面认识工艺美术的创新。
三、传统手工艺与新经济的联系——以“山东手造”为例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殷波教授,通过“山东手造”这个山东省自2020年起推行的地方品牌及产业发展政策为个案对象,讨论了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生活文化、信息技术语境中,将传统手工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要素,发挥特色文化引擎与赋能作用。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新经济基础、面临的新消费趋势以及形成的新传播路径,由此进一步把握传统手工艺在情感经济、认同经济、生活方式选择的意义上的新的发展空间。
四、创制作为过程:乡土手工艺创造力研究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教授,从设计人类学的“过程”视角出发,聚焦于以乡民为主体的乡土创造力,围绕乡土手工艺的相关案例指出,乡土创造力是一种“日常创造力”,它不再是专业精英人士所独具的能力,而是人在展开“创制”实践过程中,与物、环境互动中的涌现和生成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乡土创造力的三大特点,并指出基于乡土创造力的物质性“中间物”可能成为促进艺术乡建中设计师与本土乡民知识共享、新知识生成的重要节点。
五、传统技艺的现代化——20世纪的北京象牙雕刻和21世纪的玉雕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南指出,在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北京象牙雕刻表现出典型性和代表性。以之代表,管理者和从业者对行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认识、行业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产品、工艺、工具等的创新,以及新型人才培养等,对传统技艺在21世纪的发展仍具有持续影响。而玉雕在21世纪的发展、探索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呈现的各种表象,反映从业者在市场化转型中对上世纪的发展模式、思路的反思,在环境、身份、角色的转换中对新模式、新思路的尝试。传统技艺在21世纪的发展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的新探索,市场化开启了不同类型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对梳理和对比,探究从业者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和选择,以辨析传统技艺发展方向和路径,为现阶段现代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当代工艺美术创作现状与趋势观察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岩认为,当代工艺美术创作尝试从文化内部寻求新的范式建构,不再依附传统概念以复古仿真为能事,而是承载创作者和策展人的精神观念,独立的审美性愈发突出。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深度探索,中国工艺美术创作进入了重要转折阶段,在认知技艺材料、探索艺术语言、探索功用与视觉形态、建构与重塑文化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始打破传统展览固有模式的边界,并随着当代艺术语境而不断进行深化转型,还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跨界传统资源、进行本土身份表达的重要平台。
七、从工艺美术到现当代设计的转换:以朱伊花布与工业革命初期法国纺织
产业转型为例
《艺术设计研究》副主编、北京服装学院宋炀教授,探讨了中国手工艺与艺术之间的离合,以及传统工艺美术与现当代设计的关系。她认为手工生产是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在工艺美术向现当代设计转型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变革就是艺术生产方式的变革。她以西方著名纺织品朱伊花布为例,展开论述了在以纺织产业革命为先导的工业革命初期,法国是如何将东方异域的手工艺产品成功地转化为本土化的现当代设计产品,并与工业化生产、时尚消费、全球化贸易等勾连在一起。
八、传统鼻烟壶内画工艺的继承与创新方法初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郭建永教授,梳理了中国传统鼻烟壶内画工艺发展的200多年历史,提出了传统内画技艺的继承中的现实问题。他认为在美术学院发展内画技法相对于民间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更容易打破习惯思维,而自主创新,结合多年的内画玻璃雕塑的创作经验与研究他还分享了一些创新经验。
九、风云际会:20世纪后半期磁州窑的人才构成
邯郸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马骁骅指出,由于河北彭城有着良好的陶瓷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20世纪后半期成为新中国重点布局和发展的八大陶瓷产区之一。磁州窑的繁荣发展吸引着国内众多艺术院校的师生前来进行实践教学。众多知名艺术家也慕名前来从事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他们为磁州窑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使磁州窑成为20世纪后半期中国现代陶瓷美学思想的重要试验场之一。
十、非遗视角下的工艺美术文创实践问题分析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程琛,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的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背景,结合本职工作分享了一些认识和经验。她对照有关政策文件,讨论了非遗保护工作与工艺美术“双创”之间的结合点、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环境、商业对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的影响以及怎样有效传播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
十一、短视频传播背景下的工艺美术时代发展
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工美集团副总经理、总工艺师王晶晶,围绕工艺美术类短视频的现实情况展开,归纳了传播主体的类型,讨论了此类短视频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及经济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手工艺相关短视频传播获取的流量进行变现。她还对工艺美术的这种新生态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
十二、写其玉意:美学视野下当代玉雕艺术实践的返本开今
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刘婷婷认为,在艺术学科发展和工艺进步的今天,玉雕已开始跟随其他工艺转型步入“美的艺术”的探索。这必然需要玉雕对其美学身份进行重新定位,并从玉文化传统中返本开新。由于玉的材质不同于普通艺术创作的媒介,它是以“玉德”为美学本体的审美对象,这种物质性重构了玉的感性,其表达以“意”为中心,其实践路径在接受效果的反思下表现为以材写意、以工写意和以作达意的创作。
十三、旧识与新风:晚清民国时期的广作外销银器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袁佳君子认为,作为商品与艺术品的外销银器是中西方文化交通的重要载体,也是广东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记录者。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银器已成为走向世界的广货之一,而直至二十世纪中叶,中国的银器外销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此期间,广作外销银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貌,造型、装饰与工艺均体现出当时工匠的技艺水平和审美能力,特别是中国装饰元素与西洋器具造型在全新的文化语境中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