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 • 科普】传统工艺美术 璀璨华夏文明——陶器篇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17-08-08  浏览量:160

人面鱼纹盆  新石器时代 

陶器,是最早的人类文明产物,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是远古人类留下的珍贵遗产。烧制陶器是人类利用火,第一次通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劳动。陶器的出现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陶器的类型和数量明显增多,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有马家浜文化、屈家岭文化。陶器品种有炊器、饮食器和盛储器等,陶器质地比较纯净,细腻。除了大量红陶外,还出现了彩陶、黑陶、白陶等,纹饰十分丰富,出现了植物纹、动物纹、人形纹及各种几何纹。在工艺技法上,除了泥条盘筑法、捏塑法外,龙山文化的黑陶又出现了轮制法,这是原始社会制陶业的一大飞跃,薄而光的蛋壳黑陶的大量出现,是这类文化的突出特征。

夏、商的陶器以灰陶和白陶为主,由于青铜器的出现和发展,在器形和纹饰上,基本与青铜器相同,主要有鬲、爵、豆、盆、壶、尊等,纹样以绳纹、夔纹,饕餮纹为主。

西周到春秋时期,除日用器皿外,还有建筑方面的瓦当,筒瓦等,另外多数为随葬使用的明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多几何纹,如绳纹、弧纹、划纹等。

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和宫殿,使建筑用陶很快发展,砖瓦大量使用,并雕饰各种花纹,如回形纹、方格纹、太阳纹、山字纹、龙凤纹等,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黑陶鸭形尊  战国早期

秦汉时期的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19743月在陕西临潼骊山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巨大的秦兵马俑坑,这批兵马俑以形体高大(1.76 -2)、数量众多(约8000余个)、制作技艺高超而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的烧成,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空前的壮举,它标志着秦代制陶工艺的成熟,为我们研究秦代烧陶技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陶俑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出现了陶灶、陶仓、陶井、陶猪圈、陶鸡笼、陶阁楼和人物俑、技乐俑等,最有代表性的是东汉的说唱俑

 

说书俑(坐姿东汉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期,陶瓷工艺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以白色黏土为胎,用含有铁、铜、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色彩丰富,它的釉彩有黄、绿、白、褐等,以黄、白、绿三种颜色为主,称为唐三彩,其中蓝,黑釉最为珍贵。釉料在烧制过程中,各种颜色相互交融,形成绚丽多彩,如天空彩云变化无穷,千姿百态的斑驳灿烂的艺术效果。唐三彩主要是用于殉葬的明器,日用器皿很少,出土地点集中在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它的品种极为丰富,除了日用器物的碗、盘、壶、杯、枕、烛台等,明器有人物俑和动物俑,骆驼与马塑造的最为精良,形神兼备,其中最有代表陛的是载乐驼俑。安史之乱以后唐三彩的烧造逐渐衰落。

 

唐三彩载乐驼俑 

宋辽时期也曾烧造过三彩陶器,从数量及质量上都远不及唐代。

明代中期江苏宜兴地区开始用紫砂制作陶器。

江苏宜兴丁蜀镇是我国著名的陶器产区之一,素有陶都之称,以盛产紫砂陶闻名遐迩,蜚声中外。

紫砂陶是用一种质地细腻,可塑性极强、含铁量较多的特殊天然陶土制成,颜色有紫泥、红泥、淡黄色泥。而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前人总结紫砂壶有以下五大优点。

1.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2.壶经久耐用,多孔性的壶壁能吸收茶汁,即使不放茶叶,茶壶注入沸水,也会发出醇郁芬芳的茶香。

3.茶汁不易霉馊变质。

4.使用时间越久,茶壶越发光泽。

5.有耐冷热急变和传热缓慢的特点,沸水注入不开裂,保温程度好。

紫砂陶创始于宋代,到明代中叶开始盛行,名家辈出,制成了不少精美无比的紫砂器。正德期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紫砂大师供春,又名龚春,江苏宜兴人,是宜兴吴颐山的家僮,侍候主人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看到寺中老僧善作茶壶,私下从老僧学艺,并仔细研究制壶技艺,他所制之壶质朴古雅,当时已非常名贵,为世人所珍爱、收藏,被誉为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他遗留作品极少,有一件树瘿壶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供春壶(树瘿壶

明代是紫砂壶创作的极盛期,供春之后,名家辈出,著名的有董瀚、赵良、元畅和时朋,被称为四大家。四大家之后有李茂林和时大彬,时大彬是时朋之子,成就最高,制作的紫砂壶小巧玲珑,名重天下,所谓千奇百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

清代,紫砂壶的制作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其中最著名的制壶专家是明末清初的陈鸣远,号壶隐,作品形式新颖,以雕镂见长,当时有海外争求鸣远碟的赞句。

嘉庆年间的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制壶雅致玲珑,与金石名家陈曼生合作,用竹刀在壶坯上镌刻书画,更是别开生面,进入新的境界,是清代紫砂壶中的珍品。另一名匠邵大亨以浑朴简洁著称,精美绝伦,达到紫砂工艺的艺术高峰。

广东石湾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以制陶业闻名于世。陶器从唐代始烧,到明清进入花繁果硕的境界。石湾陶器胎体厚重,釉汁厚润,釉色丰富多彩。制品以陶塑为主,有人物神仙、鸟兽、虫鱼、山石盆景、建筑装饰及仿古器物等,以古朴浓郁的艺术效果、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获得人们的赞赏。

本文摘自《国宝文物鉴赏——中国工艺美术历史与智慧》   作者:史玉琢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