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10-15 浏览量:6
为搭建国际珐琅对话平台,推动珐琅工艺融合发展,增强文明互鉴,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特邀常务理事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将于2025年10月17日-10月31日在北京联合大学手工艺博物馆举办。展览开幕当天将同时举办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
珐琅艺术作为跨越千年的东西方文化瑰宝,既承载着传统工艺的温度,又涌动着当代创新的活力。珐琅工艺传入中国六百余年,不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代表,近些年作为北京工艺美术的代表更是频频亮相国际舞台,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时代声音的一张靓丽名片。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珐琅从古埃及诞生至今,已传播到全球各地,成为一种典型的国际化装饰语言,其与不同材质尤其是与金属材质的结合,经过各国不同时代不同工匠和艺术家的创新、创造和时代发展,形成了当下异彩纷呈、风格多样、技法多变的艺术形式。
本次展览依托第二届北京国际非遗周,作为非遗周重要的一环,展览集中展出中外珐琅艺术家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艺术作品,形成珐琅与首饰、器物、装置等领域的碰撞成果,拓展艺术应用边界,呈现珐琅艺术的全球视野。本届珐琅艺术交流系列活动以艺术为媒、以交流为桥,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更是通过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为珐琅艺术注入时代活力,彰显非遗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
展览开幕当天举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主办方将邀请多位国内外珐琅艺术家齐聚北京,围绕珐琅艺术在艺术创作、跨文化交流、教育传承、产业发展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旨在通过对话与交流,为珐琅艺术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与传播平台,为珐琅艺术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增添更多的时代性和国际性,为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探索更多的方法和途径。
北京国际珐琅艺术创作与交流展 |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
2025年10月17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
北京联合大学手工艺博物院
支持单位:
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
承办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科技处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
协办单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
北京联合大学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研究中心
组织委员会:
策展人:申文广 王晓昕
联合策展人:王丹谊 陈敏 朴宣暎 珊丹
展览及论坛运营团队:
展览执行负责人:申文广 王丹谊 陈敏 朴宣暎
展览及论坛统筹: 戴文俊 杨沛 齐宇清 丁莎
展览及论坛执行团队:马晓飞 王熠 赵佳琪 杨慧子
张晓燕 任鑫宇 王薇 李彤 赵春玉 岳红 张家钰 张文佳
周瑾宇 杨舒雅 孙奕菲
翻译团队:SCHUURMAN EVELYNE 方笑晗 朴宣暎
视觉设计:北京爱懿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陈设计:北京创艺互动广告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按机构名称首字英文字母排序)
l 国际合作机构:
韩国清州大学工艺设计学科
韩国首尔大学美术学院
加拿大诺瓦艺术与设计大学
美国东卡罗来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
日本东北艺术工科大学
日本广岛市立大学艺术学部
日本金泽艺术工艺大学
日本加藤七宝
西班牙巴塞罗那 Llotja 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
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l 国内合作机构:
北京贲泰珐琅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工美集团白孔雀艺术世界(工艺品厂)
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
北京市通县靛庄花丝厂(熊氏珐琅)
北京张同禄珐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大道造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HUNRAN工作室
大厂回族自治县良盛达花丝镶嵌特艺有限公司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景县锦承画珐琅有限公司
孔氏珐琅
鲁王工坊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Shirley Zhang高级珠宝
唐恩珐琅
VONMO(北京万木当代)工作室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美术学院
部分参展作品-国际部分



从上到下顺序:《1,2,3》《黑白交换之器》《黑之迹》
(1,2,3、White & Black Exchanger、Black Traces)
英国 · Stephen Bottomley

《琳》(Rin)日本 · 古川千夏(原田 千夏)

《晚白柚》(A Type of Pomelo)日本 · 菊地貴子


《让气候不再变1》《让气候不再变2》(“Stop climate change 1” “Stop climate change 2” )西班牙 · Núria López-Ribalta

《痕迹》(Trace)韩国 · Youra Kim

《蓝色回响 I、II、III》(Echoes in Blue I, II, III)韩国 · Misook Hur


从上到下顺序:《Z/G/T/H [01]》《生命器皿》(Z/G/T/H [01], Life Vessel)
比利时 · Margo Misiak-Orlovic

《素描:春日的一天》(The Drawing: One Spring Day)
韩国 · Sejin Jeong
部分参展作品-国内部分

《蝶舞繁华瓶》中国 · 熊松涛

《方寸观澜》中国 · 倪献欧

《心涡》中国 · 张雪莉

《和和美美》中国 · 钟连盛

《美人鱼》中国 · 孔令俊

《玑镂珐琅三问金表》中国 · 申震

《静水流深》中国 · 王璟

《逝》中国 · 陈敏

《九的N次方》中国 · 张锦彩

《万物生》中国 · 张文迪

《昨日重现》中国 · 单金

《蜜彩硬糖系列》中国 · 刘高品

《经·脉》中国 · 刘京伟

《无尽之息》中国 · 董三乐

《遗金》中国 · 段燕俪

《三多献瑞》中国 · 张会芬

《风生水起·中国龙尊》中国 · 王家飞
展览时间:2025年10月17日-10月30日(上午8:30-下午4:30)
展览地点:北京联合大学手工艺博物馆
详细地址: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1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