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2025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10-09  浏览量:0

举行,这是工艺美术行业的年度盛会,群贤咸集、佳作满堂;是继承和创新的交流盛会,活力四射,意趣盎然。本届博览会有两大展览和两大赛事,包括2025中国(苏州)工艺美术博览会与第十四届中国“子冈杯”玉石雕作品展,以及“苏艺杯”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与“子冈杯”玉石雕刻作品大赛,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工艺美术及玉雕传承创新的崭新成果,五彩缤纷、璀璨夺目。


“子冈杯”展区题材多样

本届“子冈杯”展区面积近千平方米,展出玉石雕作品300余件,汇聚上海、广东、河南、辽宁、浙江、江西、重庆、陕西、新疆、安徽和江苏等多地玉雕师的新作,还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墨西哥等多国玉雕艺术家携作品同场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昇(上海)、崔磊(上海)、张清雷(南京)、樊军民(乌鲁木齐)、杨曦(苏州)、俞挺(苏州)、吴灶发(上海)和玉雕名家瞿利军(苏州)、葛洪(苏州)、吴金星(苏州)、赵显志(苏州)、范同生(苏州)、李剑(苏州)、尤志光(苏州)、卢伟(苏州)等都携作品参展,届时争奇斗艳、流光溢彩。

吴德昇 和田籽玉《麒麟罗汉》

吴德昇的和田籽玉《麒麟罗汉》,以罗汉与麒麟为题,用略微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罗汉手持灵芝拐杖,慈眉善目的情态,一旁的麒麟伴随罗汉身边,形象刻画活灵活现、亲切自然、灵性十足。麒麟与灵芝拐杖、祥云等传统元素突出了作品吉祥幸福的寓意。

葛洪 和田籽玉《玉承天瑞》

葛洪的和田籽玉《玉承天瑞》,以传统文化的“龙龟”为主题,通过印章的形式表现。“龙龟”又名“霸下”,为“龙生九子”的神话之一,外形龙首龟身,力大无穷,象征着“负重”“长寿”“吉祥”,更侧重于“承载天地,守护一方”的意象,取名“玉承天瑞”可理解为玉石承载着上天降下的祥瑞。

马洪伟 青玉《牛首鬲》

马洪伟的青玉《牛首鬲》,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为蓝本,造型独特,侈口、束颈,腹部丰满,下接三个中空袋足,牛目炯炯有神,牛角弯曲有力,器身饰牛首纹,雕琢精美,古朴厚重,体现出岁月的沧桑感。牛首鬲上的牛首形象,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牛的尊崇以及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豆中强 青玉《磨励》

豆中强的青玉《磨励》,充分利用原石玉质灵透,料性稳定及天然形体而设计制作。作品刻画的辟邪,前胸附一青龙,左爪放下,右爪藏锋。辟邪与青龙相绕相息,承载着平和,安逸,吉祥的气象,寓意驱邪镇恶,守护浩然正气。

张克山 和田籽料《五子闹佛》

张克山的和田籽料《五子闹佛》,根据原料形状和皮色表现传统题材,弥勒佛肥头大耳,笑口常开,无忧无虑,是平安、吉祥、宽容的象征。童子围绕周边戏佛,表达了人们追求快乐无忧、生活美好的愿望。此器既可盘玩,也可案头存放,可增添祥和之气。

王一卜 青玉《扛得起,放得下》

王一卜的青玉《扛得起,放得下》,以大写意手法刻画形象,人物凛凛一躯,挺胸凸肚,并赋以自创曲水雕法,寥寥几笔表现衣衫,虽人物面容依稀,却遇事呵呵、人生几何的潇洒之态跃然而出。

霍永龙 水晶《晶甲永固》

霍永龙的水晶《晶甲永固》,雕琢了一只蜗牛,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及晶莹剔透的材质相得益彰。其身虽缓,其心至坚;其壳虽重,其质至纯,寓意沉稳向前、步步为营的智慧与韧性,亦是承载“永不言弃”精神的结晶。

周玉强 和田籽玉《造像系列》

周玉强的和田籽玉《造像系列》,所塑四臂观音、黄财神、金刚萨埵佛三尊佛像神情各异,四臂观音表情慈祥、寂静含笑,黄财神身材丰满、锦衣富丽,金刚萨埵佛熙怡微笑,半跏而坐,刻画细腻、雕镂深竣,显现出作者雕刻技艺的造诣。

杨光 青玉《双羊尊》

杨光的青玉《双羊尊》,摹商周青铜器形制,所雕双羊背立共承尊身,羊犄角蜿蜒盘曲,刀工简练,雕琢细腻,既存青铜器之雄浑庄重,又显青玉之天然肌理,融古于今,亦见作者追慕传统、复刻经典之匠心。

王稷 和田玉(糖玉)《不动明王》

王稷的和田玉(糖玉)《不动明王》,为如来的怒相,是惩恶扬善,护佑众生的守护神。作者以圆雕手法刻画的不动明王须发冲天,剑眉怒目,身披狰狞面具,手持利剑和火轮,神态、动态、衣袂、饰物协调统一,将其无畏、力量和怒气等充分表现出来,借助糖色表达的火焰更渲染了法相的情态氛围。

苏州工艺美术展区门类丰富

苏州工艺美术展区涵盖工艺美术各个门类,包括刺绣、缂丝、红木家具、玉雕、苏扇、核雕、木雕、砖雕、仿古铜炉、漆器、瓷器、装裱、金银细工、竹刻、灯彩、鸟笼、蟋蟀罐、剪纸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和年青匠师纷纷拿出近几年的新作踊跃参展,呈现出薪火相传的时代新风。

苏绣

苏绣是苏州工艺美术的大项,以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而独树一帜。

卢福英、张黎星 刺绣《百鸟朝凤》

卢福英、张黎星的刺绣《百鸟朝凤》,以饱满的构图、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绣工表现出百鸟朝凤的欢快热烈场面,禽鸟或引颈高吭,或抬头顾盼,或展翅飞翔,绿树、青竹、莲荷、湖石参差分布,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画面。

梁雪芳、夏晓琴 刺绣《荷露》

梁雪芳、夏晓琴的刺绣《荷露》描绘出春日荷塘之景,水面波光粼粼,春雨缠绵,小荷初露,却期盼花期的繁秾。作者对冷色调的运用得心应手,营造出春夜的浓浓氛围。

吕小怡、郁丽琴 刺绣《鸿运当头》

吕小怡、郁丽琴的刺绣《鸿运当头》,表现了游弋于水中的两条金鱼,水的深青、水草的暗绿、金鱼头顶的大红以及在光线折射下鱼身的白中带青,构成了令人心动一瞬。

姚红英 刺绣《古典旋转椅》

姚红英的刺绣《古典旋转椅》,在色彩还原的物象质感上有其独到之处,尤对光影折射下环境色对各物象的影响把握有度,虽表现的是物,却尤闻萨克斯曲罢的回响。

缂丝

缂丝是一种通径断纬的织造艺术,织品结构细密、正反如一、色泽古朴、艳中具秀,为“织中之圣”。

马惠娟、肖锋 缂丝《青山碧水》

马惠娟、肖锋的缂丝《青山碧水》,表现的山水画青山连绵,云雾缭绕,碧水一平如镜,将青绿色的水彩画及其笔墨晕染表现得如梦如幻,充满着现代审美的灵动。

范玉明、范辰霄、卢月芳 缂丝地屏《百鸟朝凤》

范玉明、范辰霄、卢月芳的缂丝地屏《百鸟朝凤》,织就的四条屏分别以是仙鹤、寿带鸟、孔雀、凤凰为主体,果树、山石、花草,以及飞鸟为衬托,构图饱满,色彩斑斓,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气氛。

陆美英 缂丝台屏《江南水乡》

陆美英的缂丝台屏《江南水乡》表现的水墨画,以简洁而凝练的笔触,营造出暮色下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安谧宁静的氛围,观之自有一种心灵的律动。

苏州明式家具

苏州明式家具造型简练、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古朴,是中国古代家具的典范。

韩建贤 《紫光檀嵌楠木灯挂椅加罗锅枨小洒桌三件套》

韩建贤的家具《紫光檀嵌楠木灯挂椅加罗锅枨小洒桌三件套》,以方正简洁并富有变化的造型,横平竖直并微外撇的硬朗线条,以及背板楠木镶嵌点缀的不同色彩,充满着浓浓的书斋之气。

刘宝洪 《明式方桌配官帽椅七件套》

刘宝洪的家具《明式方桌配官帽椅七件套》,造型简练,榫卯严谨,方桌以刀牙装饰,无束腰,座椅为矮背四出头官帽椅,婉转流畅与横平竖直的线条交融,备显温文尔雅之气。

核雕

苏州核雕融竹、木、牙、角雕刻技法于一炉,方寸之间尽显精细奇巧,令人赏心悦目。

许忠英 核雕《繁华姑苏》

许忠英的核雕《繁华姑苏》一组五件,分别浓缩古典园林拙政园、昆曲牡丹亭、七里山塘、平江路和古城门等典型人文景观,在方寸间尽显繁华姑苏之新景象。

殷毅军 核雕《吉庆有象》

殷毅军的核雕《吉庆有象》,根据橄榄核的造型,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传统题材,大象敦厚乖巧,人物形象生动,尽显一派祥和吉庆之象。

檀香扇

檀香扇是苏扇的一个主要品类,以拉花的细巧纤丽和烫花的浑厚细微彰显特色。

陈琴、朱芳炜 檀香扇《对弈图·教子图》正面

陈琴、朱芳炜 檀香扇《对弈图·教子图》反面

陈琴、朱芳炜的檀香扇《对弈图·教子图》,一面描绘了古代两位文人学士于庭院里对弈的场景,古树湖石围绕;一面刻画了花园中古代女子教习孩童读书写字的情景,花木假山相衬,烫花深浅浓淡的皴擦与拉花的玲珑纤巧相映呈辉。

金一凡、修诗怡、王心怡 檀香扇《一带一路系列扇》

金一凡、修诗怡、王心怡的檀香扇《一带一路系列扇》则以传统技艺表现现代题材,将世界上的标志性建筑与中国的大熊猫同框,诠释了中国走向世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陈忠林 彩绘仿古木雕《仿敦煌·胁持菩萨》

此外,陈忠林的彩绘仿古木雕《仿敦煌·胁持菩萨》,以历史经典为参照,形象神情追求气质神韵,衣褶叠皱讲究丝绸质感,彩绘装饰还原生活的写实,生动逼真,神情毕现。

陈冠丞 仿古铜器《翼云至尊熏炉》

陈冠丞的仿古铜器《翼云至尊熏炉》,以宣德炉为参照,以失蜡法为根基,造型典雅,工艺精湛,皮色润和,錾刻精细,传递出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方华、徐林兴 《紫檀百福六角冰梅顶绣眼笼》

方华、徐林兴的《紫檀百福六角冰梅顶绣眼笼》,取苏派鸟笼之精粹,集多种工艺于一体,冰梅顶,绞藤柱,无榫扎角,笼门暗锁,体现出苏工苏作的精巧与玲珑。等等。


江苏工艺美术展区各显特色

江苏工艺美术品种丰富、特色鲜明。南京、扬州、常州、南通、宜兴等城市的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纷纷组团参加本届展会,南京的金银制品、玉雕、剪纸,扬州的玉器、漆器,常州的竹刻、梳篾、牙刻,南通的红木制品、蓝印花布、哨口风筝和宜兴的紫砂器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求变,彰显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风。

翟士飞 金银制品《八骏雄风》

南京的金银饰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光彩夺目。翟士飞金银制品《八骏雄风》,以圆雕的手法塑造出八匹骏马在原野上奔驰的情景,或伸颈狂奔,或马蹄凌空,或仰头嘶叫,或回头张望,将骏马奔驰的雄风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钧 剪纸《夏漪同心》

南京的剪纸充满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张钧的剪纸《夏漪同心》,剪刻了一对鸳鸯游弋于荷塘之中,栁枝飘佛,水草茂盛,鸳鸯结伴而行,小鸟立于莲蓬,呈现出一幅安谧祥和的画面。

张宇、张来喜、陶健 雕漆地屏《溪山叠翠》

扬州漆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张宇、张来喜、陶健的雕漆地屏《溪山叠翠》,以剔红工艺表现出雄奇的山水景观,山峦连绵起伏,古树郁郁苍苍,茅舍亭阁错落,绿水蜿蜒流淌,湖面白帆点点,展现出一派旖旎风光。雕刻圆熟劲健,磨工精细有加,古韵雅趣扑面而来。 

徐晨静、陈馨、李莹 漆画《芳华巡礼》

徐晨静、陈馨、李莹的漆画《芳华巡礼》,以或写意,或白描的手法表现各类花卉的芳姿,分布参差而富有韵律,黑白相间而对比鲜明,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徐文博、徐一鹏、王峥 留青竹刻《鸣泉飞瀑》

常州留青竹刻是阳刻的一种,以皴擦晕染的刀痕在竹青表层刻画形象或画面。徐文博、徐一鹏、王峥的留青竹刻《鸣泉飞瀑》,通过对竹皮的全留、多留或少留,表现画面的深、浅、浓、淡变化,山体奇峭兀立,古松虬曲遒劲,茅屋掩映,溪水淙淙,瀑布飞流直下,尤其是竹皮表面的刮磨,营造出水雾弥漫、水汽氤氲的情态,体现出作者驾驭竹材特性的处置能力。

董玥彤、陈欣怡、余淑华 梳篾《京韵》一组五件

梳篦是常州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多以毛竹、木材、兽骨为材,集雕刻、彩绘、烫制、画面于一体,工艺独特、制作精良。董玥彤、陈欣怡、余淑华的梳篾《京韵》一组五件,为观赏梳系列,分别以各类京剧人物的冠帽为题,通过拉空花和珠宝镶嵌,表现出东方艺术古朴典雅的审美神韵,构思独特,简约生动。

王光超、朱惠娟、刘琴芳 铜雕《拾秋》

王光超、朱惠娟、刘琴芳(常州)的铜雕《拾秋》,采用抬凿錾刻工艺分别表现石榴、板栗、柿子三幅画面,石榴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鸟雀伫立枝头;板栗果实满枝,枝叶翻卷自如,鸟雀翩翩飞临;柿子装满竹篮,还有一对小鸟立于枝头窃窃私语,抬凿凹凸有致,錾刻线面结合,构成铜质的立体画面。

萧晨凯(常州) 牙刻《溪山幽居》

萧晨凯(常州)的牙刻《溪山幽居》,以阴刻的手法表现古画山水,天地茫苍,树木、茅舍、阡陌、河流参差分布,层次远近分明,疏密浓淡有致,刻工严谨细腻,线条的粗细、轻重、顿挫并重,展现出萧疏旷达、迤逦秀美的动人画面。

韩晶晶、陆宽、陆建生 蓝印花布《回响》

南通的蓝印花布、红木工艺家具和红木雕刻独具特色。蓝印花布取材土布与天然兰草印染而成。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韩晶晶、陆宽、陆建生的蓝印花布《回响》,以挂条屏的形式表现传统图案,白底兰花,蓝白相间,规整均衡,彰显出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

陆宽、韩晶晶、顾今 蓝印花布《巴基斯坦印象系列》

陆宽、韩晶晶、顾今的蓝印花布《巴基斯坦印象系列》,表现了巴基斯坦街头的一景,犹如一幅油画,又如一幅摄影,展现出异国风情之一瞥。

宗丹阳、宗玉华、徐李清 红木雕《紫气东来》

宗丹阳、宗玉华、徐李清(南通)的红木雕《紫气东来》,根据木材原形,雕刻了老子出关骑牛行走于山道上的情景,山路崎岖,苍松参天,巍巍宝塔耸立于山巅,构图饱满,雕凿浑厚,情景相融。

徐飞 紫砂壶《松鼠树桩》

宜兴紫砂壶在壶的欣赏性上下足功夫,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其高贵而不俗的雅韵令人回味无穷。徐飞的紫砂壶《松鼠树桩》,造型蟠曲遒劲,壶盖雕有一小松鼠,韵味十足。

杨涛 紫砂壶《饮中君子》

杨涛的紫砂壶《饮中君子》,从琴与竹汲取灵感,以别致的造型,精细的做工,以及镌刻的文字,传达出饮茶品茗的浓浓书卷气。


精细雅巧承前代,薪火相传出新作。总而言之,本届展会精品良多、佳作纷呈。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工艺,或塑造形象,或描绘画面,或表现图案,融入了每一位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自己的情感,创造了一个多彩的工艺形式世界,彰显出传统工艺美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时代新貌。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