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琢玉海上”——玉雕作品展鉴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04  浏览量:0


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对玉石的喜爱,可以说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追求,灵魂归宿上的一种具象化体现。在众多玉雕流派中,海派的诞生是比较晚的。上海的地理环境本是不适宜于玉石形成的,但上海海纳百川的气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玉雕师来到这里进行创作。江南地区的雅致细腻与海外流入的严谨写实,为海派玉雕共同注入了独属于它的艺术灵魂。

日前,“琢玉海上”——玉雕作品展鉴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由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和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主办,展览展出了近20年来共计50余件各具特色的海派玉雕作品,品类涵盖了炉瓶、桌面摆件、手把件、首饰等,材质以白玉、翡翠、青玉为主。展览将展至2021年12月28日。


部分作品赏析

海派玉雕之中,不得不首先提及的就是玉雕炉瓶。海派炉瓶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历经了长达百年的发展,成为了海派玉雕中独树一帜的代表类别。
 

链条双瓶


海派炉瓶主要借鉴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的的造型,以及沿袭远古时期一些古拙的石器、彩陶形状,稍作变化而来。三脚香炉、四喜炉、五亭炉、天鸡瓶、端炉、羊尊、犀牛尊、百佛炉等都是海派玉雕久负盛名的代表形制。
 

虎头尊(和田玉)

炉瓶器皿的制作,多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不同的装饰技艺,浮雕中又辅之以阴刻、阳刻、线刻等工艺技巧。
 

镂雕香炉


造型到纹饰,海派炉瓶多讲究规整精致,“规矩、对称、端庄”是炉瓶器皿最显著的特点。

链条瓶(和田玉)


海派玉雕的特点在于“海纳百川”和“精雕细作”。它的“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间皮影和剪纸甚至于当代艺术,都能作为其灵感来源;而“精雕细作”指的是海派玉雕中从器型、线条、装饰等方面都遵循着精细严谨、巧而不匠的原则制作每一件玉雕作品。
除了炉瓶之外,花鸟也是海派玉雕中的常见题材。海派玉雕中的花鸟与北派玉雕中重视传统形式的特点不同,从一开始对花鸟的雕琢就最为重视细腻写实,多用优美流畅的线条,细密写实的雕琢,在玉雕上还原自然界中最真实的花鸟虫鱼,从白鹭的羽毛,山间的松柏:到昆虫的腿脚,兰花的叶脉。所有细节都追求真实精巧。

亭亭玉立(和田玉)

鸳鸯(和田玉)

青花双鹅摆件

年年有余(和田玉)


来源: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