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逝世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8-15  浏览量:0

米振雄大师治丧委员会


惊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特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向米振雄大师家属致以亲切慰问。


米振雄大师一生致力于景泰蓝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数十载如一日,坚守在创作一线。他以精湛绝伦的技艺、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在工艺美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多次作为国礼赠予外宾或用于重大庆典活动。米振雄大师为中国景泰蓝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重大损失!


兹致唁电,谨表沉痛哀悼,米振雄大师千古。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5年8月14日
米振雄大师1939年9月生于河北省沧州县。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58年米振雄大师进入北京珐琅厂,师从老艺人于兆贵学习景泰蓝掐丝技艺,打下坚实基础。20世纪60年代起自学绘画,师从画家张玉清先生学习国画,进一步提升艺术修养,后到中央工艺美院进修,系统学习装饰绘画,从此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他从基层工人逐步成长为车间主任,既精通设计又能亲手制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凭借扎实功底和不懈追求,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米振雄大师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将传统技艺与创新理念深度融合,创作出众多具有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为推动景泰蓝工艺的发展、传承及国际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米振雄大师大胆突破传统景泰蓝单一釉上彩的限制,首创将釉下彩技法融入其中,使作品色调统一且呈现朦胧美感。例如,1980年创作设计的景泰蓝《巨雄瓶》便是这一创新的典型代表,该作品被永久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彰显了其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外,他还恢复了失传半个世纪的“錾胎填色珐琅”技艺创造景泰蓝火焰艺术表现形式,大胆尝试将景泰蓝定格在烧亮环节,丰富画面层次,产生一种浮雕质感,具有独特的美学语言和艺术品位,将个人花鸟画创作与景泰蓝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奇、巧、俏、美”极具时代气息的鲜明艺术风格。

米振雄大师创作了诸多艺术珍品,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市级金、银奖。1993年参与的为奥申委创作设计的70英寸《奥运大瓶》,陈列在中国体育博物馆;1995年创作设计的《祝寿转龙瓶》在香港展出时深受欢迎并售出;1997年设计的《粗壮瓶》被文化部首选为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1997年由他主创与另外三位大师共同设计的《普天同庆大瓶》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定制的大型礼品。               

《福寿瓶》
百鸟朝凤六线瓶
《普天同庆大瓶》

除艺术创作外,米振雄大师长期致力于工艺传承与社会公益。自1990年代起,他积极培训残疾手工艺人,推动“美丽工坊”助残项目。他还走进高校开展学术讲座,系统讲解景泰蓝五大制作工序与美学标准。米振雄大师积极参与景泰蓝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技艺的规范化发展。2024年,他提出景泰蓝传承建议,强调工匠需掌握全工序技术,并倡导高校设立专业研究所。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促进了景泰蓝文化的活态延续与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许轶男
统筹核审: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