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景学会
学会简介
章程条例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
裁判委员会
纹样研发中心
传统手工艺再设计实验室
AIGC创意与表现重点实验室
文物活化保护重点实验室
教育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媒体艺术传播重点实验室
资讯中心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党建活动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学术交流
论坛研究
青年沙龙
科研课题
专家名师
专家智库
作品欣赏
名家论著
基地建设
基地名录
大师工作站
研学基地
游学基地
科普基地
产业基地
生活方式示范基地
分支机构
理论专业委员会
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
雕塑专业委员会
书画专业委员会
织锦专业委员会
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玉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石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石艺术专业委员会
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
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
紫砂艺术专业委员会
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
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竹工艺专业委员会
香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藤铁艺术专业委员会
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
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
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
宫廷艺术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
教育工作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会展工作委员会
线上新经济工作委员会
行业大赛
技能大赛
技艺大赛
证书查询
人才培训
党校培训
专业培训
展览资讯
学术展览
专业展览
会员中心
会员名录
入会申请
会费标准与缴纳方式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党建活动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悼念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逝世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3-09 浏览量:
0
刘宗凡大师治丧委员会:
惊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宗凡
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特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向
刘宗凡
大师家属致以亲切慰问。
刘宗凡大师是我国竹艺领域的杰出代表,
毕生致力于小郁竹艺的传承与创新,
他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刘宗凡大师始终坚守在工艺美术创作一线,为传承和发扬小郁竹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逝世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重大损失!
兹致唁电,谨表沉痛哀悼,
刘宗凡
大师千古!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5年3月8日
刘宗凡
大师出生于
1937年
,湖南省益阳市人。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郁竹艺代表性传承人。
他于1950年开始学艺,1955年进入益阳竹艺厂工作,后任该厂高级工艺美术师。
在从事竹艺创作的数十载中,刘宗凡
大师
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首创了竹材着色、竹青贴面、竹枝郁花、竹头拼边
四
项新工艺
,创新了小郁竹艺技法,使益阳竹器由一般日用品发展为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竹器工艺品和室内装饰,是益阳竹器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刘宗凡大师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赢得
广泛赞誉
。1980年,设计的双圈围椅等在美国和意大利展出;1981年,设计的活动圆桌、凳等在法国、科威特展出;1987年,设计的竹艺架等赴法国参加国际博览会。以刘宗凡大师为主设计的竹艺装饰厅和竹艺家具系列为全国首创,并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设计一等奖。他的代表作有《年年有余》、《鹤蟹图》、《竹林云楼》等。
《百福祥堆字挂扇》
《
竹林云楼
》
《
福寿桌椅》
刘宗凡大师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还积极投身于小郁竹艺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他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设立了“刘宗凡大师工作室”,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大批小郁竹艺人才,为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他还多次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广小郁竹艺,提升了这一技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自1963年起,刘宗凡大师作为中国专家,先后多次出国援外,前往加纳、几内亚等国传授技艺,并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市场需求设计了大量产品。
他的作品不仅受到非洲当地民众的喜爱,还被多家非洲文化机构收藏,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责任编辑:许轶男
统筹核审: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上一篇:两会 | 王一君:关于构建新时代非遗传承人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议
下一篇:两会 | 庞永辉:关于加强青少年传统美育教育和关于优化假期统一推出“春秋假”及相关配套政策的两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