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 | 董占军:在“手工艺50人论坛”2024智库年会上的开题演讲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1-29  浏览量:0

2024年11月16日—17日,“手工艺50人论坛”2024智库年会在温州隆重举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长董占军,在论坛“凝练品牌、领航生活工美”中,作开题演讲。


董占军讲到:中国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技艺精湛,手法丰富,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时代工艺美术以生活工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引领着新时代生活美学。接下来,我将以“新时代IP理念与工艺美术发展”为题,分享自己的几点思考,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个方面,“IP+传统工艺美术”服务新生活


新时代,工艺美术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产业”等一系列决策,为工艺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工艺美术发展环境。


从统计数据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政策数量逐年增多,联合发文部委逐年增加,政策类型逐渐丰富。正是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工艺美术不断出现新的发展机遇。


“IP”是一个新时代的关键词。这个名词过去是指知识产权,现在多指影响力资产,是“标签化”+“内容力”+“持续势能”的综合体。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万物皆可IP”的热潮。品牌、名人、符号等都可实现。


IP是推动市场增长、文化传播的核心动力。以迪士尼为例,他的8个IP入选全球价值最高的25个IP榜单,其中的经济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


下面这些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围绕孔子文化IP设计开发的一系列文创产品。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超级IP的开发,可以形成自身的内容话语体系。故宫超级IP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新时代,工艺美术肩负着中华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的重要使命。“IP+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促进工艺美术的传播和推广。新时代,以健康、生态、高品质为目标的“新消费观念”,影响着消费者对工艺美术品的选择。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工艺美术的时代价值,打造更具创新力、更高附加价值的工艺美术产业生态。


工艺美术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应该加快工艺美术与时代的融合,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创新发展。数据显示,超过85%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对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里有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宜兴的紫砂,有统计数据显示,宜兴的紫砂产业占当地的GDP比例非常之小,当地是以电信产业为主导,但是电信产业是在工艺美术这个产业名牌下带动起来的,这种现象就是工艺美术价值的另外一个体现。所以说,工艺美术品牌对于提升地方知名度,促进经济、文化、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作用。


下面这个案例是中央美院吕品晶教授,发挥IP的作用,对贵州省板万村进行改造,打造了布依族精品部落文化IP。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就是发展乡村的文化生产力,通过创意经济、体验经济开发好乡村文化资源。通过激活文旅IP,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个方面,IP理念助力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


IP赋能传统工艺美术,可以激发传统文化活力,释放出新的动能。新时代,应该强调“传统工艺+当代设计理念”发展方式。

昨天,许多专家提到了非遗的传承和创新问题,二者其实也有某种关系。下面这个作品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以“黄河文化”为IP桥梁,挖掘黄河流域民俗文化和手造技艺,把工艺美术和山东手造有机结合形成的一个作品,这件作品获得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下面这些作品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利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为山东省政府设计的一系列外事礼品。



创新是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以创意为根本,以高端科技为载体,创新发展模式。这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设计的一系列国礼、国宴用品,里面的工艺美术元素所占比例非常大。

这些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的“中国国家公园”标志及系列的衍生文创产品,里面的工艺美术要素也是非常浓郁的。

这些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与的“山东手造”品牌建设计划,服务“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是山东省委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规划。

在这个基础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产教融合基地),通过产业园建设,工艺美术结合新时代的需要进行了创新。


在新的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地介入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

这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利用人工智能设计的系列紫砂壶产品,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现在正在杭州展览,春节之后要移至澳门进行展览。


这是敦煌数字研究院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的线上“元宇宙敦煌博物馆”。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设计与工艺美术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利用人工智能建设“中华艺术语料库”,主要包括工艺美术的一些元素。在人工智能介入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把工艺美术的元素,通过数据的投喂建立在自己的数据库中。人工智能的介入包括三个关键要素:算法、算力、数据库,我们设计界能介入的主要是数据库,数据库内容是我们能做的,其他的方面设计界目前很难介入。在这个基础上寻求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开展“天工开物”大模型数据库建设。从现在人工智能来看,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人工智能数据库,算法和算力又是国家行为。其实他就是两种模式,就是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但是这个数据库现在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一个开放状态。我们学校在全院启动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三个一”工程,主要的是探索人工智能和设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工艺美术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探索新的发展理念与方式,拓展新的发展领域,打造优质的工艺美术IP。昨天提到了非遗的问题,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要把传统技艺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在我们国家的政策中,把工艺美术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目录,不能说全部的,几乎绝大部分是列入这个目录。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应该把非遗、工艺美术、传统技艺和现代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


要推动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的创新能力。工信部等多次下发文件,目的是推动工艺美术行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IP理念赋能传统工艺美术传播推广。


一个优秀IP的诞生,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系统的运营,要坚持以内容为王,以创新制胜。目前,IP建设已经进入“精品为王”的时代。这里以湘绣品牌为例,湘绣品牌就是通过精品建设获得认可的。当然了,优秀的IP能够聚集大量的“粉丝”,并反哺文化。例如,李子柒在销声匿迹两年后复出,短时间内就吸纳了几百万的粉丝,她这个人物就是一个IP。所以,万物皆可IP,这就是一种新的方式。


以《西游记》为例,最近有一个游戏非常火,通过IP带动相关创意产品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甚至影响到计算机的硬件产业,玩这个游戏的人可能都有这种体会。


当下,依托传统文化根脉的文创IP、非遗IP等发展非常迅速,结合商业创新,打造了“国潮”文化和“新文创”。

培育和塑造了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动力。IP是数字消费时代的传播升级。IP可以通过流量直达用户,故宫过去只销售门票,现在有大量的文创,开始卖口红、卖蛋糕、卖雪糕等等。这就是一个新的IP,新的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


信息“拓展+传播”的平等化,让传统工艺美术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实现了多维度推广。通过IP的全产业链开发,能够形成新型的文化形态。如红纺集团,原来是一家传统服装企业,通过知名的IP开发和运营,现在已经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创新型企业。

一个成功的IP,出发点不是某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文化符号,可以形成核心的圈层,并延伸拓展到各个应用领域。


设计界也要塑造从内在到外延的IP思维,将IP价值与企业经营相结合,让IP的价值为产品、营销和品牌提升的内生动力。

总之,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新时代的IP发展,应该立足新理念、新领域,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人民高质量的生活需求。



责任编辑:孙  瑞
统筹核审: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