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科技与雕塑的新向度”学术论坛在清华美院举办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2-22  浏览量:178

近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雕塑》杂志社与《学院雕塑》编辑部协办的“面向未来:科技与雕塑的新向度”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C528、C103圆满举办。本次论坛集结了全国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以及青年学子,聚焦科技与雕塑艺术的融合,探讨人工智能、动态雕塑、新媒体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以及雕塑教育的课程发展与教学方法变革,旨在展示雕塑艺术如何融合当代科技的创作途径和创新发展。论坛由陈辉教授任会议主持,朱尚熹教授任学术主持。
出席论坛的校外嘉宾有:《雕塑》杂志主编、四川美院教授朱尚熹,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际动态艺术协会中国分会会长景育民,四川雕塑艺术院国家一级美术师钱斯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锋,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兰超,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花春江,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大连理工大学艺术系教授邓威,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李惠东,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史钟颖,陕西省雕塑院数字艺术部主任、高级BIM工程师方昕,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甄亚雷,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戈,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副教授骆駪駪,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刘政,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赵勇,策展人、天津美术学院讲师段少锋,北京化工大学 “艺术化合”实验室负责人冯祖光,北京服装学院讲师黄钊,北京城市学院教师王寅,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讲师郑晓雄等。


论坛合影


出席论坛的校内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文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院雕塑》执行主编许正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冯崇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马天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魏二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王青春,清华大学精仪系副教授李玉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轶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闫坤、柴鑫萌。出席现场的人员还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及研究所师生100余人。


论坛开幕

覃川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在致辞中就科技与雕塑的议题展开了评述,点明科技在雕塑中作为“变量”的角色,他表明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新方法、新形式的创造与多张力交叉、多种类共存将会对所有学科产生深远影响。


董书兵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教授作为总策划,对参与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表明莅临此次论坛的嘉宾和学者,都是在各自领域内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出色成就的专家。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分享借鉴经验,相互交流碰撞,共同推动雕塑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创新。


陈辉主持开幕


陈辉教授在论坛开场词中指出本次论坛聚焦两项议题,一方面走进技术深处,探讨具体方法与路径,加深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回归教学与实践,讨论技术爆炸语境下雕塑本质的“变”与“不变”,探讨如何进行面向未来的新型雕塑人才培养。

主题演讲

朱尚熹主持论坛


在主题演讲部分,演讲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于科技与雕塑艺术融合的深刻见解和实践案例。演讲内容涵盖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多个维度,从公共艺术的跨界思维到AI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从动态雕塑的创新实践到数字技术在雕塑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考古视野下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探索。这些演讲共同强调了科技在推动雕塑艺术语言发展、教育方法变革以及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探讨了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持雕塑艺术的本质和文化价值,以及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雕塑人才。嘉宾们的演讲揭示了科技与雕塑艺术融合的广阔前景,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深刻的洞见。


景育民


《艺术+科技——公共艺术的当代实践》

景育民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科技融合对公共艺术实践方式和表达形式的影响。他分析了当代公共艺术的跨界思维,揭示了艺术如何与建筑、生态、环境等领域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空间的多元发展。通过经典案例,景育民探讨了科技如何为公共艺术注入新的表现力与互动性,例如通过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和动态交互。他分享了自己在公共艺术实践中,如何结合当代思维和科技媒介,赋予公共空间以新的生命力。


钱斯华

《艺术遇见机器学习:探索AI改变雕塑创作的新方式》

钱斯华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为雕塑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性。他从设计创意到制作工艺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前沿科技如何以革命性的方式重塑雕塑艺术的传统边界。钱斯华展望了人工智能和数字时代如何开辟雕塑艺术的创新前景,并探讨了AI与雕塑创作的融合如何产生新质生产力,展现了科技与美学交织的魅力。



王之纲

《未来考古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创作》

王之纲以《未来考古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为主题,分享了通过电子废弃物艺术化再利用,探讨人与技术及环境关系的实践。他提出以“未来考古学”为创作理念,将废弃电子元件转化为艺术装置,反思当代社会的技术与文化面貌。在具体创作中,结合AI生成影像素材,将自然、动物与技术元素融入沉浸式艺术空间,开辟了全新的艺术探索路径。



郅  敏

《动态的依据》

郅敏通过讲解其《鸿蒙》作品的创作历程,阐述了动态雕塑创作中科技技术如何融合创新。他讲述了《鸿蒙》创作的形态来源以及相关创作过程,并得出个人创作的阶段性结论,强调了科技在动态雕塑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艺术创作的创新。


邓  威

《数字雕塑技巧保留传统雕塑活力》

邓威探讨了数字雕塑继承传统雕塑方法的可能性和优化快捷方式。他强调了数字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如何让传统雕塑焕发新的光辉,并帮助雕塑学生打好基本功。邓威的演讲突出了数字技术在雕塑教育和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升雕塑艺术的创作效率和表现力。


徐  戈

《动态艺术介入公共空间》

徐戈围绕个人的五件作品以及一个个展案例,探讨了动态艺术如何从架上走入公共空间,以及AI技术如何应用于作品创作的可能性。他分享了自己如何将动态艺术与公共空间结合,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具有互动性的作品,为公共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创作方法。


方  昕

《主题性雕塑创作中我的数字工具应用流程》

方昕分享了《主题性雕塑创作中我的数字工具应用流程》。他展示了在写实雕塑创作中摸索实践的数字经验,以及如何将VR、AI及常规数字软件综合应用,形成个人的工作流。方昕强调,尽管创作流程完全基于数字化,但追求的是写实风格与雕塑语言的深度融合,并在创作后期刻意强调雕塑感而去数字化,通过还原泥塑效果,力图弱化技术痕迹,使雕塑的审美焦点回归艺术本体。



骆駪駪

《空间艺术的未来:在虚拟影像与交互技术中沉浸》

骆駪駪在演讲中探讨了空间艺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虚拟影像与交互技术中的沉浸体验。他讨论了如何通过这些新技术为公共艺术领域带来新的表现手法、互动方式和思考维度。骆駪駪的演讲强调了技术在空间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推动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郑晓雄

《数据驱动雕塑造型》

郑晓雄在演讲中分享了《数据驱动雕塑造型——从“0”和“1”开始》,展示了他在动态装置、互动装置、数字雕塑的创作经验。他强调数字技术对于个人创作而言,从工具到创作逻辑再到观念内涵,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郑晓雄的演讲突出了数据和数字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推动雕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王寅

《雕塑的数字化创作与数字雕塑创作》

王寅探讨了当下雕塑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所呈现出的三种发展趋势。他分析了这一结合如何影响雕塑艺术的创作、展示和审美,并讨论了雕塑艺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可能性。王寅的演讲强调了数字技术在雕塑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推动雕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学术沙龙


议题一:“从‘技术工具’到‘技术实体’:雕塑语言的发展”


第一场沙龙议题为:“从‘技术工具’到‘技术实体’:雕塑语言的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文甲为召集人,座谈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学院雕塑》执行主编许正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李惠东,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与会专家就雕塑艺术在技术发展浪潮中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技术如何从辅助手段转变为艺术创作的实体,以及这一转变如何影响雕塑语言的表达和形态。讨论中强调了技术进步对雕塑创作带来的新可能性,同时也对传统雕塑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表示了关注。


议题二:“AI时代雕塑教学的‘变’与‘不变’”


第二场沙龙议题为:“AI时代雕塑教学的‘变’与‘不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冯崇利为召集人,座谈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史钟颖、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刘政。与会者们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雕塑教育的影响,如何在教学中平衡传统雕塑技艺的传授与新技术的应用。专家们认为,尽管技术在不断变化,雕塑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创造力——是不变的。


议题三:“跨学科视野与雕塑创作的变革”


第三场沙龙议题为:“跨学科视野与雕塑创作的变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马天羽为召集人,座谈嘉宾有陕西省雕塑院数字艺术部主任,高级BIM工程师方昕,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副教授骆駪駪,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甄亚雷,天津美术学院讲师、策展人段少锋。在议题的讨论中,嘉宾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探讨了跨学科合作如何为雕塑创作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讨论强调了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和对雕塑艺术语言创新的推动作用。


议题四:“为何而动?时代语境转换中的动态雕塑”


第四场沙龙议题为:“为何而动?时代语境转换中的动态雕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轶男为召集人,座谈嘉宾有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花春江,清华大学精仪系副教授李玉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王青春,北京服装学院讲师黄钊。专家们聚焦于动态雕塑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探讨了动态元素如何增强雕塑作品的表现力和观众的互动体验,分享了动态雕塑创作中的技术挑战和艺术理念的实现。


议题五:“AI语境下的公共艺术新维度  ”


第五场沙龙议题为:“AI语境下的公共艺术新维度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闫坤为召集人,座谈嘉宾有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锋,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兰超,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教授赵勇,北京化工大学 “艺术化合”实验室负责人冯祖光。AI技术为公共艺术的创作、展示和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为公共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表现手法、互动方式和思考维度,拓宽了创作边界,引发了新一轮的对艺术本质的讨论,重新定义着艺术家角色,并推动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公共艺术的新维度。


围炉夜谈


围炉夜谈现场


围炉夜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柴鑫萌为召集人,座谈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孟超,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石英老师、毛禹老师、孟繁宇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潘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高满君、李佳昱、帅云海、展招举、易超、余康、郭兵要、冯福朋、段澄、孔繁迪等。大家积极分享了自己对于科技与雕塑结合的见解和个人创作经验。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AI和数字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影响雕塑的艺术性和创作过程。学生们普遍认为,虽然技术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段和表达方式,但雕塑的核心价值和艺术本质仍然需要坚守。他们强调了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雕塑创作既要拥抱新技术,也要保持对传统雕塑语言和人文关怀的尊重,展现出年轻一代雕塑家对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深刻理解和探索精神。


论坛现场


论坛合影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共同探讨了科技与雕塑艺术融合的新趋势、新挑战、新机遇。涵盖了从数字雕塑技巧、AI在雕塑教学中的应用,到跨学科视野下的雕塑创作变革等多个议题,展现了雕塑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发展路径和创新发展态势,强调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雕塑艺术教育和创作需兼顾技术革新与艺术本体,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雕塑人才。


关于论坛



“学院雕塑”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打造的学术品牌,包括《学院雕塑》丛书及展览、讲坛、沙龙等,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加强理论建设、推广教育理念、展示教学成果、促进院系交流。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并得到了《雕塑》杂志社、《学院雕塑》编辑部等单位的协办支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雕塑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积极参与。


责任编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