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第四届青年学者工艺美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召开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2-23  浏览量:21

2024年12月13日,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办的上海市社联所属学术团体2024年度学术活动合作项目“当代工艺美术‘艺术生活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第四届青年学者工艺美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汇校区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周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龚世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唐廷强,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尹笑非、萧泰,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严忠、监事陈毓其以及来自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及工艺美术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学者等80余人出席。研讨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唐廷强主持并点评。

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周南(左)、秘书长严忠(右)等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出席会议。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学院院长、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唐廷强主持会议


论坛上,五位青年学者围绕“当代工艺美术艺术生活化”的主题,结合自身专业实践,先后就工艺美术创作、数字技术在工艺美术行业的结合运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非遗的现代化传承创新及跨界应用等研究方向发表了主题演讲,取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及在场听众的热烈响应。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负责人张莉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负责人张莉老师,发表了题为《传统银饰走入当代生活——黔东南施洞苗族银饰艺术特征与现代重构研究》的主题演讲。
通过田野调研与文献研究的方式整理归纳施洞苗族银饰的艺术特征,并在文化基因的视角下将其解构为材料、技艺、纹饰、语义因子,分析各因子的核心内涵与潜在价值。立足当代设计视域与生活语境,由技法形态、纹饰提炼、结构优化、语义诠释等角度进行艺术创作,重构并赋能这一传统银饰艺术,为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导陈凌云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陈凌云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他的《文化遗产濒危失传工艺虚拟仿真复原实验系统研究》,研究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文化传播和产业应用中的多维价值,提出了数字化保护濒危工艺的创新路径。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漆艺专业讲师、工艺美术实验班负责人姜弋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漆艺专业讲师、工艺美术实验班负责人姜弋老师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题为《工艺美术实验班教学实践——从跨学科多维度视野观看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活动与事件化教学》的交流分享。为大家带来了工艺美术实验班通过跨学科学习和持续关注,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社会关怀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上海市非遗传承人、老凤祥珐琅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徐奇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珐琅金银器第四代传承人,上海工匠、首席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老凤祥珐琅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徐奇先生发表了题为《璀璨世代的珐琅——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生活的活化》的分享。陈徐奇先生通过对世界珐琅艺术发展的历史及背景,结合我国景泰蓝和海派珐琅艺术的发展进行分析提炼,再对比历史和当代珐琅艺术作品的风格及功能展开思考,对传统非遗珐琅艺术及新工艺新材料如何进行创新研发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艺绘画专业讲师刘海锐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艺绘画专业刘海锐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传统木刻艺术在工艺美术教育中的跨界融合与现代应用研究》。研究分析了传统木刻艺术在市场化发展中的潜力,探讨传统木刻艺术在现代技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与应用。为传统木刻艺术在当代教育和生活中的传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年一度的“青年学者工艺美术论坛”学术研讨会迄今已连续举办4届,在研讨会上,已有众多工艺美术青年学者为大家带来专业、行业中最前沿的信息动态,分享交流各自在专业领域的最新思考方向与研究成果,为工艺美术持续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工艺美术研究中心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