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承创共生--安溪藤铁艺术展” 在北京隆重开幕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10-12  浏览量:0

2025年10月11日,“承创共生 --安溪藤铁艺术展” 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嘉宾还有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永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徐念沙。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宣布“承创共生--安溪藤铁艺术展”开幕。开幕式由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谢建新主持。

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永强在致辞中讲到,展览汇聚了安溪77 位工艺美术名家的161 件精品,既有古韵的经典之作,也有融汇现代的创新表达。安溪滕铁依托国家级平台,为安溪滕铁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期待通过此次展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藤铁工艺,感受指尖上的匠心礼、创造。我们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持续做好非遗技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不断擦亮安溪藤铁艺术这张金色名片,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繁荣贡献安溪力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在致辞中讲到,本次展览三大板块,系统呈现安溪藤铁艺术发展的精彩历程和富有活力的当下状态,将引领观众探寻安溪总体的艺术源头。安溪藤铁艺术,不仅重现技艺,更彰显文化基因的传承,既有古法技艺的手工绘画,也有融合现代设计元素与科技语言的先锋之作。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回溯,更是一场文化的对话,将带领观众感受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在致辞中讲到,安溪藤铁工艺不仅是中国特色的传统技艺,也是一种深厚的工业文化遗产,生动展现了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产业集群的演进之路,是中国工业文化丰富性,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安溪藤铁工艺承载着世代匠人的匠心独运,背后蕴含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工业文化的灵魂所在。面向未来,安溪藤铁产业通过工业设计赋能,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和业态模式创新,将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市场需求的完美对接。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在致辞中讲到,安溪“藤铁工艺”历经几十年的跨界创新,在与时俱进的市场磨砺中,不断地融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了从传统作坊式的手工产品生产到现代产业集聚规模化的华丽蜕变,成功树立起了享誉全球的“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品牌。安溪从“藤铁工艺”锚定了“藤铁艺术”,并以“艺术生活化”的理念开启安溪“藤铁工艺”的2.0时代。本次展览,让我们在感受“承创”之间所迸发出的无限活力,见证“共生”理念所结出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梳理出“安溪经验”,成就“安溪现象”。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徐念沙在致辞中讲到,安溪藤铁工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书写了一段精彩的产业传奇。本次艺术展以“承创共生”为主题,生动诠释了安溪藤铁工艺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它既扎根千年文脉,恪守传统技艺精髓,又在时代浪潮中勇于开拓,让古老工艺与现代生活交融共生。期待本次艺术展能够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到技艺背后的情感与智慧,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文化传承的敬重与热爱,激励更多手工艺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之美。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党委书记王晨阳宣布开幕。
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谢建新主持开幕式。
图片

安溪藤铁工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创新基因,安溪工艺界在传承竹藤编技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坚硬的金属材料和柔韧的藤条巧妙结合,刚柔并济,在全国首创 “藤铁工艺” 艺种。这一创新不仅是民间传统技艺与金属工艺的有机融合,更是传统匠人精神与现代创意灵感的璀璨结晶。

图片

本次 “承创共生--安溪藤铁艺术展” 以 “承创共生” 为主题,旨在呈现安溪藤铁艺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之间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对话空间。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安溪藤铁工艺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将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古老的编织技艺与这个时代无限的创造可能。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27日。

此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安溪77位省、市、县各级工艺美术大师的161件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既保留了竹藤编织温润质朴的自然气质,又融入了金属材质的结构张力与当代美感,全方位展现出工艺家们对材料、形态与功能的持续探索。从实用陈设到艺术装置,从生活器物到观念造型,每一件藤铁作品都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创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技艺的执着,以及对生活之美的追求,也体现出藤铁工艺不断拓展表达边界、积极回应当代生活需求与美学愿景的蓬勃活力。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郭强,中国礼仪休闲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杨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陈仁义,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林守钦,福建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林明光,北大考古文博院院长沈睿文,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任陈宝芳,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吕秀家等,以及来自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藤铁艺术专委会成员,业界、媒体等100余人。
责任编辑:张书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