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 | 特别访谈:哈亦琦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3-09-21  浏览量:109

为纪念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专委会宣传组对我会部分前辈、学者进行专访。通过他们几十年在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创作、教学等各个领域的切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围绕专委会的立会精神、发展历程、学术研究及工艺创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分享,从其个人视角展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时代变迁、文化生态和学科发展等内容,以激励广大会员为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再作新贡献。

哈亦琦 北京民协副主席

       1954年3月生于北京。十岁随父哈魁明学习家传风筝技艺,兼习油画、中国画。是哈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1983年5月获美国旧金山国际风筝大会特别奖。1998年5月获荷兰海牙市国际风筝大会金奖。2013年12月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2007年11月获得全国第二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12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5年6月被评为“北京民间工艺大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风筝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副主任、第八届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哈亦琦作品赏析

      “钟拍子”风筝造型写实,有一种自然的质地坚实感。画面采取了壁画浮雕手法。钟顶上的独身双头幼龙,是龙生九子中第四子,名为“蒲牢”。传说“蒲牢”生于海滨,受鲸鱼攻击时叫声洪亮,也有传说它体型较小,生性好鸣叫,中国古代鸣钟常常用它来装饰。构图上独身双头龙分居左右,使画面形成了对称的构图,虽然从写实的角度这个龙头的位置不合理,但风筝的整体平衡感却得到了增强。中间侧翻盘龙,双目怒睁,张开巨口像是在大声怒吼,为世间不平事而呐喊。色彩上青铜钟用自然质地的仿旧墨绿色渲染勾绘,色度浓重,形成一种冷暗调子,放飞空中有一种沉稳、威严之感。它体现了单一色调之间的对比,达到独立色彩的完整。

        

        “蓝丹蝶”风筝,又名“如意牡丹蝶”风筝,是硬翅类米字形基础造型,用牡丹花与如意头的变形图案组成风筝画面构图,用单一普蓝进行设色的风筝。普蓝色在哈氏风筝设色历史上从未大面积使用过,是哈氏风筝设色上的一个创新,是在继承传统色彩风格的一个突破。它采用了中国的“青花瓷”及少数民族的“蓝印花布”的用色思路,大胆地运用到风筝的装饰面上。以普蓝与白色调和,在不同的构图面积范围内施色。有的是渲染,有的是色阶排列,有的是深、浅线的勾勒。普蓝为最深色,而用纯白色来勾勒最亮部位的“线”。最深色与最亮色的对比,使中间的几层灰蓝色更加有韵味,就这样由底色、渲染的中间色及最后的白线,就形成了七层至八层单色色阶的变化,虽然整个风筝是单色,但有了色阶渲染的变化却不失色彩的丰富。用普蓝变化画出的“蓝丹蝶”风筝,有一种素雅质朴的美,内在含蓄的美,高贵大气的美。

        “五龙瘦沙燕”画面上的五条彩色龙,代表传说中死后升天成为神仙的五个幼童。他们分别镇守天宫的东、南、西、北、中五方天门,为民间呼风唤雨,带来吉兆。由于此风筝的外形瘦长,因此给人一种精巧、别致的感觉。“燕子”头部为黑色,眼眉下两只红色的眼睛分外明亮,小小的燕嘴画在当中。红色的龙头画在“沙燕”的肚子当中;龙头上一对黑色的眼睛闪闪发光;鼻子下,龙嘴中的牙齿细密可分。在红色龙头上,一对龙角、一对龙须和一只龙爪以醒目的奶黄白色描绘,它象征着富丽华贵。紧靠“沙燕”肚子两边展开的是“燕子”的翅膀,淡墨色的云纹密布双翅,两条游龙在云雾中穿行,左边一条蓝色的龙,钻出云层昂首挺胸;右边一条绿色的龙,伸出双爪向上游动;它们张开龙嘴,趴在两边的翅膀上,面对面似乎在传递感情。在“燕子”的尾羽上,左尾上一条紫色的龙,右尾上一条橘红色的龙。神龙玲珑剔透地蜷曲身躯,更突出了画面与骨架巧妙的有机结合,呈现出神秘而庄严的气氛。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