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陈平等:利用数字媒体和多元化途径助推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下)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09-02  浏览量: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桥梁。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展示国际形象的载体,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推广方式已无法满足今天的时代发展,数字媒体为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可能。同时,文化艺术交流、教育交流、旅游合作等多种方式也有助于扩大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化遗产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数字媒体和多元化方式在传递价值观、增强国际认同感和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应用。文章还探讨了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应采取多维策略确保文化遗产传播的积极影响,从而提升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效果。

数字媒体技术为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多样的途径与方式。即利用数字技术融合文化遗产的多种要素,通过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多维度结合,创造沉浸和互动的文化体验,以增强文化遗产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数字技术结合线上和线下,突破了文化遗产传播的时空限制。文化机构如美术馆可以利用网站、社交媒体和数字藏品等方式,将展览和教育活动从实体空间扩展到线上,触及更广泛的观众并引导他们进行线下深入体验。参观者通过扫码和移动应用等技术手段在现场获得信息,并连接到线上的个性化服务。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中,高精度三维建模和实时渲染等数字技术能够数字化重建文物和遗址,再现其历史原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沉浸式技术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允许观众在虚拟环境中直接与文化遗产互动,激发兴趣。这些技术增强了文化遗产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它们的科学保护和传承。
融入科技为文化遗产传播带来了更生动、直观和有趣的方式。文化机构利用线上展览、虚拟博物馆、VR非遗体验等数字媒体技术吸引年轻人接近传统文化。学校引入虚拟现实和游戏化学习等技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文旅机构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开发智慧景区和数字文创产品,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线上线下和虚拟现实的融合创造了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从而提升了受众的文化体验和认同感,而且激发了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热情,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带来新动力。

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加持下,文化遗产传播呈现出了多元化融合的新态势。Media system dependency theory(媒体依赖理论)指出,一个人越依赖媒体来满足他或她的需求,媒体对该人来说就越重要[26]。Melvin Defleur(梅尔文·德弗勒)和Sandra Ball-Rokeach(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将依赖性描述为媒体内容、社会本质和受众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它研究了影响动机、信息寻求策略、媒体和功能替代使用以及对某些媒体的依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这一点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媒体来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利用数字媒体来吸引和参与公众。借助网络直播平台,文化遗产机构可以实时展示文物修复过程、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演示等,让公众零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增进了文化认同和传承意识。
与此同时,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它建立在这样两个原则基础上:技术是自主的,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其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27] 。前者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惟一重要的因素,而后者则主张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从强技术决定论的视角看,数字媒体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的发展,成为了决定文化遗产传播变革的关键因素。而从弱技术决定论的角度出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嵌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受到文化遗产领域特定需求和问题的牵引和塑造。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传播处在一辩证过程,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Convergence Culture(融合文化)是一种认识到新媒体关系和体验不断变化的理论。Henry Jenkins(亨利·詹金斯)凭借其著作《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融合文化:新旧媒体的碰撞)被媒体学者视为该术语之父[28]。这一理论探索了分布在媒体、行业和受众各个交叉点的内容流,呈现了围绕内容分布和控制的来回权力斗争。传统的文化遗产传播模式,如博物馆展览、纸质出版物等,正与数字媒体平台、虚拟现实体验等新兴传播方式不断交叉融合,形成了一个混杂多元、充满活力的传播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遗产内容在不同媒体、不同平台之间流动和重构,打破了传统的物理和机构边界。令公众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文化遗产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共创者。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和评论、参与数字创意应用、在虚拟博物馆中留下足迹,这些行为都成为了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力量。
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直播、元宇宙音乐会、数字创意应用、虚拟博物馆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供了沉浸式、互动式和智能化的文化遗产传播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参与和兴趣(见表7)。网络直播平台允许公众实时观看文物修复和非遗技艺演示,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元宇宙中的动捕、实时渲染和3D建模技术使得传统音乐以创新的数字化形式展现。结合文化遗产与数字创意产业,不仅为传统文化带来现代气息,而且进一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利用数字孪生和VR建构的虚拟博物馆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同时AI在文物鉴定和智能导览等方面的应用,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科技动力。


表7:方法、实施步骤,技术应用和预期效果

数字媒体技术结合多元传播途径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展示。一方面,例如数字化采集、虚拟重建和沉浸式体验使文化遗产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示。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参与式、交互式的传播模式,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开源平台和创意短视频等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传承网络。得益于数字技术,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利用变得更加高效精准,推动了数字文创、线上展览和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的发展,成为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语言翻译和文化解读至关重要,特别是语境与内涵的准确意译能有助于中国文化遗产走向国际。借助先进的翻译技术和多语种翻译人才,不仅可以精准翻译并深入传递文化内涵,尤其是深度学习驱动的神经网络翻译模型已显著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实践中,多语种翻译平台能够准确翻译并普及中国文化遗产资料至全球,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同时,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解读也至关重要,涵盖语言信息的转达以及文化价值的深层传递和解释。通过建立专业的文化传播和解读团队,结合当地文化特性和国际交流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有效地让全世界了解并尊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节日和多种互动形式,如现场活动、在线直播和社交媒体,让全球观众更直观地体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科技的进步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平台和手段,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与深入解释,确保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真实、丰富和深远影响。

通过数字媒体进行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不仅可以扩大受众群体的规模和多样性,同时还能形成良性互动和反馈机制,有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针对于现有数字传播手段,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出并实施了多种创新模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用于展示非遗文化和历史文物,提高了展示效果,拓宽了参与层面,使文化遗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公众口味和期望。
 数字化展示项目的反馈数据能为后期文化遗产传播策略提供定量分析依据,优化资源配置和传播效果。借助数字媒体的传播功能和互动特性,使用前沿数字技术,必将使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应重视保护原有文化内涵,加强对外文化解读和交流。所以,特别是文化学、传媒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融合应用,能提升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力,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与认同。

随着中国文化遗产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长,采取创新策略以增强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机构间的合作是一条有效途径。通过与国际学校、大学合作开展共同课程、学术交流和互派访学,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合作,深入推广中国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国际社会的理解以及青少年的兴趣。
建议构建数字学习资源库,通过使用在线课程和虚拟展览等创新形式,使海外学生和公众更容易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结合线上线下的学术研讨和工作坊,以及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活动,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使学习者亲身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这些多维策略的实施,不仅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有助于构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文化遗产国际传播效果,优化旅游文化体验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文化体验不仅加深游客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欣赏,而且激发他们传播文化信息的兴趣。通过使用VR技术,可以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提供沉浸式体验,有效重现历史场景,增强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同时,以用户体验设计的互动展示平台,利用多媒体信息和互动技术,让游客以多感官方式参与,提升文化遗产的吸引力以及传播效率。
为了加强游客与文化遗产的连接,旅游管理部门与文化保护单位可以联合应用高新技术,例如AR导览和智能语音讲解系统,从而提升游客体验并即时传递详细的文化遗产信息,从而增强游客的认知和兴趣。此外,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游客行为,能够实现个性化服务,精确了解游客需求,优化旅游路线以及文化教育内容。虽然面临资金、技术更新速度和管理维护的挑战,然而通过科学规划和资源合理分配,能够保障文化遗产体验项目的长期可行性和旅游体验质量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推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


动员海外华人社区参与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是一种有效策略。海外华人社区在国际传播中国文化遗产中担任了桥梁和活跃力量的角色。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模型,应用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国际传播策略,利用国际研讨会和文化节等活动构建覆盖广泛的华人文化传播网络。同时,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文化遗产的传播内容、形式和技术,提出了多维度解决方案。内容上强调故事性和体验性,形式上利用多平台增强交互性,技术上采用VR、AR等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此外还建议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建立海外华人青年志愿者队伍,传递文化遗产价值,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学生团体和商业网络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提升文化产品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开拓文化遗产传播的新途径。

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扩大,中国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变得愈发重要。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与兴趣不断提升,为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然而,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准确传达中国文化的精髓面临挑战。在此过程中,数字媒体及多元化传播途径成为提升文化遗产海外影响力的关键。本研究结合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与多元化传播方式,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遗产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目的是未来形成有效的国际传播实践模式。考虑中外文化差异与国际传播策略的实例,本研究通过数字平台如虚拟博物馆和在线展览,让海外受众不受地理限制地接触并体验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结合使用语言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策略,可以在国际对话中更准确地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观。研究表明经常举行文化与语言的教育交流机会,可以向年轻一代外国学人提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从而培育对中国文化遗产有兴趣的国际受众。旅游合作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不仅能够直观展现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文化共鸣与情感联系。
因此,本研究建议应重视数字技术与多元化传播路径的集成应用,发挥其在提升中国文化遗产国际影响力中的协同效应。建立由政府、企业和文化机构组成的多方参与网络,形成持续性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此种多维的传播策略有助于加速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进程,并且提升外界对中国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文化传播领域的地位。


陈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艺传承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