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韩子勇:非遗传承的转化与创新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3-06-05  浏览量:579

从宏观层面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句话实际上指明了未来的新征程,一个深入展开的实践逻辑。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肯定也要加入这个时代大合唱,不会游离在这个历史进程之外。那么,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非遗起什么作用?我认为,非遗应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赋彩、赋形,成为“中国特色”“中国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非遗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推力,也必然融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虽然一些专家非常强调“原生态”——其实“原生态”这个说法的提出,有一个彼时的环境——就是一段时间,比如世纪之交、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后,“入轨”的气氛也传染到文化领域。在这时,一些专家用“原生态”这个词表明文化立场、文化根性。这个提法的热兴,从话语立场和策略看,有一定合理性。它背后的真正语义,是不希望随波逐流,不是一成不变。今天,非遗传承的变化、转化、创新,回到了正常的背景和基准上,没有人真的以为非遗可以一成不变。文明、文化,都是交流、交往、交融、碰撞、互鉴、整合的结果。无交流、无变化,则无文化。任何文明、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使这个文化共同体呈现开放包容、生生不息、青春永驻的特性。我们的早期文明是这样,今天的生活也是这样。无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还是《道德经》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二者殊途同归,描述的都是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生生才能不息,万事万物皆在运动变化,非遗的传承保护,一定也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从一个形态、样式到另一个形态、样式,从这个领域到那个领域,非常自由、活泼,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谁也不能阻止文化的创新创造。非遗不同于文物,活态、活态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是其特性,这样的特性,当然包含转化变化、创造创新。

非遗在活态中传承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炽,体现我们文明的尺度、程度,体现我们文化的复杂化、精致化,是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是我们审美观念和心理尺度的一部分。以玉文化为例,石峁、良渚、仰韶、龙山、齐家、二里头……都有玉,关于玉的文化观念植根于我们的基因,这种基因有时候你以为已经忘掉了、丢失了,比如在把它当成封建旧生活的特殊时期,被丢弃了。但很快,就又从时代的地平线上冒出来,它永远不灭,历劫重生,成为日常的涓涓细流。从早期中国的玉文化,可以看到“多元”走向“一体”是必然的,玉就是这样一个架构,这个架构就是联系,这种联系远比今天考古所见更紧密、紧致、广大、牢不可破。玉雕是今天传统手工艺的重要门类,从这个门类,可以看到我们的基因、观念、文化尺度、审美情趣。类似的还有陶瓷、刺绣、木雕、漆器等,这些今天依然日用而不觉的器物,背后是巨大的观念,是可以上溯几千年、生生不息的观念的原野,不可磨灭,日用日新,只要中华民族还在,我们就会始终喜欢。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龙文物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有一本名为《代沟》的书。她在里面提到了三种文化传递方式:前喻、同喻和后喻。传统社会特别是东方传统社会,一定是年轻人向长辈学习,文化是纵向传递。我们是敬天法祖的民族,有很强的祖先崇拜。比如敬老、孝顺、一切听长辈的、听老人之言——这种文化传递是前喻文化。但是工业社会特别是现代教育带来同喻传递。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在同学、同伴、同辈中而非血缘关系间传递的。这就是同喻传递,社会开始出现代沟。她同时也提到了前喻,什么是前喻?实际上我们的文化现在已经有前喻特征了,就是老年人向年轻人学习,不那么年轻的向更年轻的学习,甚至向孩子学习。中国已经形成了要向年轻人学习的前喻特点,大量新鲜事物首先在年轻人中出现、传播。许多新产品其实为年轻人设计。像手机的新功能,似乎只有年轻人、小孩子才学得会。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大踏步进步,社会的巨变使我们都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移民”,面对闻所未闻的环境,元宇宙、智能化、二次元、云……我们仿佛进入双重宇宙,身心飞速飘移。

玛格丽特·米德《代沟》

现在接触非遗的可能性太多了。不再非要从父辈、血亲、同乡中习得,血缘传承、口传心授、师徒制的谱系中,插入越来越多身手不凡的“闯入者”和“不明飞行物”。媒介的力量不仅在传播,而是参与到传承中,海量的小视频、纪录片,让人逼真地看到非遗的肌理,无尽的多维阐释让你明白其中的关窍。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种可能性:非遗不再总是“地方性知识”和只生此处的“土特产”,即便我不是你那个地方的人,也能成为你那里的非遗传承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大胆一些,在非遗传承人这一块要更多考虑年轻人。我国一年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有几十万,是艺术门类中最多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对非遗感兴趣,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其中,这会推动非遗的传承面貌发生有趣的变化,使非遗更加年轻态。

非遗木雕制作

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达到百分之六十多了,还在加速,还没见底。游群传播文化,城市汇聚了天南地北的非遗。城市不光是现代表征,会汇聚传统、生长传统。城市如果没有非遗,城市就少一些特色,非遗进城市、进社区正成为趋势。一些历史街区适合作为非遗生产和销售的地方,更多的街巷因为非遗热闹起来,非遗正在城市扎根,它穿透水泥、管线和标准化系统,使城市更加人性。至于乡村,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快速的城市化带来“寻根”、带来“乡愁”,人越往前走越有回望的冲动。习近平总书记讲“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文化之愁,是根性文化所散发出的母性气息,是眷恋、记忆、来路和血脉。中国的传统根脉在乡村,非遗的根脉也在乡村。乡村振兴,可以把“乡愁”作为资源来投资,而非遗正是浓浓的“乡愁”。文旅融合、文经融合、文化和社会的融合、文化和人民的融合,如一股清泉,正解当下普遍的“乡愁”之渴。

美丽的乡村

如今,我们正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如果说石器文明以万年为单位,农业文明以千年为单位,工业文明以百年为单位,信息文明可能就是以十年、五年为单位,不断迭代更新。元宇宙、ChatGPT、人工智能,这些东西实际上给非遗带来很大影响。我们现在处于“双重宇宙”的巨涡之中,非遗的传承也不例外。我们讲传统手工艺,今天手工艺之“手”、今天手工艺之“工”、今天手工艺之“艺”,都在被重新解释和定义,不会和过去完全一样。今天的“手”,可能和键盘相联系、和数字资源相联系,今天的“工”,有了眼花缭乱的神奇工具,今天的“艺”,和时代审美息息相关。这些都会带来转化和创新,带来更多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在城市化、信息化、数字化环境下,这种多样性更加爆发式的增长,文创产业、甚至当代艺术,许多是凭藉着传统、凭藉着非遗。我们的生活正是这样,半江澄碧半江红。

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的陶瓷作品

只有人类有手,有手才是人,手将人和动物分开,手是本质的力量,手开辟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永远离不开劳动、离不开手工,人在本质上迷恋工具和手工劳动。将来的人,会将手工作为最持久的天性,像老马识途一样,找到自己的美厩,愿意做那么一点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论坛现场

(文稿整理:杨楠 杨柯 图片: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韩子勇,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委员,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总协调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主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原馆长,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创建主任。
来源:文旅中国公众号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题目漏掉一字,更正为“创新”,特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