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郑国明“福瑞迎春”蛇·生肖雕艺邀请展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3-14  浏览量:15

乙巳蛇年新春,惠安雕艺文创园延续举办“福瑞生肖展”传统,推出《“福瑞迎春”蛇·生肖雕艺邀请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惠安国明雕刻艺术园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国明的《伏羲·女娲》《庆端阳》木雕力作,以其精妙刀工诠释灵蛇的神秘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
郑国明大师以刀为笔,在木材纹理中雕刻千年文化意蕴,其艺术追求可概括为“立足传统,再造传统”——既深植于闽南千年的木雕技艺,又以创新思维赋予作品当代精神。
郑国明/ 参展作品

微信图片_20250311170528.jpg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伏羲·女娲》作品材质:天然根雕
作品概述:《伏羲·女娲》——天工开物的东方哲思。以珍稀崖柏为材,巧妙借其天然螺旋纹路与虬曲形态,塑造出中华人文始祖的恢弘意象。主体以崖柏天然扭结的曲线构成“双螺旋”结构,暗合伏羲创世“河图洛书”与女娲补天的神话脉络,既是生命起源的隐喻,亦映射宇宙万物的循环往复。两位始祖人首蛇身的造型凝练古拙,衣袂纹饰以浅浮雕与线刻结合,既保留原始图腾的野性力量,又通过木材肌理的粗粝感传递岁月沧桑。作品以沉郁古朴的木色为基调,辅以局部巧妙的留白处理,既彰显传统木雕“三分雕工,七分天成”精髓,又赋予古老神话以当代艺术的生命力,堪称根植东方哲学的木雕典范。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庆端阳》作品材质:木抱石
作品概述:《庆端阳》——木石相生演绎千年爱恨。以“木抱石”为载体,将《白蛇传》中“端午饮雄黄”的经典片段凝练于方寸之间。作品巧妙利用木材与石材的天然肌理:主材选用黑檀木与花岗岩,木材的温润肌理刻画出许仙的儒雅与白素贞的灵动,石材的冷峻质感则暗喻雄黄酒的凛冽与命运的无情。以浮雕与圆雕结合,通过许仙执杯时微颤的指节、白素贞侧身回眸时衣袂的褶皱,将戏剧张力推向高潮——酒液倾泻的瞬间,蛇形暗纹在石质酒坛上若隐若现,呼应着白蛇即将现形的危机。此作不仅重现了民间传说的凄美瞬间,更通过木石材质的对话,揭示了“情与法”“自然与规训”的永恒矛盾,堪称传统木雕技艺与当代审美融合的典范。

图片

郑国明主要作品:《飞峰度厄抢佳人》《磨剪刀》《霸王别姬》《空》《浩然正气》《自在观音》《悲怆》《大悟》等。
根雕、木抱石/ 知识拓展
根雕是源自于中国,主要使用树根作为创作材料,是一种结合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雕刻艺术,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美,还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加工和文化的传承表现。
木抱石是一种自然现象和艺术创作,树木生长在土壤贫瘠的山石环境中,由于树根和树干紧贴岩石生长,其根部或树干将石头紧紧包裹起来,形成独特的共生关系。木抱石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力量,也常被艺术家用于创作根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美学价值,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微信图片_20250311165625.jpg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惠安雕艺文创园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