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盘点日本瓷器的特色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2-25  浏览量:90

图片
图片

陶瓷,起源于中国,再传到东亚其他国家,之后再传到欧洲,最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陶瓷早已在世界享有盛名,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

日本陶瓷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在陶瓷史上也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日本的陶瓷文化亦是世上最古老传统之一,并经由历史在艺术家与陶艺家手中,不断发展且变得多元。

日本47 个都道府县,各出产不同的陶瓷食器,且因为陶瓷都是取当地陶土或瓷土烧制,故大多以"产地名+烧" 来命名,名称如 "伊万里烧"、"唐津烧"、"美浓烧" 等,都是以这个方式来命名。

图片

要认识日本陶瓷,得由三大名陶开始:佐贺县的有田烧(亦即伊万里烧)、岐阜县的美浓烧及爱知县的濑户烧,再走到其他地方,认识更多值得欣赏的陶瓷器。

图片
图片

日本三大名陶

图片
图片

佐贺县有田烧

有田烧可谓世界知名,这里也是日本最早发现瓷土的地方,16 世纪就已经开始烧制。因为瓷器都是从有田地区制作后再从伊万里港运出,故又称伊万里烧,是日本最有名的三大陶瓷产地之一。有田烧受中国景德镇青花瓷器影响甚深,初期风格皆为白底蓝花,瓷器胚体透白又轻巧,是深受日本人喜爱的餐具。
图片
有田烧做工精美,花纹中的动物植物纹理清晰栩栩如生。按照瓷器的制作时期和样式,被分为初期伊万里(因为很多瓷器通过伊万里港输出,因此也有伊万里烧的称呼)、古九谷样式、柿右卫门样式、金兰手,还有贡皇室用品称为“禁里样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爱知县濑户烧

濑户与备前、信乐、常滑等并存,为日本现存最古陶窑之一。自镰仓时代起就开始制作,仿效中国的青瓷及天目烧,生产使用灰釉及黑釉。在日本六大古窑中,只有濑户烧掌握了上釉技术,再加上濑户当地出产优质陶土,且制陶师傅的技艺也相当精湛。从此,上釉的高品质陶器几乎被濑户地区垄断,濑户烧遂成为日本高级陶器的代称。直到今天,日本爱知县濑户市仍是日本数一数二的陶器出产地。
图片
濑户烧和其他古窑烧制物不同。一般古窑多烧製锅、壶、碗一类的平民用具,濑户烧则因为掌握制陶先进技术,加上茶文化引进日本后,饮茶风气日盛,从中国输入的茶器具供不应求。因此,从室町时代中期,濑户烧即开始制作茶罐等茶具,专供贵族之需求。1977年,濑户烧被日本政府制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图片
图片

岐阜县美浓烧

美浓烧产于与濑户相邻的岐阜多治见及土岐等地,是现今日本出产陶瓷最多的地方。兴盛原因,除了该地陶土丰富外,还因为当年濑户陶工因避战乱而移居美浓,其后更发展成日本桃山时期文化代表。
图片
"濑户黑"、"黄濑户"、"志野" 及"织部" 等 15 种不同样式,均是甚具代表性的名陶。"濑户黑" 用上铁釉器皿,在出窑时急速冷却,让它变成黑色。"志野" 是以美浓产的藻草黏土加上厚层的长石釉,长时间窰烧及长时间冷却,做成表面看来有极多细孔的白色陶器,是日本最早烧制白色陶器的代表款式。
图片

除了三大名陶之外,日本还有很多著名的陶瓷产地,其陶瓷造型各异,各有千秋。

图片
爱知县常滑烧

爱知县常滑巿出产,日本六古窑中最大规模的一个,由于地理位置近海,容易运到日本各地,因此蓬勃。因当地有含铁量极高的黏土,以约摄氏 1,100 度烧制,烧出色彩鲜艳的朱红色,用来做朱泥日本茶壸,美观之馀,也十分适合泡茶。常滑烧在1976年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素有“日本紫砂”之称,而紫砂,常滑人又习惯称其为“朱泥”!

图片
图片

滋贺县信乐烧

信乐烧也是六古窑之一,善用不过滤及不同种类的陶土烧成看来粗糙朴素,却甚具自然美的作品。最有代表的样式,是带红色的素坏上有白色的长石颗粒,充满红色焦痕及白色斑点。当年天皇屋顶的瓦片,就是采用信乐烧。现在信乐烧出产不少食具、花器、储水罐等,散发一股日式闲寂美。
图片
图片
冈山县备前烧

冈山县的备前烧,与信乐烧同样有质朴的感觉,因为备前烧完全不上釉药,烧出来质感厚实。备前烧的陶土从深层土壤中掘出,须存放一两年才可使用,而且以摄氏 1,300 度高温,用窰炉火焰创出 "窰变" 花纹,每件作品皆不同,既考工艺,亦是是火焰赐予的自然美。

图片
图片

佐贺县唐津烧

来自佐贺县唐津地区,是西日本陶瓷的代名词。能够成名,是因为 16 世纪朝鲜半岛的陶工东来,促进了唐津烧快速发展。产品以朝鲜李氏王朝中期朴素洗练的风格为主,其中朝鲜唐津在黑色铁釉外,再淋上一层白色草灰釉,做成黑白对比的样式最为经典。
图片
图片

石川县九谷烧

九谷烧以色彩丰富丰而华丽见称,以当地含铁量高的花坂陶石为主料,在素坏上以黄、绿、青、紫、红做彩绘,烧出来的瓷器带少许青色,却让彩绘更突出。
图片
图片

大分县小鹿田烧

产自大分县日田巿的小鹿田烧,虽然没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其以河水推动石臼磨碎山中黏土以制成陶土的做法,则三百年不变。小鹿田烧在 1930 年代日本民艺运动提倡者柳宗悦的推介下成名,代表样式有以跳刀、打刷毛目、栉描等技法装饰做成的日用陶器,传统中带现代感。
图片
图片

长崎波佐见烧

波佐见烧精致细腻,饰有钴蓝色图案,优美的半透明质地,彰显独特风采。它们的价格亦十分亲民。经过多年以来不断调整设计,如今可以制作丰富多样的器皿,传统与现代风格的产品竞相绽放独特风姿。
图片
波佐见烧历史悠久,起源于16世纪末,17世纪日本陶瓷最大产地为波佐见,目前发现的当时龙窑(日本叫登山窑)古窑长度世界第一和第二都在波佐见古窑区的中尾山地区。

图片
波佐见烧的特色是清澈的白瓷肌理和钴蓝色图案。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这里曾制作大量融合现代与传统风格的餐具。现在,日本人日常使用的陶瓷做成的食器里面,有 12% 都来自于波佐见。波佐见烧因物美价廉、多彩多样,在1978年被日本专业机构指定为国家级传统工艺品,成为很多家庭厨房器具的新选择。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孟  曦
统筹核审:张书鹏

文章来源:芃兮书画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