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极简青铜里的生命美学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2-23 浏览量:41

在极简中寻找生命的呼吸。在当代艺术中,极简主义往往被赋予“冰冷”或“抽象”的标签,但英国艺术家Anthony Theakston却用青铜这一传统材料,将动物形态凝练成充满生命力的极简诗篇。他的作品既是对自然生灵的深刻观察,也是对材料与空间关系的哲学探索。从陶艺到青铜雕塑,Theakston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证明:极简,不是减法,而是对本质的无限贴近。
Anthony Theakston的艺术之路始于陶艺。他在制陶领域深耕六年,并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材料的可塑性,也培养了他对自然形态的敏感——陶土的流动性与动物的有机曲线似乎有着天然的共鸣。此后,他在坎伯韦尔艺术学院任教的五年间,逐步将创作重心转向工作室陶瓷,最终选择青铜作为终极媒介。





青铜的永恒性与陶土的短暂性形成鲜明对比,但Theakston认为,这两种材料都承载着“时间的印记”:陶土记录制作时的触感,而青铜凝固了动态瞬间的张力。如今,他专注于青铜雕刻,将动物骨骼、肌肉的线条提炼为简洁的几何结构,既保留原始的生命力,又赋予作品现代美学的克制感。
他的创作灵感常来自工作室外的特伦特河与劳顿森林。与妻子、雕塑家Nichola Theakston共同工作时,两人常凝视河岸与森林的交界处,观察动物如何在自然中栖息与互动。Theakston曾说:“动物的姿态是自然赋予的雕塑,我的任务是将它们的灵魂注入青铜。”






在Theakston手中,青铜不再是沉重的金属,而是充满呼吸感的媒介。他通过铸造工艺的革新,让雕塑表面呈现细腻的肌理——有的如风吹过的水面,有的似动物皮毛的纹路。这种质感与极简造型的结合,使作品在静态中蕴含动态的错觉。
这种哲学也体现在他对生态的关注中。他的作品常以濒危物种为主题,如北极熊、犀牛等,通过极简造型凸显它们的孤独与脆弱。他认为,艺术不仅是美的载体,更应唤起人们对自然保护的反思。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每件雕塑都是一个沉默的呐喊,提醒我们生命的珍贵。”












责任编辑:孟 曦
文章来源:Horsun Arterest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