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因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距今5000至4000 年,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北部,大体经历了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以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彩陶数量最多,其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鲵鱼纹彩陶瓶 高 38.4 厘米、口径 7 厘米、底径 12 厘米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约 5200 年)甘谷县渭阳乡西坪采集 甘肃省博物馆藏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晚期文化在西渐过程中融入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形成的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在天水师赵、罗家沟、武山付家门都发现有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叠压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地层关系,从陶器演变也可看到二者间的递变过程。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鲵鱼纹彩陶瓶,出自甘谷县西坪遗址,器腹一侧正中用黑彩绘一只弯躯折尾的鲵鱼,双目圆睁,大口露牙,鲵身披鳞,长尾上折至鲵首,体侧伸出一对肢爪。变体鸟纹罐 高 16.5 厘米、口径 11.4 厘米、底径 10 厘米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约 5200 年) 天水市耤河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由于鲵首形象酷似人面,双臂、手指等具有人格化特点,其出土地与文献、神话记录的伏羲出生地天水、成纪属于同一文化圈,故有学者认为该瓶图案取人首蛇身形象,表现的可能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这件彩陶图案远比仰韶文化早、中期彩陶繁杂,并融入了浓郁的地方元素。其所处时代承上启下,某些常见装饰元素,如圆点纹、三角纹等,均脱胎自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而网格纹、旋涡纹、变形鸟纹等为马家窑文化所继承。甘肃彩陶精彩乐章的前奏由此吹响。
旋涡纹尖底彩陶瓶 高 26.8 厘米、口径 7.1 厘米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约 4800 年)陇西县吕家坪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的结构复杂多变,色彩纯正浓亮,艺术成就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特别是以河流、水花为题材的旋涡纹、波浪纹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奔涌的急流、旋动的水涡、溅起的浪花跃然器表,把流水的动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马家窑类型旋纹尖底彩陶瓶,主题纹饰为四方连续旋涡纹,间饰如浪花四溅的圆点纹,构图规律而不呆板,纹样繁密而不拥挤,动感强烈,魅力无穷。内彩发达也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一大特色。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马家窑类型变体人面纹旋涡纹彩陶盆,盆内底绘一大旋涡纹,内壁绘三组变体人面纹,与腹外壁的宽带纹与水波纹交相辉映。这些器物都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经典之作,充满先民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之情。变体人面纹旋涡纹彩陶盆 高 9.5 厘米、口径 23 厘米、底径 9.4 厘米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约 4800 年)兰州市王保保城遗址出 甘肃省博物馆藏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距今约55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以豫、陕、晋三省交界处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周围扩张,在文化面貌上,以彩陶纹饰的反映尤为突出。在整个黄河流域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彩陶上,都出现了弧边三角纹、回旋勾连纹、花瓣纹等纹饰。其影响最西可达甘肃和青海邻近地区,甘肃中东部广大地区受影响最多。到仰韶文化晚期,彩陶文化在中原地区开始衰落,但广泛分布在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如异军突起,空前繁荣,并以彩陶为主要媒介,与周边地区进行广泛且深入的文化互动与交融。方折纹单耳筒状彩陶杯 高 26.1 厘米、口径 12.5 厘米、底径 12.8 厘米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约 4000 年) 永昌县鸳鸯池遗址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马家窑文化时期彩陶文化向西、向南远距离拓展,其影响可进一步辐射至更远地区。马家窑文化由甘肃中部沿青海东北部和河西走廊一路向西,至青海东部的共和盆地形成马家窑文化宗日类型,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融入更多土著文化因素,表现出极强的地方特征。如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方折纹单耳筒状彩陶杯,腹部绘方折网纹,下腹部还有一鋬,造型独特,别具一格。这种器型是永昌鸳鸯池遗址最具特色的器物,在古浪谷家坪滩、酒泉下河清等遗址亦相当普遍,但基本不见于陇西和青海东部,应该是马家窑文化与河西走廊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马家窑文化亦对四川西北部史前文化产生强烈影响,并沿横断山脉,向西南方向渗透至云南北、中部地区。此外,在川西地区马家窑文化与宗日类型的共同影响下,在青藏高原形成卡若文化,影响力远及海外有关地区。贝纹彩陶罐 高 34.5 厘米、口径 13 厘米、底径 13.5 厘米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约 4500 年) 甘肃省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马家窑文化时期应该已经出现远距离的物物交换。青海同德宗日一期遗存中部分陶器风格与甘肃中部马家窑类型基本相同。据科学仪器检测,其陶土原料与甘肃地区马家窑类型陶器原料一致。由此推断这类器物应该就是在甘肃生产,然后通过贸易交换到达宗日地区。彩陶纹饰也间接显示出当时文化间的交易与往来情况。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贝纹彩陶罐,腹部绘有两周形象的贝形纹饰。甘肃本不出产贝壳,但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开始,彩陶上开始出现贝纹装饰,到马厂类型时期更加常见。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墓葬中还发现了用海贝作为随葬品的情况。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我们不能确定当时的先民们是否已经开始以贝作为流通和交换的媒介,但从这些文物看出,这种在当时看来极为稀有的物品,一定是马家窑先民与滨海或沿江居民产生交易,或通过某种间接交流得来的。变体人面纹旋涡纹彩陶盆 高 9.5 厘米、口径 23 厘米、底径 9.4 厘米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距今约 4800 年)兰州市王保保城遗址出 甘肃省博物馆藏
目前,学界通常以“彩陶之路”代指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包括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以陕甘为根基自东向西拓展传播,也包括西方文化顺此通道的反向渗透。以彩陶为代表的中国史前文化,不断与周边文化融汇、互动,带来的是东西方文化间早期贸易、技术、人群迁徙、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交流互动。韩建业先生提出:“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也是后来兴盛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彩陶之路”对中西方文明的互动、融汇、发展和兴盛都产生过非凡的影响。作为史前彩陶巅峰时期的马家窑文化,基于“彩陶之路”,以超强的文化感染力,对推进史前时期文化间的交流、交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人美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