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乌金千秋照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2-11-18  浏览量:82

中国墨的极简时间史

墨,大概是现代中国人“最熟悉的陌生人”了。提到墨,我们就会听见汉简一册册被展开的历史回响,会看见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奕奕神采,会浮现历代书家挥毫纸上的遒劲铿锵,甚至能窥见文人书房的清雅别致。

汪节庵仙人墨 王毅提供

中国手工制墨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自邢夷制墨、廷珪南迁,经历代文人甚至帝王倾注心血,至明清徽墨绽放异彩……墨,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可是,当今若不是资深的藏家,或者极讲究用墨的书家、家,国人与墨之间似乎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难以触及、无从了解。

秦权墨 王毅提供

任何一个历史物件都将面对这样的疑问——被记住,还是被遗忘?回答似乎不是一种选择,倒更像是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被遗忘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在飞速更新,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天翻地覆。但如果被记住,它们该以何种面貌、何种方式呈现呢?


传统手工制墨

当读到“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的诗句,当捧着古老墨模感受匠人的全情投入和极致巧思,当翻看明代墨谱惊叹方寸之墨包容天文地理——“徽墨”所留存的,何止是徽墨本身?分明是古人物善其用的器物观,是借物明理、道器不忘的价值追求,是我们今日享用的文明背后实实在在的力量。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蓝图中,我们追求的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价值!

黄宾虹《黄宾虹轮天地人图》、《笔法图》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在行为上“回到过去”,而是必须立足当下,为前行之路汲取养分。“寂光内涵,神采坚持”“质坚如玉”“万载存真”……古人对墨品质的追求,正是华夏先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文苑精华集锦墨 墨匣 墨票 王毅提供

中国历史上墨产地的变化

百年的近代史,中国人在千难万险中练就了奋力奔跑的习惯,当我们快一点、再快一点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不止一次自问:持续前行的动力,是在更快的前方吗?不,这份动力的获得,恰恰是在我们身后。

御园图集锦墨

宋 李孝美 《墨谱法式》 松烟墨制法

当我们回溯源头、深究传承的时候,才会找到自己文化基因中具有特殊频率的部分,从而更加清晰地看见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独特性,进而从文化的血脉里迸发出更大的能量,更快、更好地奔向更远的未来。(节选自:《上海工艺美术》杂志2019年第二期 作者:唐浩 唐丽青)

原文载于:工艺美术设计服务平台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