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贺兴文:蒲城麦秆画(一)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2-11-29  浏览量:390


著名小麦产区陕西渭河平原秋收景象(陕西华县) 1965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粮食丰收不仅意味着物质的充裕,更内涵着国人对于耕耘精神的执着,对于幸福生活的愿望。阳光下的麦田糜谷飘香,是黄土地的养育,是汗水的浇灌,是时间与季节的结晶。
农民收割小麦

渭南地区麦田丰收时

小麦是陕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20万hm²,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9.4%。关中在陕西是小麦生产大区,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5%左右,是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主区。渭河从关中偏南西向东贯通,渭河与秦岭之间形成了俗称关中川道灌区小麦种植带;渭河与北山之间形成了俗称关中平原灌区小麦种植带,因此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粮食生产条件优渥,素有陕西粮仓之称,小麦则是渭南市第一大粮食作物。

中国小麦分布


陕西省小麦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渭南市蒲城县的麦秆画手工技艺已有千年历史,将普通麦秆变成精美工艺品,是劳动人民的巧思。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麦秆画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麦秆画《耕耘图》系列
麦秆画《二十四孝图》系列
麦秆画《十二生肖》系列


麦秆画《陕西八大怪》系列
一、陕西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文\王潇
麦草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农耕文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艺。麦草工艺是以小麦的秸秆为主要材料,经过熏蒸、漂刮等特殊处理后经由人手工编织、刻绘、熨烫、剪贴等技艺处理,使其改变原初状态,成为手工艺品的过程。在传统农耕社会中,麦草工艺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附属而存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春秋战国起源开始,经由唐宋到明清的发展过程中,麦草工艺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常见的麦草工艺品有山水字画、屏风、装饰镜、梳妆盒等。
麦草工艺品
近代以来,工业化的冲击下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化空间的萎缩等对麦草工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之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作为一种绵延上千年之久的传统手工艺,麦草工艺并没有从生活中消失,而是隐匿于现代社会之中,一旦时机成熟,被人所激活,其依然能够发挥其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如今,全国各地都有以麦草工艺生产为主的个人、企业或公司,其中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有着典型意义。

第一节

蒲城麦草工艺再生产的人文基础


黄河泱泱,华岳苍苍。蒲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蒲城县位于关中东北部,渭河平原东北部,隶属渭南市,距离省会西安110公里,由17个乡镇,359个行政村构成,人口80万人,面积1585平方千米,是陕西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城之一。
蒲城县北部为丘陵,中部为黄土台塬,南部为平川,因地处蒲池而得名,从周秦时代封地置县以来,几经改名,先后有贾国、重泉县、调泉县、白水县、蒲城县、奉先县等不同的称谓,宋开宝四年改名蒲城县后,该名一直延续至今。蒲城县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对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蒲城地理位置
蒲城丘陵、平川、土塬等多样的地理形态,储存了大量易开采的矿产能源,如铝土矿、黏土矿、白云岩、硫铁矿、芒硝、大理石、石灰石等,近年来蒲城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机械加工、能源开发、烟花炮竹等产业,形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另外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的气候特征赋予了蒲城多样的农业资源,小麦、玉米、棉花、苹果、酥梨等是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开展的基础。
蒲城有着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据《蒲城县志》记载,蒲城县的永丰镇曾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后稷是尧舜时期负责掌管农业的官员,据说后稷善于种植各类粮食作物,其孩童时期就已经会种麻﹑菽,长大后好耕农,善种谷物稼穑。后稷的老家在陕西省武功县域,《尚书》载舜即位后,建都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舜在蒲坂召开过一次“实政会议”,任命了22位官员,其中后稷被任命为农官。后稷遵照舜的“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之诏令,曾来到永丰地区,利用古沮水(洛河)环绕土地的天然优势,教民观星象、辨四时,讲节令,使这块土地成为了关中八百里秦川中“永为五谷丰登”之地,取名永丰,沿用至今。
贺兴文麦秆画作品
洛河的西岸田塬上曾建有后稷庙,现已损坏,只留下断垣残碑。据碑文记载,该庙是明万历八年,即1580年,时任蒲城县令彭西武在原有的后稷鼓面基础上扩建而成。如今在庙的南部还有一个土丘,据传为后稷在此地教农稼穑的遗址,但现在无从考证其真实性。 
20世纪70年代,在蒲城县永丰镇曲里村东侧的大浴河北岸发掘出了系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其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铲、石镰等石制农具,证明了早在5000年前当地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种植,蒲城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事实毋庸置疑。
贺兴文麦秆画作品
麦草工艺的出现与农耕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麦草工具的基本原料就是小麦的秸秆,因此小麦的普遍种植是麦草工艺出现的基本前提。小麦是经由西亚传入中国的一种农作物,其具体传入的时间尚无法考证,但从相关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可知,至少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小麦的种植。蒲城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小麦的种植应该也有悠久的历史。如今,在蒲城的农作物种植中,小麦一直是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直到今天,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粮食作物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0%左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小麦在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必须的粮食之外,也为麦草工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麦秸杆。
在农耕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麦草编织技艺应运而生。草墩、草盖、草帽等以麦秆为原材料,通过手工编织的方式完成的物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用品。其中既有麦秆废料再利用的意义,更蕴含着人们对于小麦的崇拜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贺兴文麦秆画作品
麦草工艺与剪纸、布贴等都属于剪贴工艺,在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由于麦秆材质的特性,目前尚无历代保存下来的完整实物。据地方志资料记载,在唐宋的发展过程中,麦草工艺逐渐与当时流行的扇子等日常用品结合,成为了扇面上的一种点缀或装饰,从而成为了一种新的工艺门类,麦秆工艺画。这直接影响了此后麦草工艺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平面剪贴等工艺形式。麦草工艺由于材料获取的便捷性,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装饰品,但其在民间广泛流行,与其所承载的民间吉祥寓意有着密切的联系。
贺兴文麦秆画作品
当然,传说固然有其不可确信性,但从小麦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来看,在农耕背景下将小麦视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农作物,不仅是丰收的象征,还被赋予了财富与吉祥的精神意涵,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崇拜的体现。在民俗语境中,小麦成长由于要经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也成为了太阳崇拜的实物形式,被赋予了“阳”性特质,因而也成为了人们民俗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工艺载体。麦草工艺也正是在这样的民俗场域中传承延续。
蒲城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受到周、秦、汉、唐文明的浸染,使蒲城麦秆工艺从产生之初就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涵。蒲城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代人们以农耕稼穑为生,朴素的民生诉求和民俗语境,为麦秆画工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空间。如今,尽管受到工业化的冲击,传统的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麦草工艺一度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但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农作物,大量种植的物质前提,以及蒲城延续至今的婚丧嫁娶习俗和文化空间为麦草工艺在蒲城的再生产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

第二节

 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历程

蒲城麦草工艺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不仅仅是因为其作为一种家居的装饰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麦草工艺还是私塾教育中一项必备的基础手工课。在对当地麦草工艺大师贺兴文的采访中得知,当地的私塾教育中除了教授常规的启蒙课程,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之外,还有一些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利的科目,如说话、手工劳作等课程,其中手工劳作课程中,初级的麦秆工艺便是一项主要内容,一般以游戏的形式,用麦秆拼字为主。建国之后,随着私塾教育的消失,这种在孩童阶段开展的手工教育也就随之沉寂于历史之中,麦秆工艺也失去了延续的教育基础,仅仅在一些有着手工艺传统的家庭中延续。
贺兴文 《香远益清》
一、发展历程
蒲城麦草工艺的再生产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1985年蒲城县苏坊镇建起了两家以麦草工艺生产为主的企业,即兴文麦草工艺厂和苏坊麦草工艺厂为标志。苏坊镇地处蒲城县西部边陲,东距县城24公里,西邻富平县到贤乡,北靠富平县美原镇,南接荆姚镇,东连兴镇,是蒲城县的西大门。苏坊镇总面积55.79平方千米,共有15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总人口32119人;海拔470米,地势平缓,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耕地面积4739.7公顷,农业种植面积3087公顷,总产值1.12万吨,农业生产总值4163万元。苏坊镇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奠定了蒲城县两家麦草工艺厂在此建立的物质基础。
两家企业依托苏坊镇丰富的农业资源,吸收其他传统民间工艺的技术,如剪纸、皮影等手工技艺,生产出了以麦秆为原材料,融合山水、花鸟、人物等造型观念的麦草工艺品,产品远销海内外,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形成了的当地的优势经济产业。其中苏坊麦草工艺厂生产的麦草工艺品以麦秆剪贴工艺品、麦草卷轴工艺画等为主,目前企业员工35人,年产值在80万元左右。兴文麦草工艺厂主要以麦草工艺画,即麦秆画为主,产品有座屏、挂屏、匾额、纪念品等1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


麦草工艺品
在麦草工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材料选择和工艺再生的过程。麦草工艺重新开始专业化生产的初期,即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麦草工艺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从材料的选择到工艺的运用,都尚不成熟,做工粗糙,制作技术简单。后在不断地摸索中,材料的选择有了一个固定的标准,工艺技术也有了革新性的改变。
在材料的选择上,麦草工艺采用的基本材料就是小麦秸秆。由于小麦品种的不同,如“低产麦”“高产麦”,除了产量上有不同之外,两种小麦的秸秆特性也不一。高产麦一般麦穗大,但秸秆较细、较薄、易倒伏;低产麦相对而言秸秆粗细、韧度、厚度等适合作为麦草工艺的材料,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一般以低产小麦的麦秆为主。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周礼·冬官)为了确保材料的色泽和完美程度,麦秆的收购和选择一般在小满节气后15天内完成,因为此时小麦秸秆的硬度、厚度、粗细等最适合麦草工艺的制作。以前为了选择好的麦秆材料,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下到乡村去采购,如今很多合作社或生产企业开始与农民签订协议,定点收购,一般由农民将手工收割完的小麦秸秆送到统一收购的地方。小麦在人工收割的过程中,麦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同时麦子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色泽和品质上的差异,因此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拣选铡。分拣后再经过浸泡防腐处理,入库备料。
在制作的过程中,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特性,运用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版画、剪纸等艺术表现特征,通过烫色、剪裁、黏贴等手段,按照一定的造型规范和审美原则制作出质朴却也典雅的各类人物、花鸟、器物、山水等图像,色泽鲜亮、意趣深远。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麦草工艺一般是将麦秆进行简单处理后粘贴于画板或者木板上为主,且画面内容以文字内容居多,最后加装玻璃。因材料的限制,这个时期的麦草工艺品大都比较笨重,不便于携带、容易破损,不具有广泛的生活适用性和装饰性。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立体熨烫技法的出现,麦草工艺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原来文字为主的形式逐渐演变为更具审美意趣和艺术价值的麦草工艺品。同时由于材料的更新,很多轻型材料出现,如树脂玻璃,不仅克服了玻璃易碎的缺点,而且由于重量减轻,在画幅面积上,灰尘清理上都较之于第一代有了很大的提升。
20世纪初开始,随着立体熨烫技艺的进一步提升,传统民间题材和现代绘画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了麦草工艺制作之中,层次分明、透视合理、富有光泽质感的麦草工艺品引发了麦草工艺的一次大的技艺革新和面貌变化。随着技艺革新和制作手段的丰富,麦草工艺的表现题材和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卷轴工艺画、麦草工艺瓷瓶、屏风等多种工艺样式开始出现,各类以挂式、立式、座式为载体表现花卉、花鸟、人物、风景、器物、民俗图案的麦草工艺品与现代的家居完美结合,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私人和公共空间中。
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的文化消费、情感消费成为了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麦草工艺的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艺术化的工艺特性,以及自身所承载的文化、环保、手工的价值赋予了其立足于当代社会,融入于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麦草工艺的革新和适用领域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麦草工艺的再生产。
二、麦草工艺的再生
1、工具的更新
麦草工艺生产中使用的工具相对比较简单,最初只有破篾刀、剪刀、刻刀、镊子、裁纸刀等工具,后来电熨斗、电烙铁等现代工具的引用,极大地丰富了麦草工艺的表现力。
常用的工具中,破篾刀是对麦秸杆进行破篾、打磨的专用工具;砂纸主要用来对麦秸杆的内瓤和茎节进行处理,使麦秆色泽光亮,柔韧如纸;电熨斗和电络铁都是对麦秆进行烫色的工具,其中电熨斗负责画面整体的处理,使用中一般采用划、涂、搓、点等不同的技法使贴好造型的麦秸画片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层次,形成画面的大体雏形。电熨斗在烫色时的温度在100~110℃,根据画面需要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色彩层次,不过以确保整体的色泽、层次、造型自然柔和为标准;电络铁主要是负责画面细节的刻画,根据具体设计方案的需要,在画面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烫色处理,通常有画龙点睛的意味。
2、工艺规范的制定
蒲城麦草工艺在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地谋求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技术手段的结合,不断地摸索经验和更新技艺,现已形成了完善的麦草工艺制作规范。从麦秆的选料、炮制、破蔑、打磨到图纸粘贴、烫画雏型、组合熨烫、上版装潢、框架装帧都有着标准化的技艺要求,不仅确保了麦草工艺作为一种媒介进入产业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为参与生产的农民提供了参照依据。
蒲城麦草工艺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从材料的选择到产品的完成,有以下主要步骤:
(1)处理麦秆
麦秆处理过程中先要用中草药对其进行浸泡,以达到防腐蚀的作用;然后用硫磺熏蒸漂白,以增加麦秆的韧度,便于取篾刮薄。熏蒸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硫磺的用量,以保证其天然特性;熏蒸完要以本色天然植物或矿物颜料对其进行煮染,之后阴干,通风保存,待用。
(2)破篾、打磨
麦秆处理完后用破篾刀对其进行破篾,可分为二刀、三刀、七刀、九刀等,破篾要均匀、无茬。后用200目砂纸打磨去掉麦秆的内瓤,打磨平整,做到内刮瓤,外去节,取其真皮。
(3)图纸拼贴
依照设计好的图样将破篾、打磨过的麦秆拼贴成片,准确地表达图像的造型。在具体的拼贴过程中,要平整无缝,灵活使用“横、竖、斜、旋”的不同贴法,使麦秆纹理与图样的肌理结构一致,如要与植物的纤维组织或动物羽毛方向一致,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光感、质感等表现效果。
(4)烫染、烙色
在粘贴拼好的画片上用电烙铁进行高温烫画,采用“划、涂、搓、点”等不同技法,烙出不同色度,画出基本图形。烙色时一般用电熨斗进行着色,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层次,以保证层次过渡的自然柔和。
(5)分解剪贴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把不同着色部分剪开,然后将分解后的各部分画片背面均匀涂胶,按设计图用镊子细心粘贴。粘贴时按照不同部位的要求,常用的方法有平帖法、拼堆法、层递法、排列法等。
(6)组合熨烫和低温整理
对粘贴好的完整的图像用电烙铁在画面上作最后的微调,以保证画面图像的完美;后用电熨斗进行低温整体熨烫干燥、平整处理,显露麦草的自然色泽和镶嵌、浮雕、立体感之特点。
(7)上板、装帧
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面板或画布上,辅以必要的板画装饰,即图文、字幕、或花草水纹,加注题名、印章;后按照画面图像配置画框,进行装帧。
画框制作
三、艺术特色
麦草工艺品的完成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美术造型基础,更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除了熟练的工艺技术之外,还要有绝对的细心和专注。在手与心的交互过程中,既磨砺生产者的心智,同时也赋予麦草工艺一种人性的温情和手工的温度。麦草工艺材料的天然色泽配以精致的装饰点缀,通过不同的画面内容,或人物、或动物、或山水,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关怀巧妙地传递给观者,朴素典雅,寓意深远。
麦草工艺《陕西八大怪》
蒲城麦草工艺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精髓和民间手工技艺,并融入了现代技术手段和审美观念,利用传统的绘画、剪纸、雕刻等技艺,制作出了大量反应现代生活趣味,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作品。从具有地方文化的《盛唐风情》《陕西八大怪》《关中民俗》《四喜人》《大雁塔》《关中人》等,到《清明上河图》《金陵十二钗》以及现代人物、山水、花鸟作品,蒲城麦草工艺集周、秦、汉、唐文化和关中民风民俗于一体,融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审美诉求于一身,以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形式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贺兴文麦秆画系列作品
在艺术表现上,制作者根据图案中描绘对象对于技艺的不同要求,灵活地运用工具和材料的自然特性,通过拼贴、熨烫等手段,将图像的立体感、光泽质感等合理地表现出来,呈现出层次分明,凹凸有致的画面效果。蒲城麦草工艺凭借着古朴典雅的气质、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先后获得了“最受欢迎的陕西旅游纪念品”“非遗优秀项目奖”“世界手工艺精品展金奖”“后稷金像奖”等荣誉。如今,蒲城麦草工艺已经成为了陕西省一个重要的手工艺门类,成为了地域文化的名片。
原文载于:丹若子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