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邹英姿:以针代笔 绣展山河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09-12  浏览量:0

邹英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工艺(织绣)产业教授,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邹英姿大师六岁开始学习刺绣,从艺四十余年,在继承传统刺绣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吸取了绘画、摄影、雕塑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她擅长从古代艺术中汲取技艺手法和绣制灵感,创新发展当代刺绣艺术,开拓新的刺绣技法和表现形式。独创“邹氏滴滴针法”,获得全国首个针法发明专利;通过等比例复绣敦煌莫高窟流失海外的唐代巨幅刺绣《凉州瑞像图》,挖掘整理出了失传的唐代流行刺绣技法“劈针绣”;此外还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刺绣外观设计专利近百项。邹英姿大师的作品广受认可,《凉州瑞像图》创作历时四年,刺绣三百余万针,后被敦煌研究院收藏;作品《色空不二》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缠绕》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邹英姿大师善于根据丝线特质施以不同针法进行创作,同时结合作品本身的色彩构成来设计排线手法,很多作品运用5种以上针法、上百种五彩丝线,呈现给人以立体传神的视觉感受。其自创针法“滴滴绣”针脚间距在0.2毫米至0.3毫米,可以在点状或短线状针脚之间采用“相隔、相叠、相接、相交”四种形式,避免了长针脚丝线对光的折射,使得作品光影变化更加丰富,呈现细腻典雅、栩栩如生之感。




《缠绕》系列3幅刺绣技法:滴滴绣作品尺寸:56cm*76cm

《缠绕》系列作品表现的是深冬时节树林景象,绣制了一片枝干交错、藤蔓丛生的荒芜丛林,展现出大自然生生不息、五彩斑斓的美景,寓意着春天的即将来临。题材来自邹英姿自己的摄影作品,苏州旖旎的山林小景是创作的灵感来源。技法上采用了她独创的滴滴针技法和近五百种五彩丝线,她大刀阔斧的针法应合了主题的需要,形式与内容达到完好统一。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绣像》系列刺绣技法:滴滴绣、细品绣、乱针绣、盘金绣 作品尺寸:佛祖139x214cm阿难84x163cm迦叶90x163cm左胁侍84x163cm右胁传84x163cm左金刚61x109cm右金刚61x109cn

这组作品包含七尊造像,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其身侧为两位佛弟子迦叶和阿难,两尊胁侍菩萨和两尊金刚力士造像依次分列左右。作者使用蚕丝线临摹敦煌莫高窟第45窟,以滴滴绣绣制造像,再辅以细乱针、平针、盘金等针法绣制背景壁画部分,前后耗时十年,于2019年完成。


《凉州瑞像图》作品尺寸:161x240cm

刺绣《凉州瑞像图》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流失海外最大的一幅刺绣品,绣制于初唐时期,也是现存古代最大的刺绣作品,1907年被斯坦因掠走(编号Ch.00260),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命名为《灵鹫山说法图》(编号MAS,0.1129)。一百多年来由于较少公开而鲜有研究,邹英姿通过对原作的观摩和带领团队等比例复绣的过程,深入地研究当时流行但现在已经被遗忘的劈针绣针法和独特的造型艺术、色彩构成及排线手法,对于研究初唐时期的刺绣、绘画技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近五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得到了学术界的很高评价,也开辟了敦煌刺绣文物研究的一个新的门类。


《冬至》刺绣技法:细乱针、滴滴绣、平针绣作品尺寸:232x103cm

院外的大树早已被大雪披上了银装,门楼和瓦当也染上了白雪温柔的印记。斑驳的墙壁上,透露出青砖古韵味道,一只调皮的小猫攀上了高高的墙头,追逐鸟儿。一进进的门扇打开着,进门就是家餐桌上妈妈的味道在等待着你。江南的粉墙黛瓦、诗情画意是艺术家创作的丰富源泉。作品材质为蚕丝线,技法采用色彩运用黑白灰调,体现苏州雅致之美。设计中含着邹英姿大师对姑苏家乡的一往情深。


责任编辑:张书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