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根连:重现“金玉良缘”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11 浏览量:80
--杨根连--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特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玉雕传承人、相伯居品牌创始人。
“中国梦·劳动美”首届(2017)中国玉雕大工匠推荐学习活动” 荣获中国玉雕大工匠(领军人物)
杨 根 连| 简介
重现“金玉良缘”
杨根连,出身治玉世家,祖辈皆为历代琢玉匠人,自幼受家庭熏陶,恪守祖辈治玉之德,治艺严谨。对中国玉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刻,作品特点鲜明,技法高超,融文化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1960 年,杨根连大师出生在老北京青山居——清末民初全国最鼎盛的玉器集散地之一,那里汇聚着出自宫中曾为皇族服务的造办处玉师,也有身怀绝技的玉雕民间高手,行间匠人们互相切磋磨炼,技艺上得以精益求精,早年时期的杨根连大师在那里感受着老艺人们的言传身教,学习了别人闻所未闻的治玉口诀和精妙技法,可谓采百家之长,鉴长者之言。
《 福禄万代》
《竹韵高升》
《金玉八卦鼻烟壶》
1993 年杨根连大师离开了北京玉器厂,潜心研究宫廷绝技“乾隆工金镶玉”。从 1997 年杨根连大师开始不断摸索古代制玉的绝技金镶玉。
金镶玉兴盛于乾隆年间,只为宫中所有。清代末期,皇族没落,大批的宫廷技艺在这个时期失传,乾隆工金镶玉便是其中之一。沉寂数百年的金镶玉,通过杨根连大师历时多年的整理、研究,于 2003 年抢救性的恢复了这一顶级玉器制作工艺。由杨根连大师恢复并创新的金镶玉工艺,一改乾隆年间粘合镶嵌的做法,仅靠金与玉两种材质不同的质地结合起来,通体无胶。其工艺特征是玉面平整温润,金丝与玉完全结合,没有凹凸感,形成金玉交辉的工艺佳品。除了恢复传承几经失传的金镶玉技艺外,杨根连大师还不断挑战巅峰,将薄胎、镂空雕和金镶玉技艺融会贯通,运用到了当代珠宝首饰的设计中,以巧思精琢,去除玉雕饰品的厚重感,赋予了金玉交辉的通灵美感。
《三面观音》
《宁心静品》
《永结同心鼻烟壶》

以玉比德,以金喻坚,四十多年的治玉经历,让杨根连大师对玉、人、德、美感悟颇深。人如玉,玉如人,玉养人、玉安心、玉安国,杨根连大师希望借用自己的作品把玉的文化、玉的精神、玉的高尚、玉的美好、玉的真谛传达给世界。
原载于:中国玉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