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萧泰:要有光,玻璃艺术的造境空间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11  浏览量:40


XIAO TAI




文/萧泰


玻璃是继水泥和钢材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玻璃在建筑中不仅有调节采光等功能,更具空间表达等特性。玻璃材料融入在建筑环境当中,以空灵和轻盈的形态重新诠释了现代环境设计的理念,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有延长空间的作用,升华了生活环境中的意境。透明的玻璃在视觉上常常不是“体”,而是“线”的感觉,更能使材料本身趋向于消失,塑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增强人与自然的联系,为人们带去心灵的宁静。玻璃也并不意味着完全通透,若隐若现的形态和迷幻的反光都可以表示玻璃物质性的存在着。

玻璃材料所达到的独有的、交融的、奇妙的艺术效果是其他建筑材料难以表现的。在任何室内空间,光是构成建筑内部景观的重要元素。正是光与影的对比支配着空间的感觉与氛围。玻璃可以便捷地捕捉不断变化的光线并对其进行改变重组,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空间气氛也会随之改变。玻璃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特质,如对光线的分解、吸收、反射、折射等都可以作为改变空间视觉感受的条件。通过对玻璃材料的充分运用,可以消除人与建筑材料之间的距离,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各类空间。


在玻璃对光线改造的过程中,原来静态的空间可以动态化。玻璃的光影,不仅是自然属性,更能提升为一种造型语言形式。玻璃可以用来象征印象、承受等哲学概念。无论是自然光或人造光,通过玻璃材料对光线折光与反射的精确设计,使其成为一种光影装饰,带来特别的创意效果。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市政厅,所有的玻璃都是透明的。黑色墨点被烧在玻璃上,透过玻璃可获得更宽阔的视野。人们可以想象这个设计甚至会通过主观意识影响屋内的人对天气、季节或是每天的时间判断。图形被阳光直接投射到了地面上,如果你走过五个楼层,那所有的楼梯间也都会带给你不少的想法。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日本大阪的旗舰店由建筑师青木淳设计,其帆船式外立面造型,参考了日本江户时代的东开货船上的风帆形象。他设计了一个轻盈而通透的白色幕墙玻璃,纯净的外立面连接地面上镂空的金属图案加以增强,给人以水上漂浮的帆船之感。玻璃幕墙使用数码打印色彩肌理,呈现了玉石般的质感,在不同的光影变化下,展现出不同的美。



法国当代艺术家文森特·勒罗伊擅长运用玻璃制作动态环境艺术装置。作品《慢镜头》通过扭曲城市地标的外观,分解了城市的外观。装置产生重复扭曲的视觉效果,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装置有机排列的圆形透镜会随着风慢慢旋转,用最少的材料和最简单的方式实现了作品的诗意表达。作品作为现实和人之间的过滤器,提供了一个梦幻般的体验。


丹尼·雷恩以平板玻璃创作的大型空间作品




冰岛雷克雅未克哈尔帕音乐厅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机场候机厅作品——有时在梦中

伦敦光环大厦医学实验室


美国波士顿三一教堂的玻璃隔断




室内空间灯光装饰设计



加拿大魁北克Bourget de Rigaud学院的户外空间玻璃装置作品就像一个难以捉摸的现实隐喻。它在视觉上很神秘,随着光线和观者的视角而变化,有时几乎消失。作为空间中的物体,它反射、折射,投射光、颜色和图像。观众之间的互动仅仅是通过靠近并看到周围的反射和不连贯的反射。面板转动时,手仿佛就会将周围的世界碎片化。


萧泰


教授、中国玻璃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审定委委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玻璃艺术学会会员、澳大利亚玻璃艺术家协会会员等。


作为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代表性学院艺术家之一,其创作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大展屡获奖项和收藏。出版多部专著教材、发表大量专业论文、组织国际学术活动等,致力于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播。

原载于:WHY艺术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