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韩挺:“交维设界” 设计学科从“解决问题”向“定义系统”的范式转变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10-05 浏览量:0
《设计》:本届毕设以“交维设界”为核心,如何理解其中“交”(交叉/交融)与“维”(维度/维系)的辩证关系?这一主题是否呼应了设计学科从“解决问题”向“定义系统”的范式转变?韩挺: “交维设界”中的“交”体现为交叉融合的设计思维,既指学科间的跨界整合(科技、艺术、人文、用户和商业的协同),也指向用户需求与社会系统的交互共生;“维”则强调多维度的系统性视角,涵盖技术、文化、伦理、生态等层面的深度探索。这一主题呼应了设计学科从“解决问题”向“定义系统”的范式转变:
(1)“交”:交叉融合的设计思维
“交”体现为设计学科与科技、人文、社会的深度交融。课题“AI精神科辅助问诊系统设计”融合人工智能与心理学,通过多模态交互优化诊疗流程;课题“沙漠绿化储水滴灌装置设计”结合生态学与工程学,以可持续技术解决干旱地区的农业困境。这种跨学科协同不仅拓宽了设计的边界,更推动学生从单一功能优化转向复杂系统的构建。
(2)“维”:多维度的系统性视角
“维”强调设计对社会、技术、文化等多维度的整合能力。课题“后现代视角下基于VR的生育认知服务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构健康教育场景,从物理产品延伸至数字服务;课题“提升人宠亲密度的实体交互设计研究”则通过交互设计重塑人与动物的情感纽带,体现设计从个体需求到社会关系的介入。这一维度跃迁标志着设计学科从“工具理性”迈向“价值理性”。
(3)范式转变的体现
本届毕设课题普遍呈现“定义系统”的特征:
从局部问题到系统重构:课题“社区智能药事服务系统交互设计”不仅设计硬件药盒,更构建药事管理的服务流程与数据系统。
从产品形态到生态闭环:课题“废弃电子资源活化研究与设计”通过材料创新与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电子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形成“设计-生产-消费-回收”的闭环生态。
从技术驱动到社会价值:课题“基于情感化AI Agent将生态焦虑转化为可持续行为的交互设计研究”通过技术干预公众行为,体现设计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这一主题呼应了设计学科从“解决问题”到“定义系统”的范式转变,通过交叉与多维的视角,回应复杂社会系统的深层矛盾,成为“定义系统”的关键力量。
韩挺: “交维设界”中的“交”体现为交叉融合的设计思维,既指学科间的跨界整合(科技、艺术、人文、用户和商业的协同),也指向用户需求与社会系统的交互共生;“维”则强调多维度的系统性视角,涵盖技术、文化、伦理、生态等层面的深度探索。这一主题呼应了设计学科从“解决问题”向“定义系统”的范式转变:
(1)“交”:交叉融合的设计思维
“交”体现为设计学科与科技、人文、社会的深度交融。课题“AI精神科辅助问诊系统设计”融合人工智能与心理学,通过多模态交互优化诊疗流程;课题“沙漠绿化储水滴灌装置设计”结合生态学与工程学,以可持续技术解决干旱地区的农业困境。这种跨学科协同不仅拓宽了设计的边界,更推动学生从单一功能优化转向复杂系统的构建。
(2)“维”:多维度的系统性视角
“维”强调设计对社会、技术、文化等多维度的整合能力。课题“后现代视角下基于VR的生育认知服务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构健康教育场景,从物理产品延伸至数字服务;课题“提升人宠亲密度的实体交互设计研究”则通过交互设计重塑人与动物的情感纽带,体现设计从个体需求到社会关系的介入。这一维度跃迁标志着设计学科从“工具理性”迈向“价值理性”。
(3)范式转变的体现
本届毕设课题普遍呈现“定义系统”的特征:
从局部问题到系统重构:课题“社区智能药事服务系统交互设计”不仅设计硬件药盒,更构建药事管理的服务流程与数据系统。
从产品形态到生态闭环:课题“废弃电子资源活化研究与设计”通过材料创新与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电子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形成“设计-生产-消费-回收”的闭环生态。
从技术驱动到社会价值:课题“基于情感化AI Agent将生态焦虑转化为可持续行为的交互设计研究”通过技术干预公众行为,体现设计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这一主题呼应了设计学科从“解决问题”到“定义系统”的范式转变,通过交叉与多维的视角,回应复杂社会系统的深层矛盾,成为“定义系统”的关键力量。

《面向社区情境的轻度认知障碍老人交互式干预游戏化训练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测试过程

《月驾天枢——载人月球车综合信息平台》
《设计》:在学科建设层面(如建筑全球第24位、艺术设计稳居百强),该主题如何体现学院“体用并举,设计大义”的育人理念?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便携式核磁共振设备设计》实拍图
《设计》:AI工具(如Midjourney、ChatGPT)是否已成为学生创作的重要辅助?它们如何改变设计流程与思维模式?面对技术滥用风险,学生是否在作品中主动探讨设计伦理(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学院如何引导学生避免技术依赖,保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批判力?

《基于城市声景的碎片化冥想辅助系统设计》产品测试
《设计》:本届毕业设计作品有哪些亮点引起您的关注或留下深刻印象?设计青年对社会文化、材料创新、前沿科技、设计伦理等议题的关注在近年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学院如何培养学生从“社会痛点”中提炼设计命题的能力?

《AIGC和AR互动影像技术联合驱动的藏地传统桌游数字化重构》
《设计》: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届毕业设计展的精神内核。您希望本届毕业生以何种姿态进入行业?他们对“设计”的理解是否呈现出代际差异?


韩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党委书记,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双聘教授,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担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上海市智慧医疗健康创新设计中心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文采访:李杰 李叶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设计》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