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 | 当非遗遇上中国年,大学生用创意点亮传统文化!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2-20  浏览量:0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的第一年,大学生们也助力宣传非遗中国年啦,跟教育小微一起看大学生如何用创意和热情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栋梁之光,绵延千年 

今年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导演团队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携手打造了文化唱演秀《栋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震撼的视觉呈现,让“中国古建筑”走进千家万户。 

《栋梁》的创作灵感源于建筑学的一个专业术语“剖面”。2024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以及“春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建筑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来展现中华文化所独有的精神气质是《栋梁》节目的核心追求。

剪纸飞舞,浪漫绚烂 

喜迎新春,怎么能缺少中国红?当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换上新装”,巧用AI奇幻魔法裁出精美绝伦的中国剪纸,这延绵至今的非遗瑰宝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风景呢?在剪纸的剪裁下,校园中的建筑别具一格。对称有致的构图,精雕细刻的窗纹,校园四处洋溢着古韵书香,见证着莘莘学子的蓬勃朝气。每一剪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笔都勾勒出青春的缤纷绚烂。中国红编织着美丽的梦带着新的憧憬,大家踔厉奋发,于知识的长空翱翔,青春也在此刻飞扬。

铁花绽放,年味飘香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用镜头捕捉了来自家乡的花样民俗。
图片

一场打铁花表演,让年味愈发浓郁。匠人奋力将铁水击向高空,刹那间,铁水如烟花绽放,似星辰坠落,化作万点金光,照亮了整个夜空。那四溅的铁花,带着炽热与力量,在夜空中勾勒出绚丽的画卷,如梦如幻。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传承千年的民俗记忆,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在这铁火交融间,新的一年,满是希望与憧憬。

黄河民俗,灯火辉煌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祖国广袤无垠的大好河山也孕育着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学生带我们一起领略家乡的独特年俗。
图片

贴五彩、供宗谱、竖灯笼杆、逛灯会等传统习俗让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边疆文化、海洋文化得到了交汇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竖灯笼杆、点属相灯、放海灯等作为庄河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多次被央视等媒体报道。灯火庄河,夜未央,点点星光洒落,与城市里的灯火交相辉映,编制出一副温馨的画卷。

滚灯流转,华彩飞扬

 滚灯之韵,舞动千年华夏风采。天津财经大学“校园解忧”团队积极响应 “新时代·实践行”和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的号召,继续携手天津市天塔街道各社区,在寒假系列实践中,深耕社区沃土,再谱传统文化华章,用中国故事浸润青少年心田,书写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共享“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当我们用非遗的方式过春节,迎接我们的便是那份来自远方的魅力和徜徉在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与美好。 
看完传统的非遗,最后我们再来点高科技!今年非遗春晚中的创意融合舞蹈《秧BOT》再一次刷新了大众对机器人的认知,电子科技大学也带着机器人“天行者1号”和“灵瞳”给大家拜年啦!


责任编辑:孟  曦

文章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