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 潘鲁生在广东汕头开展民间文艺调研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8-05  浏览量:0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价值。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如何把潮汕传统工艺和当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潘鲁生认为,需要集聚大家的力量,尊重传统,并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作用,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5年726日至27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到广东省汕头市濠江、澄海、龙湖、金平开展民间文艺和传统村落保护调研。


26日下午,潘鲁先后调研濠江区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和葛陈社区颖川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博览馆,深入了解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工艺。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潘鲁生参观了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馆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与“古今结合”的展陈手法,集中展示了潮汕地区众多艺术品。


图片



石街道葛陈社区颖川民间艺术博览馆陈氏祖祠,占地约6000平方米,采用传统的厅井式建筑,为“二进二厅一天井一拜亭,加左右二火巷”布局,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灰塑、嵌瓷等多种民间工艺集中在祖祠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之间,金漆木雕屏风,匾额对联、彩绘门神,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是一座集潮汕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展馆。潘鲁生与营造者胡少平和陈氏祖祠的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陈氏祖祠的民间工艺技艺特色和特点,对精湛的营造技艺予以充分肯定。


此后,潘鲁生赴潮州看望93岁高龄的著名民间工艺美术专家杨坚平先生,代表中国民协对杨老先生表达诚挚问候。他高度肯定杨坚平先生献身民间文艺和中国工艺美术事业取得的卓越成就,对其在耄耋之年仍执着于民间工艺的学术研究与工艺美术传承表示赞赏,对建设杨坚平民间工艺博物馆,免费向大众开放的公益情怀表示高度评价。



图片



27日上午,潘鲁来到澄海区隆都镇,先后调研该镇南溪、后沟、前美等村落,了解广东正在强力推进的“百千万工程”成绩和潮侨文化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历史悠久,海外华侨众多,是潮汕地区著名的古村落,也是汕头市著名侨乡。今年5月,前美村保护传统村落和发展文旅产业经验做法入选“2024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典型案例”,成为全国30个入围案例之一。潘鲁生认为,前美村着力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文化,致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以陈慈黉故居为龙头,以侨乡为载体,打造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实现“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文旅发展的模式,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陈慈黉故居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是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近年来,陈慈黉故居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致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开设多个民间艺术工作室,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10多年前,潘鲁生曾来此调研,对中西结合的建筑文化及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进行记录和研究。


在纸灯笼陈炜跃正和妻子一起编制灯笼。其一家自爷爷辈做灯笼卖灯笼,自己几十年来也一直从事这一行当。潘鲁生感慨,艺人几十年如一日守住一个行当不容易,对以灯笼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并获得良好销路表示肯定。


图片
图片



民间艺人许端杰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擅长演铁枝木偶戏及制作潮汕铁枝木偶在许端杰的铁枝木偶工作室,潘鲁生观看了表演,并进行交流。此外,潘鲁生还就潮式旗袍传承人颜淑仪、纸塑艺人林天录、潮汕手钩花艺人林淡辉等民间艺人的制作技艺进行了调研和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慈黉故居善居室的西南小院落是澄海区侨联的“侨胞之家”,常年展示澄海侨乡文化,也是汕头市民协开展民间文艺活动的场所。适逢吴潮树、魏惠君、陈雁淑等民协会员展示剪纸、潮式乐器制作、汕头螺钿制作、小件木雕等民间工艺项目,潘鲁生逐一了解工艺构成及作品销售情况。期间,潘鲁生一行观摩了富有潮汕特色的潮州歌册《过番相思歌》。演唱者是省级传承人、广东省民协会员杨佩华老师和女儿赵晓雁,二胡伴奏是中国民协会员林松波,其节目曾代表广东省民协参加中国南方民间说唱交流展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7日下午,潘鲁生调研潮汕工艺美术陈列馆。这里集合了1949年解放以来潮汕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精品,涵盖木雕、石雕、潮绣、贝雕、金漆画等多个门类,系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期潮汕顶级工艺大师的作品,是潮汕文化艺术瑰宝。潘鲁生还调研了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两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潮州木雕和广东内画的保护传承情况,与民间艺人赖斯佳、陈泽铭、魏颖交流。


图片



随后,潘鲁生前往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调研,先后参观开埠历史陈列馆、侨批文物馆、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在雄嵌瓷工作室,他参观国级非遗传承人许少雄的作品,与许少雄本人亲切交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潘鲁生表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几乎每年都要到潮汕地区来,因为潮汕民间文艺传统的基础十分厚重,而且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得比较密切,让人感到亲切。”谈及潮汕民间文艺,潘鲁指出,潮汕民间文艺保持着中华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特色,同时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所以丰富的文化艺术、发展变迁的生活方式只要到了潮汕地区,就能融进去,也能走出来,很有活力”。潘鲁生指出:“潮汕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传承的脉络非常清晰,一方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木雕、嵌瓷还是其他传统工艺都非常精湛的,另一方面也与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等其他区域的文化也有所区别,造就了潮汕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发展的独特风格”。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价值。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把潮汕传统工艺和当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潘鲁生认为,需要集聚大家的力量,尊重传统,并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作用,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