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王廷信:中华传统艺术与现代民众日常生活(三)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1-21  浏览量:0

三、如何让中华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中华传统艺术是对发源、形成、流传于古代中国的各类艺术的总称,包括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两大门类。就我们当下的认识而言,中华传统艺术是在古代中国受中华传统文化滋养而生成,而传播,而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艺术样式。
就造型艺术而言,传统绘画仰赖传统神话、宗教、民俗而发生,逐步演化为专业的画匠、画家行业,不仅继续为宗教、民俗而服务,而且成为人们在世俗日常生活中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传统书法仰赖实用性的书写,如碑文、铭文、楹联、匾额、信札等,当书写被当作美的事物而受人重视时,书法才进入艺术视野,逐步演化为以美为目标的艺术样式。传统雕塑最初也源自神话、墓葬、宗教中的神像、人像、动物以及草木等,逐步演化为表达世俗情感的艺术样式。我们可以从每类造型艺术中看出从实用到审美的痕迹。同样,我们也可从传统的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看出一条从实用到审美的道路。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逐步走向具有独立价值的审美对象,又以美的独立价值而进入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的。
从实用到审美可以说是人类艺术从发生到形成的普遍规律。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和地区的艺术都走了一条与自身文化传统相关联地从实用到审美的路线。而就中华传统艺术而言,因民族、地区的差异,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艺术在从实用向审美过渡的过程中也形成一定差异,所以我们迄今仍然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和地区艺术的特性来。古代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艺术因交往而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形成一定的共性。值得注意的是,因地理区隔、交通和通信条件受限,古代中国自夏至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往在艺术上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征。尤其是以儒释道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性格的流传和规约,各民族、各地区的艺术又都具备了儒释道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从中华传统艺术中都可不同程度地窥见对仁善的追求、对空灵的追求、对热烈的追求。中华传统艺术因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形成,故而形成了适应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创作者和受众习惯的特征。鉴于以上规律和特征,中华传统艺术堪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但因时代的变迁,这个家园也出现荒芜、衰落的不适应景象。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何让这个家园焕发生机,首先是要重新认识这个家园对现代中国人的价值,其次要思考如何让这个家园伴随着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中华传统艺术是在漫长的农耕社会生长的经典艺术。近代以来,众多舶自西方的艺术样式进入中国,一时成为时尚,如油画、话剧、歌剧、芭蕾、电影等。但这些艺术进入中国后,也在不断吸收中华传统艺术的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究其原因,都是在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这种情况说明,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具有家园感的艺术样式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此外,传统的戏曲、曲艺、民乐、国画、书法、工艺依然流行。这种情况说明,传统有按习惯自然“流入”现代的特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有一种不断延续的习性——传统向现代的“流入”倾向。这种习性源自人们(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受众)对符合创作和欣赏习惯的经典样式的崇尚,源自文化的惯性。而要在现代社会让这种习性发挥得更好,则需要“疏通”传统文化“流入”现代的通道,让传统艺术借助传统文化的“流入”而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如何让传统艺术借助传统文化的“流入”而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传统毕竟与现代生活样式有所区别。这种区别让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了一定区隔。这种区隔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区别、传统需求与现代需求的区别、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区别,尤其是受传统教育较少的青少年一代对传统的陌生感深刻影响到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承。因此,要让传统艺术借助传统文化的“流入”倾向融入现代生活,需要进一步打开通道。
第一,广泛深入持续开展有关传统艺术的教育。教育是观念和技能的基础,有计划地让传统艺术进入从小学到大学的国民教育体系,进入各类培训性的社会教育体系,通过宣传推广渠道大力宣传传统艺术的价值是首要的。近十年来,在国家文化战略的支持下,政府的教育、宣传文化部门在这三方面都出台了不少政策,传统艺术的教育内容也在大中小学的教材、课堂、实践、考核环节得到体现;社会教育中,传统艺术教育也以多种形式得以开展;在舆论上,国家也在全方位支持和激发人们对传统艺术的热情。这些努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华传统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中华传统艺术的教育可谓关键。因此,传统艺术教育事关国家战略、国家未来、国家性格、国家形象,需要在各个领域广泛、深入、持久开展。
第二,传统要以经典面貌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范例,蕴含着人类普遍关心的内容和最为智慧的表现形式。中华传统艺术包罗万象,其中既有经典所需要的“精华”,也有为人们一时所尚的“糟粕”。进入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经典的诉求,让其传统艺术的“精华”发扬光大,也摒弃了传统艺术所包含的“糟粕”。中华传统艺术在内容上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伦理秩序的维护、对现实事件的关注、对历史事件的反思,都集中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上,因而也被保留。而在表现形式上,中华传统艺术以虚实相生为基本手法,追求神韵、追求空灵、追求言简意赅的表现品质也被传承下来。因此,中华传统经典艺术依然以其经典的姿态为现代中国人所崇尚,在创作领域被模仿,在受众群中被欣赏。风格多样的民歌、优雅多姿的古典舞、杰出的写意和工笔的国画、姿态万千的书法、韵味悠长的戏曲、巧夺天工的工艺、移步换景的园林等,都标示着中国人的精神品质,也被现代中国人所珍视。因此,传统艺术也以其经典面貌和可贵的精神滋养价值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三,传统艺术须以创造性的姿态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经典固然可贵,但终归是古人所创。艾略特指出:“如果传统的方式仅限于追随前一代,或仅限于盲目的或胆怯的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自然是不足称道了。……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艾略特认为,把“过去性”与“现存性”结合起来理解,才能体现真正的“历史意识”。“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中华传统艺术是在发挥创造性的历程中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是让“过去性”和“现存性”统一起来构成的艺术传统。近代以来,众多优秀艺术家皆能携传统入时,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性格和时代特征的精品佳作。这些创作伴随着艺术家们的日常生活,其作品也吸引受众,从而使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欣赏这种新的传统。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大批优秀艺术家将中西观念有机结合,刷新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让传统国画、国乐、工艺、戏曲呈现出具有传统特质和现代气息的面貌。即使是民间性极强的艺术,创新也会常常出现。例如,社火中的锣鼓,除了久经考验的经典锣鼓点外,人们也会增加新的锣鼓点,删减不再必要的锣鼓点,在服装上也会有部分更新,以使其在观感上获得新姿。近十年来,各类“国潮风”的兴起,也能看出国人在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能力和成就,能看出中华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得以绽放的魅力。这些成就正是艺术家们把“过去性”与“现存性”结合起来的历史意识和时代意识所致,是让“过去性”以合情合理合法的姿态进入现代人日常生活的观念和方法所致。因此,要让传统艺术以创造性的姿态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就要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区隔,从创作观念上在体现中华传统艺术主体性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从欣赏观念上养成对中华传统艺术特性的习惯、谙熟、崇尚和领会。
第四,为民众创造独特的体验方式。体验是人类获得感性认知的必由通道。艺术作为一种感性事物,为人类获得感性认知提供了独特的体验途径。体验所面对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事项,是通过感官的感受获得认知的具体对象。感官的感受主要通过五官获得体验信息。信息的强弱、急缓都会因体觉而引发大脑的反应,进而对体验对象形成主观印象。传统艺术的传统内容和传统形式成为勾连生活记忆的重要媒介,让现代人超越时空限制在传统艺术时空形成价值感,也是在对传统的感性沉浸中享受这种价值感。当一幅水墨画从居室的墙壁上映入我们的眼帘时,当年轻人身着美丽的汉服在河柳下拍照时,当人们春节在家门口张贴对联时,当阿炳《二泉映月》的二胡声从远处传来时,当一首欢快的江南民歌被人们传唱时,当我们游走在苏州园林中享受移步换景的惬意时,我们是在借助中华传统艺术来体验生活的趣味、享受生命的价值,而当传统艺术沿着我们的日常体验走进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其所提供的家园价值与我们生命的契合处。
第五,大力加强对传统艺术传播途径的建构。在一个传媒时代,加强对中华传统艺术传播通道的建构至关重要。艺术传播的途径主要有教育途径、民俗途径、媒介途径、商业途径、交往途径,每个途径都能有效承载和传播艺术信息。中华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播也很适合在这五大途径上进行。例如,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民俗途径利用节日、婚丧、庙会对传统锣鼓、吹奏、戏曲、歌舞、工艺品的传播是深入而持久的。尤其是节日庆典极富代表性,节日庆典具有较强的纪念性、自发性和狂欢性。纪念性体现在信仰层面,较为稳定;自发性体现在意愿层面;狂欢性体现在调性层面。人们在特定的信仰支配下,自发组织、自发表演,体验节日的狂欢状态,为人们在新的起点上积蓄生活动力,也是传播舆论对传统艺术价值在民俗途径中高度肯定的结果。在交往途径中体现最明显的是外交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批艺术家的出国交流访问、大量艺术作品在外交场合的出现,都有力地传播了中华传统艺术的信息,使国外友人了解、欣赏、领会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许多国外友人主动学习、创作、表演中华传统艺术,建立起中华传统艺术与自己日常生活间的联系,与在外交途径上对中华传统艺术的广泛传播的努力都有关系。中华传统艺术的信息是丰富的,其鲜明的感性特征、对人们日常生活精神动力的激励特征、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民众文化记忆的天然联系,都是在每条传播途径中应考量的问题。如何建构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探寻更加智慧的传播方法,是让中华传统艺术在新的时代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
总之,加强教育、尊重经典、创新形式、增强体验、大力传播都是让中华传统艺术融入现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关键。
结  语
中华传统艺术与民众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在一个新的时代,让中华传统艺术有效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也是必要的。物质生活的“必需性”让人的生命得以保存和延续,精神生活的“提升性”让人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动力。传统文化具有“流入”现代的惯性,从而使现代民众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但传统文化在“流入”现代的过程中也因多种因素而受阻,需要疏通传统“流入”现代的通道。中华传统艺术依靠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而生长,而传承,而发展,也为现代民众提供了独特的情感体验通道。现代艺术的创造离不开传统艺术的滋养,传统艺术“流入”现代社会,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泛深入持续开展有关传统艺术的教育、尊重和保持传统艺术的经典面貌、让传统艺术以创造性的姿态融入现代日常生活、让传统艺术为民众创造独特的体验方式、大力加强对传统艺术传播途径的建构,都是让传统艺术融入现代中国民众日常生活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作者简介:王廷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院长。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