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 | 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2-02-09  浏览量:353


在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守望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点:

 
周明甫——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
民族文化遗产主要面临三大时代挑战:传统表现形式日趋消亡;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恶化;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人才危机。民族文化传承希望在那些民间文化自觉的先行人身上。其一,闽台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日渐形成内源式发展趋势;其二,刘芝凤课题组科研成果中的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扭转不良的学术学风。其三,应该聚合政界、学界、商界、媒体界、文化界的智慧和力量,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合理途径。
 
黄忠彩——国家民委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原秘书长
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放在更大的框架下,国家需要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制度性的措施,加强有序性,包括:一、民族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界定制度。第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采取什么方式。第三,传承人制度。第四,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林志成——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厦门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一直致力于地方发展,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自2010年12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委员会落户厦门理工学院以来,中国民委(简称)围绕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工作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尤其是刘芝凤教授主持的厦门市社科重大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课题组所开展的田野调查工作,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同时在学术作风和学术思想上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林书春——厦门市社科联原副书记
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突出地方性特色,其源头在于对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展开资源调查,摸清家底,这就需要积极展开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说,人类学民俗学是走出来的,我从厦门理工学院师生在刘芝凤教授带领下做田野的身体力行中体会很深。自从《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这一重大社科项目立项以来,厦门市社科联、社科院给予高度重视,不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支持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支持、指导、帮助和配合项目顺利开展,同时也对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充满信心和期待,坚信本项目研究最终能呈现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学界引起较大影响。
 
李桢——厦门市社科院副院长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我们非常高兴“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论坛”在厦门举行。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利用是国家“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闽台两地具有地缘、血缘、文缘等千丝万缕的联系。挖掘整理闽台两地的民俗文化遗产意义重大,迫在眉睫。《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作为重大项目立项,这无疑对海峡两岸文化深度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连文成——长泰漂流·连氏大酒店董事长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我认为应该是优秀的、道德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企业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我的体会:1、文化遗产不要做成产业,文化一赚钱就变质变味,后人要尊重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2、我办民营企业,就是用闽南民间文学“良心的故事”等一些自古就传承在民间好心有好报的典故教育全体员工。3、用传统物质生产习俗中的经验办企业。长泰县先后与我办企业,并站在主席台上受表扬的民营企业大多都倒闭了,而我们的企业18年来一直是全县最大的纳税户,而且我们的事业欣欣向荣。我没有技术上的秘密,就是本着我们当农民时先播种,后管理,再收获约定俗成的生产经验来管理企业。现在看来就是祖先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获益不小。
 
苑利——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理论方面的问题。理论研究滞后。这既包括非遗本体研究的滞后,也包括价值研究、方法研究的滞后。故理论研究必须先行。二是理念上的问题。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理念错了就很容易造成“保护性”破坏。如果我们以博物馆式的固态保护取代活态保护,以核心技术保护取代整体保护,以政府保护取代传承人保护,同样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活态传承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三是方法上的问题。方法是保护工作的手段,如果我们的调查方法、分类方法、统计方法、认定方法甚至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管理方法存在缺失,同样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负面影响。
 
刘芝凤——厦门理工学院教授
在历史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式方法上,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广大民众,都应该注意一些发生在文化遗产利用开发上出现的严重问题。比如: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与空楼现象;民间手工技艺乡村能否形成会展旅游纪念品生产基地?乡镇政府文化遗产意识与政府办节是否科学?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传统文化元素归原问题;文化遗产开发商与原居民文化产权矛盾;申遗成功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民间庙会组织与外来宗教拉民势力现象;历史民俗开发与文化产权安全问题;农业民俗文化遗产进博物馆的趋势分析;历史文化古村古镇开发的文化使用权及文化安全问题等等。政府应以指导和引导为主,更好地利用民间传承的规律及自发的力量,使传统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可造性发挥充分的社会作用,体现社会价值。其次,要充分发挥民俗专家的作用,利用行业专家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原居民传承下来的历史民俗提炼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黄涛——博士,温州大学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学理性很强的工作。政府无疑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处于领导地位,但应充分发挥尊重学者的指导作用和民众的主体性。中国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特别重视,形成了社会热潮,但在很多情况下出现政府操控过多的弊端,有一些不符合民俗传承的客观规律的做法。关于非遗保护工作中“政府主导”的提法值得商酌,非遗保护原则应为“政府推动,学者指导,社区参与”。
 
刘亚虎——博士,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数民族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字遗产,其中不少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如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招树戈》《孔雀公主》、壮族的《刘三姐》,家喻户晓;纳西等民族父子连名制,一直追溯到人类的起源、宇宙的创生,隐藏可靠的创世神话。应该加强研究,揭示其独特的价值,把它融入中国文学史中。由此,《中国文学通史》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罗昌智——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院长
文化传播系是厦门理工学院富有特色并且充满活力的应用文科系。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专业链与学科集群的建成,使文化传播系整体上形成了“大文科、大文化、大产业”的基本格局。2010年12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落户我校。2012年9月,厦门文化发展研究院在我校成立。这使文化传播系在学术研究上,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研究特色,有自己独到并具有先发优势的领域。尤其是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研究、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研究、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研究、闽台历史民俗研究、厦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等领域都有突出成果。本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行,将进一步促进我们在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等学术研究领域的进步,并为我们的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金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与使用的课题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政治、文化意义的课题。海峡两岸的舞蹈也是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与运用课题中的一个分支课题,值得关注!从实用价值看,研究两岸舞蹈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上族源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施授,让芊芊学子了解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利于舞蹈的创作和表演,更有利于传承和保护。从政治、文化意义看,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闹台独试图割裂海峡两岸民族血脉是做不到的。两岸之间舞蹈的比较就证明了这一点,海峡两岸民族是血脉相连的民族,本是同根生的民族。
 
段宝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博士生导师
台湾和大陆的民族文化是同源的。早期台湾的原住民是来自河姆渡等地的古越人;后来的汉族闽南人、客家人都来自大陆,故而大陆与台湾的民族文化有许许多多的共同点,值得进行深入研究。许多人类学家、民俗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已进行了许多研究,语言学家也发现了南岛语系与台湾原住民语言以及北侗语族语言的相似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教授,系主任
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调研,在当前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口述史调研中首先应具备全息性,体现在调查对象上,除传承人外,师傅、家人、子弟、师兄弟、受众等等,都应进行调研。调查的对象越全面,得到的资料就越接近历史的真实。“盲人摸象”是不可行的。体现在记录手段上,音频、视频、现场笔录、文档整理缺一不可。其次,应注意细密性,前期充分的文献资料准备、精心制定大纲、与采访对象的交流、采访方式的选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第三,后期的整理与研究,对采访内容进行甄别,与文献资料进行比较,订正其中的史实错误与口误。
 
龚锐——博士后,贵州民族大学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院长
“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我们在现代语境下,不厌其烦探讨“保护与传承”这个历久弥新的命题时,事实上,我们不应该忽略文化遗产的根脉与我们时代文化的特质的融合;不应该忽略文化遗产与当下文化市场的对接;不应该忽略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东明——博士,怀化学院纪委副书记、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存在于遥远的过去,更是对人类历史的记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采取本土非遗本地人“活态”保护传承的方法。如把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成教材,从小学教材入手、到中学和大学教材,有步骤分类分层次地传授知识。这是达到活态传承的较理想的办法。
 
陈慧——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应当引起全民关注,需要普及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理念和相关知识。只有我们整体文化审美水平提高了,才会创造更美的生活。
 
马锡珍——河北张家口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一级编剧、原北京师范大学外聘教授
文化遗产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可以当活标本。也就是说,文化遗产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在不断发展中优化的。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必须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必须在保护其特色的同时,融入更多的表达空间,努力表达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使之与当代人的情趣、情感想接近,与当代人的思想心灵相沟通。传统的原生态文化遗产如何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两岸艺术及学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钟美珠——民族出版社副编审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因此,众所周知,保护、传承好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本人提出一个想法,即加强两岸合作出版。借着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论坛的平台,将两岸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学者田野调查资料以及研究成果、学术活动等等,通过归类、整理、编撰成册公开出版,让两岸人民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源流,增进两岸文化交流、借鉴两岸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利用经验加深两岸人民心灵的相通。
 
和立勇——博士,厦门理工学院副教授
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以及地方文化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文化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凝聚了人类的创造力并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对地方性知识及文化要素的价值、意义的重释及传扬,也是为正在消失中的地方性知识葆有将来在多元文化中呈现出独特要素的有益践行。同时,民族文化遗产是当下各地在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打造地方性文化特色,借此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一个孵化壳,因此无论能不能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受到重视并给予鼓励和扶持,同时需要更多具有“文化自觉”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充当先行者和执行者。
 
屈峰——博士生,福建农林大学讲师
历史让文化厚重而且智慧。文化遗产凝固着历史,表述着生活,召唤着生命。保护文化遗产,是在记录逝去的骄傲,创造动人的未来。但在岁月的磨砺和我们的忽视下,众多文化遗产消失在生活的汪洋中。文化沃土的贫瘠将导致可怕的文化沙漠。如何保护文化记忆?如何传承文化遗产?“一滴水,只有放在海洋中才不会干涸”。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面向大众,凝聚众人的力量。应让大众认识它的价值,欣赏它的美,接受它的祝福。这样,文化遗产才能与生活、与未来共舞,生生不息。
 
廖贤德——台湾学者,客家文化工作者

两岸学者专家共同讨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使本人受益良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是台湾相关部门和私人文化工作者努力的一环。文化是千百年族群留下的智慧共同基业,因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不断消失。保存了故事就保存了人类历史文化。两岸本就源流一家,血脉相连。是我们这一代努力的目标,年轻学子学习的方向。


谢赐龙——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会长

台湾与福建一水相连,地理位置相近,两岸百姓血缘相亲,习俗一脉相承,语言彼此相通,两地本是同根相连。然而两岸特殊的历史际遇,造就台闽两地文化在同中仍有一些差异,体现在各地的独特性。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台湾有一些好经验与大家分享:一是用企业管理手段来管理庙宇;二是为保护母语和各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中学生升学加分,必须考母语与民族文化基本知识“合格证”,三是鼓励原居民和手工技艺者开工作室办培训班,政府出资。感谢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促使两岸文化交流,分享彼此的同与异。

杨再平——金门大学讲师

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认为除了积极保护遗产传承人,更重要的是应重视如何营造遗产所处的持续发展环境,包括传承人及后继传承者的只读界定、文化遗产的法制化机制等。对于群体性的传承应重视其本身的自主性参与,让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能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中产生文化自觉与认知,认识其文化遗产的价值,进一步产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並培育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土壤环境和人才。过去台湾文化部门所推行的“社区总体营造文化”策略旨在引起社区民众发现、发掘和发扬草根文化中所蕴含的“人心之华”和“文化之美”,以建立地方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向心力,並建立文化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社区“共同体”发展框架和系统,让个体和群体都能自发性的实行自身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可作为大陆参考。

高江孝怀——台湾原居民权益保护协会会长,台湾原居民创业发展总会会长
身为台湾少数民族的一分子,眼见族群的历史文化在时代的洪流下渐渐沉没,深刻的体会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
保护文化遗产要尊重政府的保护政策,政府的保护政策将有助于珍贵文化遗产实物、文献资料、传统技艺的保存,更能有效阻止文化遗产的流失,加上学术界的研究调查、民间有心人士协助,在三方的力量结合下,相信必能发扬我中华文化。
  
张学平——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传承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传承其核心技艺。我们会坚定对传承漆线雕纯手工技艺与线条艺术特色两个最重要传统工艺技艺核心要素和精髓的坚守决心。同时也希望各级政府能真正负起主管部门的责任,尽快制定详细确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使保护和传承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张书岩——福建屏南县原旅游局局长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个沉重的课题。文化遗产的工作应是抢救、保护和传承同步进行。而当务之急是进行抢救性的保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人云:开门两件事,开门和读书。弘扬“中华自古重耕读”的民族精神,要紧紧围绕一个宗旨:让孩童们感知耕读文化,让年轻人感受耕读文化,让中年人感悟耕读文化,让老年人感怀耕读文化。
 
吴芝生——福州软木画传承人
1、创作精品只能表现某种工艺技艺门面,创作市场化的产品才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唯一重要之路。传承人带徒传授,促使传承的技艺超越自己的思想,才是真正合格的传承人。
2、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工艺美术的传承,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式传承人自产自销,没有一个规模,对于大中学工艺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影响力,政府是否出台给予专业学生就业具体优惠政策,加快文化非遗产业传承的发展。
 
张旺金——福建将乐县龙池砚传承人
就我传承的非遗“八闽之冠龙池砚”,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得以顺利延续,已失去了的复苏,历经十几年苦心研发,经营,也取得了些微薄的成绩。这次有幸应邀参加民族文化遗产高峰论坛受益匪浅,激发萌生了多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积极争取保护的同时,锐意开拓,寻求发展途径端正进步的目标,记着点评专家龚锐先生的教戒,进行文化价值的提升,获取市场,以济生存。
 
蔡登秋——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1.文化遗产:进入文化遗产要不要有瓶颈
2.文化遗产保护是通过政策来主导保护,还是民间自式去保护?政府的自觉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有多大?这是我们要去研究的问题。
3.失去了当下实际应用价值的文化遗产以后,如何看待其保护文化价值和意义,也是我们要去研究和审视的问题
4.文化遗产在保护的过程中是否在传承中意味着“变味”和“失真”?
 
蔡清毅——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人类在不同区域、场域中,亲近和使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不同的。从生态观点看来,过去人们在于自然环境交换能量的行为中,逐步形成的禁忌、仪式、风俗、举止乃至于族群的制度,思想观念,即是文化多样性。而不同区域的人们对动植物的知识,更是人类的知识宝藏,乃是当地的最可宝贵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定要谨记这样的一个原则:失去了自然就失去了文化,反之亦然。因此在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应该以人与文化(而非数字)为主体,生态型、活态化、整体性、歧异式的思考和规划保护措施,提供文化多样性的反省。一切逻辑起点应该是当地当时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组成方式为主导,来规划、经营、开发文化遗产。切忌把文化遗产持有者问题本质化去设计发展政策,导致全面地改造“原住民”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信仰体系与价值文化。

苑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民俗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苑利 非遗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