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刀木镌刻民族魂,赤心献礼八十年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9-23 浏览量:0
2025年9月18日上午10时,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空间艺术专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创意学院院长阴佳、上师大美术学院苏岩声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徐龙宝教授联袂创作的巨幅木刻版画《记忆的拓片:血肉之躯·胜利丰碑》正式入藏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成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版画特展”的核心展品。作品在揭幕瞬间引发全场驻足凝视:画面中深浅交错的刀痕,似在诉说先烈的坚韧;浓淡相宜的油墨,仿佛将八十年前的烽火与今日的和平紧紧相连。这一刻,艺术不再是纸上的图像,而是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亦是空间艺术专委会坚守文化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注脚。
早在十年前的2015年,阴佳教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耗时数月、倾力创作了这幅木刻版画作品《记忆的拓片:血肉之躯·胜利丰碑》。2015年,获上海白玉兰美术奖优秀作品奖(上海美术大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6年,该作品被四川美术馆永久收藏;2018年,它入选上海图书馆“中华文化名人手稿馆”典藏;在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这幅作品被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将随《铁骨丹青·和平之盾》版画特展开启全国高校巡展。十年间,这幅画已从木刻刀痕走向国家记忆。


这个暑假期间,阴佳教授不畏酷暑、冒着高温赶印,每一道刻痕都是对先烈的致敬,每一抹油墨都是对和平的承诺,作为教育工作者,阴佳教授通过作品搭建了一座座桥梁,让更多的年轻人从艺术中触摸历史的温度,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当木刻刀在梨木上刻下第一道痕迹时,历史便有了温度;当油墨在宣纸上晕染开来时,记忆便有了重量。未来,空间艺术专委会将在各位的大师引领下,继续以艺术为舟、创新为桨,汇聚更多空间艺术创作者的力量,鼓励更多优秀作品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让更多人在艺术之美中感悟历史之重,在铭记初心中共赴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空间艺术专委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