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以设计创新共话当代工艺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10-29  浏览量:0

2025年10月17日,首届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大会暨“景德镇大奖”颁奖晚会在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举行,汇聚了来自全球手工艺与设计领域的杰出创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的设计学院以评审、组织与参赛等多重身份参与其中,在不同层面展现出学院在工艺美术教育、材料创新与文化表达方面的持续探索。
通过本次深度参与,该学院不仅进一步彰显了对传统工艺与当代表达的持续关注,更生动呈现了以设计思维融通传统与当代、联结学术与生活的创新实践。
微信图片_20251026193455_55_1.jpg

2025“景德镇大奖”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WCC)、国际陶艺学会(IAC)与景德镇陶瓷创意设计中心联合发起,旨在搭建全球陶瓷创新与艺术交流的平台,推动手工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融合与突破。 

image.png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设计专委会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担任本届 “景德镇大奖” 评审,为赛事提供学术指导与专业支持,推动设计创新与工艺传承的深入交流。同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参与赛事提名工作,以提名委员身份为候选项目遴选贡献专业视角;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专委会秘书长、南京艺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艺专业主任、副教授王克震以大赛组委会主任身份,负责赛事统筹与组织工作。通过在评审、提名、统筹三个维度深度的参与,充分展现了该学院在工艺美术与设计教育领域的学术实力与实践影响力。

图片

▲ 王克震在评比展览现场

南京艺术学院院工艺美术专业李雨花教授与优秀毕业生陈英泽双双入围本届大奖,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代工艺创作的探索方向。李雨花教授的《存在与离开》系列以“物质的转化与留痕”为主题,探讨了“消逝与永存”的哲学命题。陈英泽以金工专业背景跨界进行陶瓷创作,作品《都是凭空捏造》以银与泥的并置为核心,在材质融合与工艺实验中展现出青年设计师的思辨视角与创新精神,体现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艺美术教育在跨领域探索中的开放格局。 


微信图片_2025-10-25_175908_736.jpg
微信图片_2025-10-25_175944_976.jpg
微信图片_2025-10-25_175950_364.jpg

▲ 李雨花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陈英泽作品

应组委会邀请,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团队完成了此次大会的视觉形象设计。项目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蒋杰指导,博士研究生张欧、申洪瑞、郑东隅设计,形象系统将景德镇的经典符号与人文色彩进行了当代性的构建,并展示出丰富的延展性,获得了主办方及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image.png ▲ 活动视觉形象设计

赛事期间,张凌浩校长参观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生在景德镇创立的工作室,了解他们在创业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并就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校企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鼓励毕业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产业实践,在创新中传承手工精神,在市场中拓展艺术价值。年轻艺术家们以扎实的工艺基础与开放的设计思维,将传统技艺融入当代生活实践,呈现出富有创造力的手工艺术面貌。与此同时,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在校生也积极参与同期举办的“陶溪川春秋大集”,以原创手作作品与公众交流,促进了学校与社会、艺术与市场之间的互动与联结。

 微信图片_20251025180021_448_74.jpg

▲ 张凌浩校长参观“融白”工作室 

a29d8842ea776908744d4edc64b2404e.jpg▲ 张凌浩校长参观“南作器”工作室

image.png▲ 春秋大集图集

此次大会不仅是陶瓷艺术领域的国际盛会,也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更开放的姿态展示学术底蕴与创新活力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南艺设计将继续在融合传统与现代、衔接教育与社会的进程中,推动艺术与设计在全球语境下的共创与传播,以开放的姿态展现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信与力量。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