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北|亚洲漆器工艺交流三题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08-11  浏览量:0


         本文所说的三个专题,前有来龙,后有去脉,主要史实发生在明代。正是在明代,洲漆器工艺交流以其深度广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漆器作为亚洲特色工艺品名扬世界。


.圈叠胎工艺的来龙去脉


    中国的漆器从三代斫木成胎开始,到战国秦汉出现了旋木胎、卷木胎;卷木胎强度不够,汉代人便在卷木胎上贴裹麻布以增强胎体强度,或以麻布糊漆成胎。剜木成胎的碗,古人称“椀”,浪费木料太多;布胎漆盘、漆钵,费时费漆太巨;卷木而成的胎,宜于制为筒、盒,却难以制作复杂弧度的钵、碗。唐代人在汉代人卷木成胎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更薄、更长的木条或竹条圈叠成弧度造型变化的盘碗。将木材裁削成细长的薄片,置于温水中泡软,使之可以弯曲,将此薄木条一圈圈边垒边叠,从大圆旋转至小圆成型后,将木条稍端插入下层木条以定型。圈叠胎质轻并且可以圈出复杂弧度的造型,又比旋木胎大大节约了材料。在圈叠胎上,通体刮生漆,待干固,用刮刀将竹木条叠合凸起的部分刮削平整,然后,打底,刮灰漆,糙漆,漆如常。


    考古活动已经证实,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中原出土的唐代素髹漆器中多有圈叠胎,漆碗大部分是圈叠胎,其材料有木,有竹。如浙江宁波和义路唐代文化层中发现残漆器19件,其中碗、盘为圈叠胎[i]湖北监利出土的唐代漆器如碗、盘、盒等,用细杉木片圈叠成胎[ii];江苏扬州唐代木桥遗址出土圈叠胎漆碗,已残,碗底朱书“籍金上牢”,以示此工匠制品上等结实[iii]圈叠胎素髹漆器从唐代流传到宋元。如江苏沙洲戴港村北宋墓出土“银里剔犀漆碗”,银里内用竹篾圈叠成胎骨();湖北武汉十里铺北宋墓、湖北监利宋墓、江苏常州北环新村宋墓、江苏武进县林前南宋墓、上海宝山月浦南宋谭思通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素髹漆器中,各有圈叠胎[iv]如果说麻布糊漆成胎是汉代工匠的伟大发明,圈叠胎则是唐代工匠的伟大创造,从此,漆碗等弧形漆食具普及到了唐代民众之中,成为宋代素髹器皿黄金时代的铺垫。


   图[北宋]圈叠胎银里剔犀碗,张家港市文保所藏,选自陈晶编《中国漆器全集·三国—元》


    宋元,日本僧人纷纷来华,往五山十刹朝拜圣迹,回程即将中华漆器、瓷器带到日本,所以,日本寺庙及私家藏中国宋元漆器最多。当时中华文人、工匠来不及为创意十足、变化丰富的宋元雕漆命名,中日这一时段雕漆特别是剔犀称谓混乱,如日本典籍有称宋元剔犀为“屈轮”。考日本工坊与作品,“屈轮”其实是日本漆工手摇木机旋转将竹篾圈叠为胎骨、打底、刮灰漆、糙漆、再于圈叠胎圈圈凹凸交替的线棱换填各色推光漆、待干固、研磨推光出一圈圈色带的工艺,故名“屈轮”()。日本人以“屈轮”代称中国“剔犀”,正说明器因胎名,圈叠胎工艺随宋元剔犀漆器传到了日本。


图:[现代]日本屈轮漆碗,作者:赤地友哉,选自白石和己等《髹涂的系谱》

    明中期,漆盒、漆盘从简练朴实大方转向造型奇巧,“盒有蒸饼式[v]、河西式、蔗段[vi]式、三撞式、两撞式、梅花式、鹅子式,大则盈尺,小则寸许。两面俱花盘圆者、方者、腰样者,有四、八角者,有绦环样者,有四角牡丹瓣者”[vii],明清工匠将巧思放在漆器造型的翻新上,简朴轻便的圈叠胎漆器不再为喜欢奇巧的明清时尚所欢迎,瓷盘、碗取代了漆盘、碗在日用器皿中的位置,圈叠胎工艺退出中国人生活,却在日本与缅甸留存了下来


    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缅甸东吁王朝军队入侵中国云南边境,引起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1531年,东吁王朝开始统一缅甸的战争,1553年灭中勃固王朝,1555年灭阿瓦王朝并继续北进,进入中国云南,1569年灭泰国大城王国,1574年灭老挝琅勃拉邦王国,成为东南亚疆域最广的王朝。1752年,东吁王朝为1740年分离出来的后勃固王朝所消灭。民族混战的历史时期,恰恰也是民族艺术交融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与漆器工艺大举进入缅甸,圈叠胎工艺随之进入缅甸。笔者往蒲甘参加“亚洲漆工艺交流活动”,亲见缅甸漆工制作将竹筒去青,劈成薄而窄的竹条,将此薄竹条一圈圈边垒边叠,仅凭手指快速旋转,就能将竹篾圈叠为大小圆碗甚至复杂造型的供物器,成型以后,于收口处扣榫()。胎成后打底,待干固,用刀将圈叠胎叠合部分的凸起削刮平整(),再重新打底,然后,刮灰漆,糙漆,㯡漆,研磨,退光,推光。


图:[现代]缅甸漆工将竹篾手工圈叠为成大小圆碗坯胎,笔者摄于蒲甘(2017)

图:[现代]缅甸漆工将圈叠胎刮漆待干再将叠合部分的凸起削平,笔者摄于蒲甘(2017)

.蒟酱工艺的来龙去脉


    12世纪,缅甸东北部出现了掸国,中华文化与印度佛教接踵进入缅甸。4世纪,缅族一支——骠族人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建立了骠国。骠国与南诏国(738—902,今属云南)来往频繁,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国王雍羌遣人来中土献乐,所带乐器就有22种,见载于《新唐书·南蛮下》。明代频繁的战事,更使中缅文化交流频繁。


    “蒟酱”一词并非来自缅甸,而是最早见载于[东汉]荀悦《汉纪》与[晋]嵇含《南方草木状》[viii],[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录了中国西南以蒟酱叶子包裹槟榔、以刻纹填漆的漆盒存放槟榔、石灰和植物叶的习俗[ix]可见,中国汉晋就蒟酱”一词,蒟酱叶包槟榔果与蚌灰咀嚼以辟瘴疠的习俗明代已经就流传在中国西南。洪武年间成书的《碎金》记漆器有犀皮罽浆锦屖(“尸”下应为“羊”)剔红朱红退红四明退光金漆螺钿桐叶色子减楪菜盆钵盂椀盏盘盒[x]王世襄先生认为罽浆就是蒟酱[xi]。如果此说成立,明代,黑质红细文蒟酱工艺就已经见载于中国典籍并由中国西南传到了东南亚。


    笔者曾经翻译日本学者藤田敏彰《缅甸漆器》一文[i]。该文说东南亚人将槟榔蘸石灰包在叫“キンマ-タ”(Kinma)的植物叶子里,放在嘴里咀嚼,平时,这三件东西各自存放在漆盒里,三个漆盒成套,外壁都刻划线纹再填漆,于是,东南亚人就将刻划线纹再填漆的蒟酱工艺称为“キンマ-タ”。藤田敏彰将“蒟酱”读为“キンマ-タ”,是缅甸发音直译,还是中华发音直译呢?某日,笔者偶然查到,沈从文先生曾经在昆明文庙街、民权街地摊买得大小不同约十件漆盒,说“这类漆器在记录上虽通称它为‘缅盒’,本地人却叫‘耿马盒’,似乎属于耿马土司区产物。但……问及当地人,却绝不能生产那么繁复多样的东西。”[ii]耿马,音同“キンマ-タ”,现为傣族自治县名称。原来,“キンマ-タ”是中国西南耿马土司区发音,传入缅甸后语音变化,现代缅甸人将蒟酱读为“you”[iii]。这进一步说明,中国西南黑质红细纹的镂嵌填漆工艺传到东南亚,藤田敏彰按照调查当地保留的读音译为“キンマ-タ”。到此,笔者终于理清了“蒟酱”工艺的流传脉络:出自中国,传往缅、泰,成为东南亚与南亚特色工艺,继而传往日本。

    明代《髹饰录》“镂嵌填漆”条下扬明注,又一种有黑质红细文者,其文异禽怪兽,而界廓空闲之处,皆为罗纹、细条、縠绉、粟斑、叠云、藻蔓、通天花儿等文,甚精致。其制原出于南方也[iv];《黔书》记清代贵州有一种黑质红细纹的漆器,鐻车铁笔,花鸟赋形,斫轮承蜩之技也;雕虫镂卉,运斤成风,崔青蚓、边鸾之手也[v]:可证黑质红细纹的蒟酱漆器明清流行在中国西南。云南赵天华先生藏有多件当地收购的晚明至清代“篾胎填漆漆盒”(),表面刻八角网格纹后填红、黄色漆,正是“耿马盒”亦即“キンマ-タ”。黑质红细纹的镂嵌填漆工艺即蒟酱,至今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域()。


图:[晚明]篾胎“耿马盒”亦即蒟酱漆盒,云南赵天华先生藏并供图

图:傣族蒟酱槟榔盒,选自《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

   又笔者在泰国东芭博物馆得见馆藏文物“蒟酱漆箱笼”:与云南耿马漆器刻细纹后填红、黄色漆的做法完全一致;又在缅甸古董店看到一件残破的马毛胎蒟酱漆碗,残破处每道工艺程序清晰可见,手摸纹、质平滑(),可证确以镂划线纹再填漆磨显成花的蒟酱工艺制作。然而,2017笔者考察蒲甘数家漆器工坊,唯英国人维罗妮卡(veronica gritsenko)作坊所制为填漆(),其他作坊所制皆是只填颜料并没有填漆()。我告诉同行者:填漆比填入颜料费工得多,维罗妮卡(veronica gritsenko)激动得紧握我手几乎要掉眼泪。笔者在伦敦维多利亚与伯特博物馆得见印度制蒟酱漆盒,也从镂嵌填漆退化为填入颜料。笔者不能不强调:蒟酱的本源不是刻纹内填颜料,而是镂嵌填漆。


图:蒟酱漆箱笼,笔者摄于泰国东芭博物馆(1997)

图:缅甸古董店内马毛胎蒟酱残漆碗,笔者摄于蒲甘(2017)

图:现代缅甸工坊制品刻纹内未填漆只是填入颜料,笔者摄于蒲甘Mala漆器工坊(2017)

图:维罗妮卡作坊(veronica gritsenko)制品局部用镂嵌填漆工艺,笔者摄于蒲甘(2017)

    明末日本与东南亚始有贸易往来,酱漆器传入日本并被用作茶器。江户末期,讃岐国(即今香川县)名工玉楮象谷(1806-1869)借鉴酱技法,在竹、木胎上髹数道黑或红漆,于纹样内部刻划密集的细线,填以彩漆,待漆干固,磨平显露出线纹,推光。宋元戗划工艺由“划”与“戗”两道工艺完成;明代著名工匠存清在漆面彩漆图案或外围用刀钩划线条而不戗金,中国漆工称此种做法叫“清钩”,日本漆工以存清之名命名此种工艺为“存清”[vi],玉楮象谷将“存清”发展为名品()。笔者亲见,现代此项工艺为轮岛漆工传承。


图:[江户时代]存清莲纹镜筥,玉楮象谷制,香川圆通寺藏,选自五岛博物馆《存星——漆芸の彩り》

.明清嵌螺钿与琉球嵌螺钿的异同


    早在1392年,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便将福建漆器髹饰工艺带进了琉球列岛。此前,琉球王府已设“贝折奉行所”制造漆器以赠将军诸侯并向中国进贡[vii]1420年尚巴志父子统一琉球三山(山北国、中山国、山南国)建立第一尚氏王朝开始,琉球国更向中国朝贡不断,琉球国嵌螺钿漆器大量进入中国。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筹备慈禧六十庆典,内务府行文粤海关成做“螺钿漆盘四百件”,粤海关以琉球制嵌螺钿漆盘交差[viii],可见入境琉球嵌螺钿漆器之多。


    琉球风嵌螺钿漆器与中国风嵌螺钿漆器有何异同?现存境内外这一时期嵌螺钿漆器,哪些是中国嵌螺钿漆器,又有哪些是琉球嵌螺钿漆器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往琉球本土考察,熟悉琉球嵌螺钿漆器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特点,并往东亚各国考察,熟悉东亚各国嵌螺钿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特点,才能够甄别藏品是出自琉球还是出自中国。


        2012年,笔者由日本学者小林公治先生引带前往冲绳,浦添市美术馆馆长宫里正子女史亲自挑选多件藏品供笔者观摩;又逢该馆举办“吉祥纹样漆器大集合”展览,展出馆藏古代吉祥图案漆器45件。小林先生还引领笔者观摩首里城琉球古皇宫秘藏琉球漆器28件,观摩琉球嵌螺钿作坊全套工艺以及作品。共观摩琉球漆器93件。加上对中国各地、日本、韩国漆器工艺的实地考察,试分析中国与琉球嵌螺钿漆器异同如下:


    先说嵌厚螺钿漆器。笔者在浦添市美术馆得见多件嵌厚螺钿漆器,螺钿图像几乎密不透风,章法却往往有欠推敲而见松散,大量运用南韩“打拨法”[ix]将螺钿片凿成碎块植入房廊树石或人物衣衫,用南韩“切拔法”[x]切出螺钿直条填充于屋顶、树干、山石轮廓内并呈笔直排列;边饰卷草纹则如半岛嵌螺钿那样片片紧拢,密如鸟羽,如“嵌螺钿楼阁人物图黑漆香几”()。韩国北村美术馆、首尔古都舍也藏有这样螺钿密不透风、多有割贝部件和切拔部件、边饰卷草纹叶片紧拢的嵌螺钿漆器()。以打拨法、切拔法取得螺钿零部件的工艺,流行于朝鲜半岛(),边饰卷草纹叶片紧挨如鸡毛帚般的嵌螺钿漆器亦见于朝鲜半岛();中国明清嵌厚螺钿漆器讲究章法,疏密有致,卷草纹摇曳多姿,没有以如此简单工艺取得螺钿零部件者。以上可见,琉球嵌厚螺钿工艺在力仿中国的同时,也受朝鲜嵌螺钿工艺影响。


图:琉球嵌螺钿楼阁人物图黑漆香几俯瞰,选自浦添市美术馆《馆藏琉球漆芸》

           图:琉球嵌螺钿炕桌面,北村美术馆藏,李宗宪供图

图:琉球嵌螺钿楼阁人物图黑漆炕桌面局部特写,首尔古都舍藏,笔者摄于首尔(2009)

图:韩国漆工用打拨法将螺钿片敲击成碎片拼为小花,2009年笔者摄于原州亨万漆器工坊

图:韩国漆工用切拔法将螺钿直条拼撞成图案,笔者摄于原州亨万漆器工坊(2009)

图:朝鲜以打拨、切拔法制作的嵌螺钿山水纹黑漆箱,采自李宗宪《东亚洲漆器》

图:朝鲜嵌螺钿菊唐草纹黑漆盘(请与琉球嵌螺钿对比),采自李宗宪《东亚洲漆器》

    再说嵌薄螺钿漆器。中国风嵌薄螺钿漆器藏于琉球地望如:琉球古皇宫藏琉球嵌螺钿山水楼阁图黑漆四角切盆”(中国称“盘”),嵌螺钿树叶造型丰富准确,嵌螺钿云纹纤细宛转,滩涂莳播贝粉,疏密以致,变化灵动,盆心针刻苏州名胜“狮子林”三字。无独有偶,美国某夫妇捐赠大都会博物馆漆器中有一件嵌螺钿山水楼阁图漆捧盒”(),直径达40.6厘米,盒面嵌螺钿为山峦起伏,曲水缭绕,茅舍点点,真乃“一片江南”(借米芾形容董源画之语),旁墙嵌螺钿锦纹细致规矩,与古皇宫藏琉球嵌螺钿山水楼阁图黑漆四角切盆”构图、嵌工均极酷似。然此景唯江南可见,此盒唯江南能造,此盆此盒不产于琉球,应是清盛期苏州工匠作品。


图:[]嵌薄螺钿山水楼阁图漆捧盒,选自屈志仁《东亚漆器》

    再者,要鉴别琉球嵌薄螺钿漆器,必须先行了解琉球取得螺钿片的方法是“煮螺”与“折贝”。1690年,琉球人大见武来杭州学习“煮螺法”[xi],从此,“煮螺法”在琉球流传而在中国大陆失传。“煮”者,反复敲打去除死夜光螺外壳的石灰质,入锅加水煮一夜取出,再敲打外壳石灰质,再煮一夜,再取出敲打,夜光螺外壳石灰质脱尽以后,见出片片层叠的薄贝,用刀劈开为若干薄片。“折”者,磨也,将夜光螺顺螺纹切割为三圈,砂磨变薄以后,自然舒展为长条状螺钿片。单面磨,得0.1毫米的贝片;双面磨,得0.06毫米的贝片。“煮螺”所得的螺片碎、小、薄,“折贝”所得的螺片长而厚()。用折贝嵌薄螺钿可制大器物,如:浦添市美术馆藏琉球“嵌薄螺钿龙纹圆漆盘”(),直径竟大到85.3厘米;琉球古皇宫藏有大小相当的龙盘,其衬色斑斓、大片嵌贴正可见琉球“折贝”特点。中国漆工乃将螺蚌切割成块再磨或用油煎,所以,中国明清嵌薄螺钿漆器上从来没有琉球“折贝”那么长的螺片。用煮贝嵌薄螺钿只能嵌细花且常被磨穿,如:琉球“嵌薄螺钿团花纹圆漆盒”(),看照片精美异常,衬色比中国嵌薄螺钿漆器更美,看实物则零部件失形,多有螺片被磨破“渐灭”显然是用“煮螺”所得小而薄的螺片嵌饰的。境内外嵌螺钿漆器是出自明清?抑或是从琉球传入?更或是中国嵌螺钿漆器传往琉球?需要逐件细心鉴别。当代,琉球嵌螺钿漆器将“折贝”、“煮贝”两种厚薄不一的螺钿片贴于一器再髹漆研磨推光,成品上,“煮贝”花纹乃磨显而出,“折贝”较厚无法磨显,乃磨去贝上黑漆后胴擦揩光():区别十分明显。


图:琉球煮贝与折贝得到厚薄大小长短不同的贝片,笔者摄于冲绳漆器工坊(2012

图:[17世纪]用折贝制成的嵌螺钿龙纹圆漆盘,选自浦添市美术馆《馆藏琉球漆芸》

图:[17-18世纪]用煮贝制成的螺钿团花纹圆漆盒,选自浦添市美术馆《馆藏琉球漆芸》

图:[现代]琉球漆盘上折贝与煮贝共存所以手感不平,笔者摄于冲绳漆器工坊(2012

    从以上三例可见,明代,亚洲漆器工艺走向了深度融汇。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展开其他,笔者将在《中国髹饰艺术史》中列举更多例证,论述亚洲髹饰的交流融会。


(此文从人民美术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髹饰艺术史》中节选,发表于《民艺》2023年第3期。为使读者获取较多信息,特将《中国髹饰艺术史》使用而《民艺》删减的图片全部入帖,敬献读者)


作者简介:长北,本名张燕(1944-),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出版专著30余种,连修订版重印版约40本,发表论文、评论、散文等400余篇,专著获国家级奖4次,专著论文获省级奖若干次


[i] 参见[]藤田敏彰撰、笔者译《缅甸漆器》,《装饰》2003年第2期。

[ii] 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收入《沈从文全集》,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所引见卷27,第20页。

[iii] 参见大西长利著、杨立山译《亚洲血液——漆》,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第199-201页。


[iv] 参见笔者《<髹饰录>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21年版,第214页。


[v][]田雯《黔书》,收入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重版,所引见卷下,第41革器


[vi] 参见松田权六著、唐影等译《漆艺史话》,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第200页。


[vii] 宫城清《琉球漆器·历史と技术、技法》(平成3年版)书末附有年表,详细记录了1372年开始琉球向中国进贡漆器的名称与数量。


[viii] 参见李久芳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香港:商务印书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ix] 打拨法:韩国嵌螺钿工艺术语。将螺片按压在涂过胶漆的漆坯上,用凿刀在螺片上凿击,使之裂开成碎片,再用刀拨拢成花。目前此法已传入中国。


[x] 切拔法:韩国嵌螺钿工艺术语。用割刀或机器将螺片切成直线,在涂过胶漆的漆坯上粘贴为直线图案。目前此法仍为韩国嵌螺钿漆器独有。


[xi]参见《琉球国旧记》,转引自石沢兵武《琉球漆器考》,明治22年版;荒川浩和、德川义宣《琉球漆工芸》,昭和5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