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3-12-01  浏览量:204

漆器是什麼?人們會說,〝是表面塗漆的器具” 。這話看似正確,却犯了簡單化的錯誤。“漆器〞之名出現于漢代,《漢書 • 貨殖傳》記“漆器一千件”。後來,人們把用天然漆髹塗,通過繪、刻、填、罩、磨、勾、貼、雕、鑲、嵌⋯⋯各種藝術手段裝飾的器具,統稱爲“漆器”。也就是說,祇有富于美感的髹漆之器,總能够稱得上是 “漆器”。

袁枚贊清代揚州漆器名工盧映之漆器有詩云:“陰花細纈珊瑚明,赧霞隱隱東方生。”這兩句詩,將漆器獨特的材料美、工藝美,甚至將漆下朝霞般的光彩都形象地描繪出來了!中國傳統的朱紅、石青、石綠、金、銀等入漆顏料,成就了天然漆漆器深沅典麗、含蓄蘊藉的色彩風範。精製漆厚髹于器物,紅推光漆面紅如珊瑚,黑推光漆面黑如烏玉,褐髹紫髹,莫不美感含蓄,光色柔和,退光則見古樸,推光則見瑩亮,澤漆揩光則見細腻。透明漆下的圖畫,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象,是那樣神奇瑰麗,又是那樣深遠無限,帶給人無窮的遐想,因而更有韵外之致,更適宜表現虛靈化、情致化、若有若無、似與不似的詩的境界。中國漆器裝飾萬千,集中了古代工匠的智慧,曾經與絲網、瓷器并列,享有極高的世界聲譽。

——摘自《<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P3

中国是漆的故乡、漆工艺的发源地。漆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中国经历了长达8000多年的演进发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起源既早,受外来文化影响也最少。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不断向世界传播,东亚各国努力学习、积极传承中华髹饰工艺,各自形成了本国特色髹饰。东亚各国的髹饰工艺又传回中国,推进着中华髹饰工艺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中华髹饰工艺是东亚髹饰工艺之源、之本,是超越国家、民族、语言、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早已经为世界公认。

2014年,《<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由人民美术出版总社出版。该书立足于田野调查与原始文献,以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以考古数据、传世实物、工坊流程、今人新作、吾国旧籍、异族故书等多重证据梳理工艺,参以外来观念与个人经验,着意在于统观,在于梳理庞大工艺体系的枝经肯綮,以展现八千年东亚髹饰工艺的流变。

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首任会长华觉明研究员以“传统工艺研究的范本与标杆”为本书作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乔十光教授以“用生命写出的鸿篇巨著”为本书作序。

该书出版以后,好评如潮,先后获2020年第八届高等学校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年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2017年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2014年 “金牛杯”银奖、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6年度出版特别贡献奖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漆器研究专家屈志仁先生致函作者,“历来中国学者研究工艺多不能深入,主要是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实物的认识。尊著是基于高度专业知识和严谨治学方法,是以获得突破性的成就。从前读《髹饰录》有很多不可解的地方,现在便觉豁然开朗”;《漆艺髹饰学》作者何豪亮先生致函作者,“张燕同志的研究解答了许多前人没有能够解答的问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尹莉萍女史致函作者:“您是长期坚持基层调查的教授。看了您的书,自己在做什么,将来该怎么做,全清楚了。”

该书网上早已售罄。应读者要求,2020年启动该书修订,增补了德川抄本(2012年底方才公开)的校勘与两抄本的比对校勘,增补了经典文物图片,计增图、换图84幅,增注、换注近300条并且增加图表。修订后的此书凡40余万字,彩图919幅,线描图24幅,图表6张,注释894条,古籍皆注明原典版本、卷、册到页码,书末附“东亚漆器髹饰工艺成长精进衍变之目录树”与“东亚漆器髹饰工艺名词术语比较索引”,从第一次印刷的683页增加到701页,共增量18页。因动版带来巨大工作量,校样六遍,逐条手工修订索引,pdf校色六遍:修改后编辑过程长达两年。由于该书体量,修订重印版一本本用手工装订,目前终于上架销售。

著者长北,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出版专著30余种,其中多本再版、出繁体版或修订再版。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漆艺术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