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 “幽蓝绚丽——钧窑铜系青蓝釉艺术展”及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办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02-01  浏览量:106

2020年12月22日,由河南大学、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钧窑铜系青蓝釉研讨会”暨“幽蓝绚丽——钧窑铜系青蓝釉艺术展”在河南大学举办。此次活动得到了禹州市人民政府、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和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承办了此次活动。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蔡玉硕主持了钧窑铜系青蓝釉学术研讨会,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钧窑铜系青蓝釉的学术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助力讲好中国陶瓷故事。

 

 

》》什么是钧窑铜系青蓝釉?

钧窑铜系青蓝釉是继钧窑铁系青蓝釉、钧窑铜红釉之后钧窑工艺乃至中国陶瓷科学的新创举,在更广阔的窑变釉色体系上彰显钧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意象美学风格。

 

 

铜系青蓝釉继承了古典钧釉铜元素高温还原呈色的工艺传统,但较之铜红釉,铜系青蓝釉发青、发蓝、发绿,色彩饱满,幽蓝幽绿,厚重大气,视觉冲击力极强,予人一种安静沉稳、典雅高贵的审美愉悦感。

 

 

》》钧窑铜系青蓝釉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工艺创造!

铜系青蓝釉是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为代表的当代中原陶瓷工匠成功研制,是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艺技术创造,也将钧窑美学史乃至中国陶瓷美学史引领到一个新高度。

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晓岗教授认为,“铜系青蓝釉”的出现,开辟了钧瓷美学的新天地,为社会增添了更多的美的元素,是中原文化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钧窑铜系青蓝釉》一书标志着铜系青蓝釉的研究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

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院长、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王洪伟博士历经近十年的跟踪调查访谈和田野实践,和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孔春生合著的《钧窑铜系青蓝釉》日前斩获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是该年度艺术学科研究成果唯一的最高荣誉奖。《钧窑铜系青蓝釉》一书约55万字、300张器物彩图,图片均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的作品,系统展述了铜系青蓝釉的历史渊源、工艺基础和美学特质。

河南是一个艺术陶瓷大省,据不完全统计艺术陶瓷品种就有14个之多。中国陶瓷文明的杰出创造和成史在册,个中艰辛磨难,非常人所能感同身受!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监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张玉骉看来,铜系青蓝釉创烧成功是孔相卿及其团队对钧瓷窑变现象发现、认识、实践的结晶,其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不可估量。王洪伟教授历经十多年的田野调查、身体力行的烧造实践和书斋式爬梳写作,和孔春生大师合著的《钧窑铜系青蓝釉》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标志着铜系青蓝釉的研究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

 

 

 

 

会上,专家学者一致高度评价了铜系青蓝釉的工艺美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河南大学学者长期扎根陶瓷历史田野,提炼当代中国陶瓷工艺实践创造给予了充分肯定。

 

 

供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