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景学会
学会简介
章程条例
理事会
专家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
裁判委员会
纹样研发中心
传统手工艺再设计实验室
AIGC创意与表现重点实验室
文物活化保护重点实验室
教育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媒体艺术传播重点实验室
资讯中心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党建活动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学术交流
论坛研究
青年沙龙
科研课题
专家名师
专家智库
作品欣赏
名家论著
基地建设
基地名录
大师工作站
研学基地
游学基地
科普基地
产业基地
生活方式示范基地
分支机构
理论专业委员会
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
雕塑专业委员会
书画专业委员会
织锦专业委员会
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玉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石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石艺术专业委员会
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
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
紫砂艺术专业委员会
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
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竹工艺专业委员会
香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藤铁艺术专业委员会
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
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
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
宫廷艺术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
教育工作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会展工作委员会
线上新经济工作委员会
行业大赛
技能大赛
技艺大赛
证书查询
人才培训
党校培训
专业培训
展览资讯
学术展览
专业展览
会员中心
会员名录
入会申请
会费标准与缴纳方式
展览资讯 > 专业展览
学术展览
专业展览
展讯 | 纸至——王雷艺术作品展即将开幕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2-17 浏览量:
0
纸,是自然的人化物,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至,本义为到,引申意指完全到达了极点。
王雷以纸为媒介织造历史,形成了一种视觉间离。他将纸转换成另一种物,即实体、符号、信息等。单就形态而言,再造物作为承载信息的符号,使所有的层面及形态都在其艺术语言淬炼过程中符码化,使物的形态增生了能指的意义。
王雷的作品是超越时空经典的祭念,也是对当下复制技术的质疑,在艺术置于当下社会的过程中获取了恰巧的介入。于是,他不断过滤个人的视觉印记,进而将纸张搓捻成纸绳编织作品,使纸不再是原本的概念,虽然作品仍基于无数根纸绳,但他所探求的却是物质置于人的社会价值和身份意识。同时,他不断消解艺术语言稳定不变的法式,使其艺术作品成为再造的确定之物。因此,他一直尝试改变人的观看和获知方式,通过物质转化的错位构成新像。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曾经对拟像有这样的阐释“拟像物从来就不遮盖真实,相反倒是被真实掩盖了,拟像物就是真实。”虽然这是针对数字媒介艺术而言,但针对王雷的艺术创作同样具有释读的启示。
人类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但通过手工完成的纸纤维注入个人情感传递精神则变得尤为珍贵。王雷将传统手法与当代艺术观念相结合,试图重新定义纸纤维艺术的界限,并将它们用作探索作品中当代问题的材质,在观众下意识误读作品本质的同时,引发多感官体验才是他艺术实验的核心。
王雷的艺术作品隐含了寓情的细微,显现出纸作为艺术媒介的至好。
部分展出作品
王雷 《起点》 旧报纸搓线及编织技术 2025
王雷 《言器》 旧报纸搓线编织技术 2024
王雷 《捕辞》《辞海》纸搓线及编织技术 2023
王雷 《兵者无形》 2018年《解放军报》
纸搓线及编织技术 2019
王雷 《文锦中华2018》 2018年全年《北京晚报》搓线及编织技术 394×569cm 2018-2019
王雷 《文化中国▪大汉》 英汉辞海搓线及编织技术,183×183cm 2018
王雷 《大河报2013》 《大河报》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报纸撮线及编织技术 2014
艺术家介绍
王雷,1980年生于河南;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时装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委员。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主任。
曾在中国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81美术馆等单位举办个展10次,自2007至2024年参加国内外学术联展245次,其中国家级展览30余次(5件作品入选第12、13届全国美展)。曾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铜奖”等奖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创作1项、人才培养1项;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艺术创作2项。
80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武汉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今日美术馆、81美术馆、日本朝仓文夫纪念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20余家单位及中(大陆、 港、台)、美、英、德、意、新、西、澳、韩、瑞士等10余个国家私人收藏。作品收录《美术》《文艺研究》《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中国雕塑》《中国美术馆》等各类杂志、画册、教材、报刊100余次。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
安徽省美术馆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上一篇:无
下一篇:展览 | 温浩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