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综述——
巍巍太行,铁血丰碑。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将士与太行儿女并肩作战、共御外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民族精神。历史的回响仍在山河间激荡之际,2025“在太行山上”全国彩塑大赛圆满落幕,以艺术之名致敬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本年度,“在太行山上”全国彩塑大赛取得跨越式发展。参赛选手数量持续攀升,从2023年的30位增至2024年的50位,今年更跃升至80位,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彩塑艺术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也表明大赛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受到越来越多的彩塑艺术家关注和参与。比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家们在为期7天的高强度创作中,不惧挑战,挥洒才情、锤炼技艺。尽管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光线不足等现实困难,选手们仍以高度的专业精神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创作,夜以继日地打磨作品,力求在有限条件下实现艺术表现力的最大突破。本次大赛涌现出大量技艺精湛、构思新颖的优秀作品,整体质量较往年有显著提升。无论是造型语言的丰富性、材料运用的创新性,还是主题表达的思想性,均展现出彩塑艺术在当代发展的高度与温度。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艺术家对传统技艺的理解与传承,更蕴含着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思考,通过具象的艺术语言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注入温暖与力量。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太行山上”全国彩塑大赛已逐步发展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一项重要品牌项目,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赛不仅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互鉴的平台,也为推动彩塑艺术守正创新、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一往无前,未来可期。大赛组委会将持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办赛理念,凝聚更多艺术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让彩塑这一古老而鲜活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陈毅谦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铁血太行——左权》
创作理念:作品以左权在太行山上骑马为艺术创作原型,镌刻抗战岁月里最激荡的篇章。这座雕塑不仅是对左权将军戎马一生的致敬,更是一曲气壮山河的精神长歌,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在民族危亡之际,有这样一位英雄,以热血为笔,在太行山上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参赛感悟:本次大赛中各位选手以匠心妙手,将太行军民同仇敌忾的磅礴气势、八路军将士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根据地百姓鱼水情深的动人场景,用艺术形式展现出来。愿作品中的每一道纹理、每一抹色彩,都能唤醒沉睡的记忆,让太行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太行烽火·并肩征程》
创作理念:作品展现了刘伯承与邓小平于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武乡并肩之姿。他们共同带领部队129师,在此顽强抗日,在艰苦抗战中,凭借卓越军事才能与坚定信念,开展游击、建设根据地。作品旨在铭记他们的不朽功勋,传承抗战军民不屈精神,激励后人不忘历史。参赛感悟:希望大赛能一直用泥塑还原这些真实的历史画面,让更多人看见老一辈革命家跟战士们心连着心的样子,把太行山上的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李伯钊在武乡》
创作理念:作品主体以李伯钊为核心,她身姿挺拔,目光坚毅望向远方,勾勒出抗战时期革命者的干练与豪迈。她的左手高高扬起,似在激昂宣讲,传递以文艺唤醒民众的坚定信念,右手紧握着一本创作,上面镌刻着鲁艺办学理念与文艺纲领,象征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务实精神。李伯钊后面的危墙提现了当时残酷环境。在墙上表现出了当时鲁艺所创办的一些活动,版画,标语等。参赛感悟:通过大赛让我们感受到武乡的红色文化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在红色的海洋里遨游,感受那份炽热与坚定;让信念如火般燃烧。红色故事是历史的见证,每一页都书写着英雄们的豪情壮志与不屈不挠。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成为我们不断奋进、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太行忠魂》
创作理念:作品展现了英勇的八路军、巍峨的太行山以及冉冉升起的旭日,塑造出了可歌可泣的青山埋忠骨的英雄故事。作品运用新技法让传统象征性造型与现代写实雕塑精妙融合,赋予作品更鲜明的时代脉搏与精神标识。参赛感悟:本次大赛在红色土壤中播种出艺术的新风貌。在作品中勾勒出时代脉搏的起伏曲线。它们或是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展望。大赛汇聚多元风格,激发无尽灵感,推动彩塑艺术迈向了新高度,让更多人领略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血战太行》
创作理念:作品刻画了一位怀抱炸药的无名英雄。希望观者能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精神,传承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不屈意志,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熠熠生辉。作品突破传统彩塑的表现形式,融合现代艺术元素,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审美。参赛感悟:感谢大赛给选手们提供了这个舞台,也祝愿大赛越办越好,作品越来越精采。太行山是我们灵感的源泉,是我们创作的舞台。在这里,八路军英勇抗战的烽火硝烟虽已散去,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希望我们能够深入挖掘太行精神的内涵,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融入到作品之中,用彩塑去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太行巾帼》
创作理念:作品塑造了长治武乡八路军总部的战地卫生员形象。武乡县砖壁村、王家峪村等地曾设立八路军医院,女性医护人员在此日夜奋战。作品尝试在三维空间压缩形体,呈现二维平面的视觉效果,打破以往的视觉惯性。参赛感悟:非常荣幸能参与这次大赛,感受红色文化,并与全国各地的选手们共同交流。感谢组委会细致入微的后勤保障,让我们能心无旁骛的进行创作。▌《歌唱太行》
创作理念:作品以革命老区太行山为历史背景,通过对三位人物的泥塑塑造,定格了军民携手、以歌声传递信念的激昂瞬间,讴歌了太行儿女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品以"歌"为魂,化作支撑民族脊梁的精神图腾,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里。参赛感悟:本次大赛以艺术为桥梁,将太行精神与彩塑艺术紧密相连。在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们汇聚武乡,他们以泥土为语言,以匠心为笔触,精心雕琢、用心创作。这些作品不仅沉淀了历史的厚重,更让太行精神闪耀出信仰的光芒。▌《故乡魂——葛振林》
创作理念:作品以狼牙山五壮士浮雕与葛振林单人圆雕的虚实结合,构建历史叙事与个体精神的双重表达。浮雕与圆雕形成“背景叙事—前景聚焦”的空间层次:后景浮雕承载集体记忆;前景圆雕葛振林打破时空界限突出故乡英雄。五壮士他们是无畏的战士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参赛感悟:很荣幸能参与此次彩塑大赛,感谢组委会的精心策划、用心筹备,从赛事流程的严谨设计,到裁判阵容的专业搭建,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活动的尊重与热爱。你们的努力让这场大赛得以顺利举办,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机会和全方位的保障。你们忙碌的身影、温暖的笑容,是赛场上最坚实的后盾,祝愿武乡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越来越好。责任编辑:孟 曦
统筹核审: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