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 年年画 日日新 —— 2021年“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正式开营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06-27 浏览量:31

创作营导师团队
创作营负责人原博主持开营仪式
原博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创作营的创办意图与筹备情况。她说:尽管生活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年画的题材、角色、造型、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祈福纳祥、禳灾避害的诉求,在今天依然清晰而鲜活。年画的存在,承载着圆满人生的种种祈愿,给予我们温暖的心灵慰籍,这正是年画传承不变的价值所在。2019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年画人与创作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之后,我们与京东非遗、京东电脑数码开展深度合作,将部分成果落地京东平台,在“京东电脑数码年货节”期间进行“年画日新”主题整合推广活动。为传统文化资源的IP转化,打通了从创作到市场的连接通路,使年画在新媒介、新载体、新平台上创造出新的价值。
在第一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本届创作营以设计师助力年画的传承与创新为基点,以“溯源图新”为主旨,深入挖掘年画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生活中进一步激发以年画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创作营以产地为核心,以“年画人+创作人”的形式组成年画创作团队,以“春节礼物”或“新年景”为题,在创作导师指导下展开新年礼物的研发和新年画的创作。
本届创作营自2020年底开始策划,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面向社会招生,截止到6月15日共收到88份报名材料。经专家遴选,最终择优录取49位学员。其中包括来自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山东高密、山西平阳、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湖南滩头、四川绵竹、福建漳州、江苏无锡纸马等,全国十一个代表性年画产地的年画人,以及木版水印、古籍刻印工艺的传承人共计22位;来自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10人,业界资深设计师、美术师、插画师、文创开发者17人。他们将在集中创作、深化方案和成果展示三个阶段中,通过专家讲座、学员交流、集中创作、成果展示和专题论坛等环节进行协同共创。希望以清华美院在艺术设计与创作方面的专业优势,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在主办、承办、协办和支持单位的助力下,协同全国的年画人、设计师和美术创作者一同拓展年画的当代价值。
主办单位领导陈磊主任致辞
主办单位领导文中言发言
学术支持单位领导陈岸瑛致辞
学术支持单位领导李珊珊致辞
协办单位领导段晓渝致辞
创作营学员沈键代表设计师发言
三位佛山学员通过视频会议参加了开营仪式
有三位广东佛山的学员——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刘钟萍和郑太昌、设计师周敬雄,响应国家防疫政策的要求,未能到北京参加创作营现场的活动。创作营专门为他们创造了在线会议的途径,使他们能够与北京创作营同步课程及创作环节。他们对于不能到场表示十分遗憾,但也为创作营提供的在线授课形式表示感谢。作为第一届创作营的学员,刘钟萍建议大家要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参加创作营的活动,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成果,真正实现“心有所想”“心想事成”。三位学员均表示,虽然与大家的见面方式比较特别,但还是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一个好的创作成果。
创作营学员乔兰蓉代表年画传承人发言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人乔兰蓉代表年画传承人发言,她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来形容自己对创作营的向往和期待。她说,自己在从事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创作、制作和研究的近20年时间里,深刻感受到年画手艺人的孤单、寂寞、执着、倔强和欣喜。我们的专业要求我们向外输出的是热闹、吉祥、正能量和岁月静好,而我们自身的困苦、烦恼、迷茫和不知所措,却无处安放,很需要一个路径走出来。如何为传统插上创新的翅膀?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年画?如何让年画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及语境?如何让年画重新回归到当下的人文生活当中来?如何让年画的作品和产品更好的跟市场对接落地?这些都需要设计来赋能,需要“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这样的平台和导师团队,来帮助年画实现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我们所有学员都能够欣喜满怀,满载而归。
导师代表武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