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 “致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座谈会在石湾隆重举行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4-13 浏览量:15
匠心传承,陶艺流芳!4月9日,“致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座谈会在佛山石湾莲峰书院古建筑群隆重举行。政府、协会、文化界、陶艺界、收藏界以及企业界等各界精英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深情缅怀石湾陶艺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廖洪标,回顾他为石湾陶艺发展所立下的不朽功勋,传承他的匠心精神,携手推动石湾陶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续写辉煌篇章。

致敬“泥与火的诗人”


本次研讨会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禅城区委宣传部指导,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宏宇文创园、廖氏陶艺工作室联合主办,协办和支持单位有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祖庙博物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东方印象艺术馆等。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新文,佛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张红兵,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礼峰,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广东宏宇集团董事长梁桐灿,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潘柏林,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有亮、副主任叶文亮,禅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王明春,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潘勇文,广州美院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魏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胡舜,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郭文纳,禅城区博物馆馆长叶华东,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田莉,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任坡华、何鸿佳,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馆长阮小珈,佛山市非遗保护专家梁诗裕、刘孟涵,东方印象艺术馆馆长谭浩深等出席了座谈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刘炳、潘柏林、黄志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庞文忠、何惠娟、霍然均,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周炳基、杨英才,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刘藕生,廖氏陶艺工作室廖海峰、廖淇峰,收藏家黄思爽、吴国标、曾应章、林棠、菲燕、梁锦橙、招永强、王浩然,以及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等100多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石湾窑历史文化研究学者邹华担任本次座谈会的学术主持。

座谈会于上午10时正式开始,主持人以简洁而饱含敬意的话语,回顾了廖洪标大师的生平事迹。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全体起立致敬,表达对廖大师的深切缅怀之情。



廖洪标先生被誉为“泥与火的诗人”当之无愧,他自幼便跟随父亲潜心学艺,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已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并拜入陶艺大师刘传门下,深耕陶艺70余年,将石湾陶塑技艺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他去世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发文悼念称他“为中国工艺美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重大损失”。

学术主持邹华
在座谈会上,与会嘉宾陆续发言,高度赞扬廖洪标大师在陶艺创作、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杰出成就,表达对大师的崇敬与追思,强调其对石湾陶艺发展的重大贡献。


陈新文副市长

张红兵书记

李有亮主任
陈新文副市长在发言中表示,石湾陶是佛山重要的文化基因和制造业城市的工业基因,希望佛山陶艺界缅怀廖洪标大师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其艺术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石湾陶艺传承发展和振兴繁荣,擦亮佛山城市文化名片。

佛山市陶艺家协会潘柏林会长

刘泽棉大师

梁桐灿董事长

陈环会长
在座谈会现场,主办方还精心策划展出了廖洪标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了《释迦牟尼》《济公》等。这些作品凭借着独特新颖的创意、炉火纯青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浓郁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仿若能再次真切地领略到廖洪标大师作为“泥与火的诗人”独特而迷人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他对陶艺那份炽热而深沉的热爱。




赓续大师艺术精神,重塑石湾陶塑文化坐标

在石湾陶艺的传承史上,廖洪标无疑是一位极具革新精神的领路人。他大胆地摒弃了传统工艺中那些可能束缚创作灵感的刻板框架,以豪放写意的独特手法赋予陶土全新的生命与活力。那些经由他的指尖精心塑形的陶塑作品,既沉淀着历史的厚重感,又迸发着现代艺术的蓬勃张力,宛如在岁月的长河中架起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桥梁。




本次“致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大师艺术精神的深情赓续,更是对石湾陶塑文化坐标的一次重塑。

早在明清时期,石湾陶塑便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远销海外7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备受国际认可。清代的石湾陶塑作品甚至还影响了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创作,这无疑是对石湾陶塑艺术价值的高度肯定。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施丽姬的英文论著《石湾陶器研究》,首次系统地向世界介绍了石湾陶塑的艺术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来自中国岭南的艺术瑰宝。广州美院原雕塑系教授胡博更是在他的《谈“石湾公仔”》一文中这样写到:在西方批评家的眼中,能与罗丹相比较的中国雕塑家竟然是石湾的陶塑艺人,而不是在美术学院里的教授。这一评价,充分彰显了石湾陶塑在国际艺术领域的独特地位和卓越价值。

上世纪60年代,刘传大师曾受邀到中国最高美术学府演讲“论传神”,之后,山东、宜兴、景德镇等地陶艺家纷纷到佛山学习。在中国雕塑艺术的璀璨星河中,石湾的陶塑作品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精湛绝伦的工艺技术和卓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上,更在于对中国雕塑史的文化延续、对地域特色的坚守传承,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拓展的强大影响力。

“我们的石湾陶塑是精神层面的艺术品,能够为人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在于精神。”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潘柏林大师在发言中说,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吸引全世界各国艺术爱好者前去打卡,佛山拥有众多陶艺大师,他们的作品堪称吸引人们来佛山的明珠,因此希望佛山利用好刘传、廖洪标等大师资源,打造佛山本土陶塑艺术馆,发展文旅事业。这不仅是对石湾陶塑艺术价值的深刻认知,更是对佛山未来文化旅游发展的殷切期望。(照片摄影: 潘炳森)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佛山市陶瓷艺术家协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