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 | 孙凌云: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2-28  浏览量:25

2024年11月16日—17日,“手工艺50人论坛”2024智库年会在温州隆重举行。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浙江-新加坡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联合实验室主任孙凌云,在论坛“设计赋能、助推创新传承”中,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题,作主题演讲。


孙凌云讲到: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过去两年,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发展,标志性事件便是GPT-3的问世。GPT-3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生成,堪称炼丹炉中的杰作。其训练数据集高达45TB,相当于3000万本《西游记》的纯文字内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涵盖了维基百科、书籍、新闻文章、网页文本等多种主要的文本资料。


人工智能训练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其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例如,GitHub作为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汇集了大量开源代码和项目,为模型提供了丰富的编程语言和逻辑结构的数据。编程语言以其严格的语法和逻辑性,能够表达复杂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因此,GitHub上的代码库被视为人类逻辑思维的结晶。将这些数据纳入大模型的训练,有助于提升模型在理解和生成复杂逻辑方面的能力。


一、图像生成与多媒体扩展


另一个令人惊叹的领域是图像、视频和音频生成技术。以Stablediffusion(SD)为例,其训练数据来源于全球50亿张图片,包括艺术作品、摄影作品等。这些经过整理标注的数据让大模型能够以提示词生成图像。同样,视频生成技术也日趋成熟。例如,OpenAI的Sora可以通过简单的提示词生成动态短视频。而在音频领域,Suno等工具能够根据提示词生成风格各异的音乐,甚至包含复杂配器和人声。这些技术的共同点在于通过整合多媒体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创意表达的边界。


这些技术的发展逻辑一致:通过整合人类多媒体知识的精华,并借助大模型的训练能力,让艺术创作、视觉表达和设计变得触手可及。


二、智力供给与基础设施变革


人工智能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智力统一供给"。在工业革命的历次浪潮中,基础设施的建立是技术变革的关键。例如,在电气时代,电力的普及标志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电气化的核心在于建立完整的电力基础设施,包括发电站、输电网络和变电站等,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以及工厂中,为工业和日常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同样,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成为新的社会基础设施。过去,洗衣机需要专业算法来识别衣物材质,如今智力成本大幅降低,相关功能已成为智能产品的标配。人工智能时代的智力供给,就如同电力的普及,让智能变得像电一样随时可用。


三、工业设计中的风格模拟:以迪特·拉姆斯为例


工业设计中的风格模拟是智力供给的典型应用之一。例如,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以简洁、功能性和永恒设计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影响了整个现代工业设计领域。如今,通过对他的经典设计作品进行大模型微调,可以将这种风格快速应用于新产品的设计。


例如,企业可以借助训练后的模型生成具有迪特·拉姆斯风格的新能源车内饰或家居产品,不仅节省设计时间,还能确保设计的统一性和风格的延续。相比传统设计方式,这种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还降低了模仿与创新的技术门槛。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进一步探索设计风格的演变与创新,使得拉姆斯的设计理念在新领域焕发活力。这种技术的普及让设计资源变得更加普惠,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可能性。


与此同时,智能工具的高速迭代也为设计师赋能。例如,阿里推出的“淘宝设计+AI”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海报设计、三维视频制作等任务。这种工具化趋势让不同领域的用户能轻松上手,并快速解决具体问题。


四、持续探索与教育革新


大模型对手工艺等领域的影响尤为深远。手工艺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设计,历来以独特的技艺和文化价值为核心。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大量手工艺数据和传统工艺风格,为传统工匠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例如,在传统陶瓷的纹饰设计中,大模型可以从历史文献、实物图像中提取灵感,自动生成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保留传统特色的设计方案。这不仅简化了复杂的创作过程,也为工匠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意支持。


更进一步的是,大模型还可以帮助工匠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与全球市场接轨。例如,通过将生成的设计图案应用于数字化生产流程,传统手工艺品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传播,同时保留其独特的文化韵味。这样的技术应用,不仅开辟了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创新的新路径,也为现代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文化深度的产品选择。人工智能与手工艺的融合,展示了技术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其焕发新的生机。


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观念和文化的革新。从工具到范式,从教育到艺术,智能时代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个体打开了全新的可能性。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更要思考背后的伦理、价值观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孙  瑞

统筹核审: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