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 | 杭间:手艺学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民学”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2-25  浏览量:24

2024年11月16日—17日,“手工艺50人论坛”2024智库年会在温州隆重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杭间,在论坛“设计赋能、助推创新传承”中,以“手艺学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民学’”为题,作主题演讲。


杭间讲到:工艺美术的未来发展,以及与当代设计的关系,我希望能够回到一个原理层面来思考,也就是思想上来思考。最近参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从塞纳河到光华路”活动,是以装饰艺术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主题的,我感触很深。装饰艺术这词来源于1925年的法国装饰艺术博览会,后来燎原为影响遍及欧美的“装饰艺术运动”。为了发言,我去看了一些资料,发现对这场影响巨大的运动,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即便是历来重视思想的法国,它的装饰艺术家(工艺美术家们)也跟中国古代一样,创作成就突出,但是理论也很薄弱。1925年的装饰艺术运动也几乎没有系统性理论,这使得这个影响遍布欧洲和北美的装饰艺术运动,在与现代主义艺术齐头并进发展过程,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在现代主义所谓的“价值正确”的挤压下,“自惭形秽”背负“罪恶”的骂名。结果是二战以后装饰艺术在全世界默默无闻,巴黎丢失了世界现代艺术中心,转移到美国的纽约去了,而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国际艺术的主流。今天看来,都应该重新反思。装饰艺术在全世界的影响极其深远,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对印度的、东亚的国家的影响都非常大,但是工业发展国家对装饰艺术的“污名化”,是有政治含义的。上述内容是我今天演讲题目的思考动力,这就是,我们需要加强工艺美术的原理性探索。
今天的中国工艺美术,在座所有的手工艺术家们都能体会到,过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力度的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还有社会的荣誉。
但是,有个基本问题却到今天还含糊着,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许多“重视”都从工艺美术的“产业价值”层面出发,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工艺美术在今天究竟是文化还是商品?有人说两者可以不分,没错,是可以不分,但不分的结果是什么?作为商品的工艺美术品,在座的各位大师们,我们务实想一想,前景如何?我们现在大大小小从全国到各省市的工艺美术博览会,三天结束了,大家东西卖掉多少?社会上什么人是工艺美术品的买家?年轻一代有多少人买这些工艺美术品,买来以后又放在哪儿?(如何可持续发展?)我想这个问题不用我多说。
另一个问题,工艺美术的当代发展,大家都意识到要加强设计。今天参会代表有非遗传承人,有行业的大师,也有来自高校的教师、设计师。我们这几股力量大家彼此交流的多吗?传统风格的工艺美术,在努力向设计转型的同时,方向对吗?转型从设计切入以后,作品变好了吗?市场变好了吗?我们通过改变传统所做的新的设计,自己喜欢吗?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理论中,存在不同的有争议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非遗就是原汁原味的,不能变,不希望传承人搞创新。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跟非遗这个“帽子”有关系,我想请问你们:什么都不能变,只能原汁原味传承,现实中你们能做得到吗?而另外有些学者的观点,强调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要对民众的生存怀有深切的同情去推动非遗的发展。非遗文创的现实,让我们在强调设计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反思。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 设计赋能、助推创新传承”,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以“学术立会”主张的鲜明体现,才大颖理事长提出的“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转型中,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工艺美术能不能与时俱进发展?这个问题理论上很好回答,但在具体实施中,工艺美术作为漫长传统农耕社会的文化载体,最近几十年快速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机械时代、电子时代以及信息革命的互联网时代,直到今天的AI巨变。手工艺从它的生活使用的本质来看,已经越来越少了。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前几年还能看到穿军装,还在用一些廉价的工业制品,但是现在全球化已经是把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鸿沟都已经抹平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使手工艺术成为“奢侈”,当我们拥有一个花了1000块钱,花了1万块钱买来的竹编篮子,你会拿来生活使用吗?这些几千年的传统造物,在超越日用成为“奢侈”的艺术后,它和它的创造者的命运,都发生了质变,而艺术当随时代,这个手艺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是工艺美术思考的一个原点,也是工艺美术在当代转型中的重要立场。有了这个立场,我们在处理技术和材料,思考创作观念等面前,才找到一个根本点,否则我们学到的看到的都只是一个形式。
以上这些,是我提出建立“手工艺学”的前提。讨论手工艺学科的建立,可能“学科”本身不是目的,而在于实践的指导。现在动辄强调“学科”的重要和“高大”,有许多误会。学科的产生是某一门类的知识逐渐自成体系、有许多相关事实层出不穷证明的结果。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学科大约是生物学、植物学,这些人类身心可观的类别,正是观察、发现、思考,所获认知积累到高级阶段,总结出其共有规律之后的必然产物。对大学而言,学科首先应该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行为,其次才是教育。
我们可以从20世纪初至今,与“手工艺”密切相关的名词使用经历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清末民初转变的前期是从属于“格致”知识体系下的工艺概念。“格致”一词原出自理学的“格物致知”,当年由明代文人将意大利传教士带入中国的“科学”概念转译为“格致”,一段时期,“格致”成为“科学”的代名词,直至1915年新文化运动,“格致”才逐渐由“科学”取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器用之辩,“格致”知识体系中的手工艺部分,均沿用《考工记》中“工艺”这个名词指称,不仅仅指与艺术有关的技艺,而是所有为了生活的技艺。洋务运动之后,随着西方“工艺”的进入,它逐步转变为系统技术或流程的代名词,如化学工艺、医药工艺等。1912年之后,社会各界已不再单独使用“工艺”一词,根本原因就在于工科的介入与使用,“工艺”本在的“艺术”含义消失了。这个阶段“工艺”的含义被杂糅起来,有时有“手”有时没有,这正反映了大工业趋势在中国近代这个农耕体制国家被认识的过程。
1902年,由王国维担任主编的《教育世界》第十九期在介绍欧洲高等普通学校概况时不但使用了“工艺美术”这个词组,还使用“美术工艺”。可推知至少在清末,“工艺美术”已在中国使用。另外,1903年1月鲁迅、陶成章等27名留学生在日本学习期间联名撰写的《绍兴同乡公函》中有这样的描述:“日产一室中物,其来自西洋者,不过十之一二……试一入日本工艺美术各学校中,其髹漆,其织物,若染色物……”也有学者将这段话作为“工艺美术”一词从日本引进的依据之一。
今天看来,“工艺”本有的“艺”的含义从丢失到“工艺美术”的“美术”重拾的过程,并非简单的增减或遗忘,而是有更为积极的“现代”原因,明治维新时期欧美正处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阶段,还是以手工艺为主,以装饰艺术作为形态切入生活的阶段。在奉行“脱亚入欧”、全面西化的日本与广泛吸纳西方思想并开展新文化运动的中国,“艺术”(Art)更多的还是“民主自由科学”的象征物,因此同样翻译成“Art”的“美术”,其进步意义不言自明。从蔡元培开始,吕澂、陈独秀到后来的常书鸿、滕固、潘天寿、陈之佛在其论著中都交叉使用了“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这两个词,而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美术革命”思想,更使“美术”的意义非凡。
清末民初的新学教育,学习西式的工艺教育,很普遍且具有很大的影响。李瑞清在南京开设的两江师范学堂,设置了图画手工课,并由日籍教员授课。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聘请俄籍教员杜劳担任图案课教师,而后还有来自日本的斋藤佳三也曾担任图案教师。这一时期的工艺教育和图画手工课,蔚为大观,首先是作为推动新学从四书五经向器用、格致之重要转变,其次才是实用和审美的知识转型,今天如果追溯“手工艺学”,这一阶段的启蒙可称为真正的开始,而非古代的手工艺。
“手”的重视和重新发现,要晚至20世纪末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明确指示,手工艺生产要通过分工提高产量,要通过机械半机械生产,为工业化创汇积累资金,这是一次重要的在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生产中分离“手”的过程,影响深远。它是现代第一次有意识地通过国家行政意志转变传统手工艺的技术方式、消解个人身体对技术控制的过程。它对于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型是有意义的,但对手工艺的文化属性的改变却是损失惨重。
回看1998年那次学科目录调整,“工艺美术”被“艺术设计”所取代的决策并非没有依据,这不但因为其时高等教育中“手工艺”没有形成主流和规模,而逐渐向表现新的纯艺术发展,更主要的是那时学校里的“工艺美术”实际上已经是“艺术设计”,而在社会上、产业界,手工艺则成为“轻工”生产,目标也是出口换汇或成为国内的旅游工艺品。在这种机制的生产过程中,“手”只是一种工具,是“无名”的、从属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手工艺”的“手”的重要性讨论逐渐成为共识。手不仅是“人”的身体和意志的延伸,还是身手相应、身心合一的重要象征物,也是与大工业生产的本质区分。传统工艺中所有优秀的品质:因材施艺、真诚表现、尺度等,无不出于此。
当代专业界对手工艺的本质认识已经趋于一致,手的价值为大家公认,农耕时代的历史发展以及近现代的技术转折,已经基本梳理清楚,也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最近三十多年来,以陶瓷、印染织绣、家具、金工、漆艺和雕刻等为主的创作成就斐然。
学科有大小,学科的特性千差万别,这正是构成“学科”必要性、唯一性的条件。当代手工艺的发展现状,高校的现代手工艺与行业中的传统工艺创作已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条路径,前者希望手工艺要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有新的面貌,那就需要在技艺的深度、创作观念的系统性上有所提升,以期形成相对比较成熟的现代手工艺术语言。后者则希望传统工艺的发展对当代民族民间的手工艺有所推进,这样的推进可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追求来实现,反之也易受制于市场,难以达到传统技艺的高峰并实现创作上的突破。而文创已陷入“IP”的误区,形式大于内容,远离生活本质,那些传承有序、仍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手工艺则越来越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从推动学科发展的角度,而不是等成熟以后的再总结角度,来推动手工艺术创作的发展,通过学科内不同派别之间的思想碰撞来激发手工艺学向前发展的生命力,推动建立手工艺学科,是很有必要的。
科幻电影《芬奇》的内容隐喻着未来社会人和机器的关系,其在原理上揭示的诸多问题,其实与人和手工艺的关系息息相通,因为在所谓现代文明遭到破坏的灾难过后,人的生存仍然要回归最基本的技术“手工艺”,这时候的手工艺实际上是技术加情感的复合体。影片通过对人性本质需要的追问导向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是手工艺所独具的文化价值。
按技术知识与时间的相对关系讨论,今天的一天浓缩了古代的一年,甚至百年或更长,当手工艺的技术属性逐渐消隐之后,文化的价值就会凸显。因此,当代手工艺术的手工,就显现出当代工业生产和当代生活全然陌生的一面,我们所有对传统工艺当代价值的讨论,都围绕古老而又年轻的“手”展开。
我从百度上查什么是民学?民学是由民间和学问组成的词语,指的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知识和学问,通常与正式的学术知识相对。民学强调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和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手工艺、医药、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民学一词经常用于描述民间传统文化和知识体系,用来讨论和研究民间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习惯等内容,这也可以用来强调民间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民众对于社会的贡献。最后一句尤其重要,民众对于社会的贡献,这个贡献就是孔子当年说的“礼失求诸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年摧毁了很多优秀文化的时候,孔子号召我们要向民间、向民歌、向民间的创造去寻找“礼”.,这正是习总书记说的“人民性”。总书记的文化思想为什么那么强调人民性?强调它文艺的出发点———文艺创作的源泉和文艺的服务对象,这里面实际上是要求文艺强烈关注和关怀普通人。我想这正是我们的工艺美术、手工艺学,是关于民生民主之学的最重要的内涵之一。
最后我以古诗十九首的《客从远方来》结束发言,这首诗非常有名,我想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手艺学的含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把一个织锦的价值和人的感情,以及人与物在社会中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回忆,超越时空的价值凝结在一起了。我想古诗千年不朽,正给我们的手工艺术创造以最多的信心。


责任编辑:孙   瑞

统筹核审: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