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 第二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评议结果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1-26  浏览量:0

2024年3月,根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关于同意举办第二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评议活动”的批复》(中工美学[2024]005号),理论专业委员会启动论文评议工作。

论文评议工作经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在全体专家共同努力下,评议出优秀论文25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0篇。2025年1月10日至1月17日,学会对入选优秀论文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评议结果有效。


现公布第二届物质文化与设计研究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评议结果如下:


第一组 工艺美术史研究


一等奖


《1947-1948年北平“特种工艺复兴运动”研究》,任谢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二等奖


《日本藏公元6-9世纪扎经染色织物纹样与工艺特征探析》,王可,北京服装学院


《“祥瑞手”研究》,刘春山,西北师范大学


三等奖


《论陈之佛对约翰·拉斯金艺术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化用》,戴璐,南京传媒学院


《马上锦彩——从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看丝质马面帘在北朝时期的流行》,徐铮,中国丝绸博物馆



第二组 设计史研究


一等奖


《东方造境:波斯细密画中的中国风——以大蒙古<列王纪>为例》,杨静,扬州大学


二等奖


《设计之物?再论设计史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关系与界限》,冯钰颖,中国美术学院


《知识迁移与民初陈师曾对“图案画”的引介和再创造》,王梓,北京外国语大学


三等奖


《后蜀赵廷隐墓伎乐女俑蔽膝考》,韩旭辉,四川师范大学


《从“三寸金莲”到“粉腿”:性感区域转移后的近代女性时尚与现代性》,刘玉琪,中央美术学院



第三组 工艺美术和设计理论


一等奖


《剪瓷雕工艺起源考辨》,郭希彦,福建师范大学


二等奖


《“有限”到“无界”:山东地区汉代画像石边框形式与叙事空间》,吴若明,南开大学


《南宋事功学派艺术视野中的物用思想》,许欣悦,南京艺术学院


三等奖


《艺术生活的主题性社会实践:波西米亚时尚及知识分子艺术家文化立场的抉择》,宋炀,北京服装学院


《正色之尚:论祭祀瓷器色彩伦理的嬗变》,蔡花菲,长沙理工大学



第四组 工艺美术和设计批评


一等奖


《中国设计学视阈中的工艺美术及其批评——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传承发展述评(2012—2022)》,曹芳芳,北京大学


二等奖


《“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奏:试论20世纪初中国设计美学的现代语境》,陶海鹰,北京印刷学院


《内生衍变:城市公共艺术价值构建的新逻辑——一种当代的视角》,谭杰,四川师范大学


三等奖


《中华工匠文化研究中“重物轻人”现象的反思》,石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化西为中”: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晚明之“奇”的共时性展开》,张备,河南师范大学



第五组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一等奖


《从掌墨师群体看侗族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特性》,刘梦颖,广西民族大学


二等奖


《梵夹装藏文古籍〈金刚经〉的保护与修复》,王博,中国国家博物馆


《形制、图像与铭文:北凉石塔设计的文化重构》,杨子墨,山东师范大学


三等奖


《风格漫溯的源头:唐代文人园林审美的崛起》,贾珊,清华大学


《非遗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及其文化生态:以唐卡绘制技艺为例》,高斯琦,福州大学



春节后,理论专业委员会将通过原征稿邮箱联系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并在公众号上转发入选优秀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5年1月18日


责任编辑:许轶男

统筹审核: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