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景学会
学会简介
章程条例
理事会
组织架构
资讯中心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党建活动
国际交流
通知公告
学术交流
论坛研究
青年沙龙
科研课题
专家名师
专家智库
作品欣赏
名家论著
基地建设
大师工作站
研学基地
游学基地
科普基地
分支机构
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
书画专业委员会
雕塑专业委员会
织锦专业委员会
玉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石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
竹工艺专业委员会
鼻烟壶艺术专业委员会
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
传统工艺协同创新工作委员会
会展工作委员会
理论专业委员会
紫砂艺术专业委员会
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
香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微缩艺术专业委员会
藤铁工艺专业委员会
漆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教育工作委员会
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
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
行业大赛
技能大赛
技艺大赛
人才培训
党校培训
专业培训
展览资讯
学术展览
专业展览
会员中心
会员名录
入会申请
会费标准与缴纳方式
基地建设 > 科普基地
大师工作站
研学基地
游学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教育周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科普教育周活动顺利开展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1-12-10 浏览量:
21
“2021手艺 守艺——众心向党、自立自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
科普教育周活动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为纪念党的百年华诞,按照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统一部署,于2021年6月19-22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工作室和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纤维艺术与空间装饰研究所,分别组织了“2021手艺·守艺——众心向党、自立自强”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展览活动。
一、在线课堂
科普宣传教育在清华大学美术学纤维艺术工作室院举行。
宣传教育活动现场
洪兴宇教授、尼跃红教授、岳嵩副教授、及清华美院纤维艺术专业研究生们在主会场
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面向全国会员,参会人数达百人,涉及深圳、浙江、江苏、黑龙江、辽宁、北京、山东等省市。
宣传教育活动以“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邀请到来自三个不同领域的专家畅谈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取得的新成就。
尼跃红教授、洪兴宇教授
宣传教育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系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委会秘书长洪兴宇教授主持。首先演讲的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桐乡市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印花布非遗传承人哀警卫,演讲的内容是“中国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哀大师详细介绍了丰同裕蓝染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蓝染的地域特征。以桐乡蓝印花布为例介绍了染色原料、防染浆料,还绘制了染色流程图向与会嘉宾普及蓝染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蓝印花布非遗传承人哀警卫
在蓝印花布的当代研究方面,哀大师介绍了蓝染色阶研究和各色传统植物染研究,展示了创作成果《百鸟朝凤》蓝染艺术作品、《蓝夜》组画作品、创新版画形式的装置灯箱作品、文创服饰衍生品等。
最后,哀大师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和成就,加入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行列中,用植物材料和传统技艺创造适宜当代生活的工艺产品。
蓝染工艺流程图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英华
第二位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高新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协会理事陈英华。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刺绣的传统技艺与创新发展”,陈英华既积极吸收传统工艺的养分,又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她认为刺绣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她系统地介绍了刺绣的历史沿革和历代刺绣遗存的特征,自商周时期到近代的演变与针法技艺的变迁。此外,陈大师还介绍了她参与的内蒙古博物馆“米珠龙袍”复制项目和她创作的宇宙星空系列作品。她的创作既包括了对传统技艺的学习与尊重,也饱含对当代科学问题的思考。她认为,中国的刺绣艺术既是中国的、民间的,也是世界的、当代的,她期待更多青年人参与到弘扬刺绣艺术的工作中,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手工艺走向世界。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原副校长,纤维艺术与设计专委会主任尼跃红
第三位是尼跃红教授从三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背景。
他认为,其一,非遗成为文明传承的时代趋势。
其二,手工劳动的价值重新得到确认。
其三,工艺美术成为链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尼跃红教授认为,当前人们重新审视手工劳动的价值,意在培育工匠精神,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塑造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境界。
中国的工艺美术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也是高品质生活的物质呈现,在今天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领先世界的背景下,更应该大力推动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为国人提供高质量的生活产品。
面对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尼跃红教授也提出了以下四个角度的思考:1.有机更新,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2.不墨守成规,对传统持开放态度;3.交流开拓视野,增强文化互鉴;4.重视媒体的传播,在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呼吁工艺美术传承人、相关领域学者互相学习交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将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四面八方。
活动一现场图,尼跃红教授、洪兴宇教授、岳嵩副教授(左至右)
二、“百草可染:高校师生草木染作品邀请展”
为配合宣传周活动,2021年6月19,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光辉策划的“百草可染:
高校师生草木染作品邀请展”在山东邹平“植然工坊”非遗传承保护基地举办。
展出了来自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学院、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商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及天津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的草木染及纤维艺术作品98件。
来自省内高校师生和众多草木染爱好者近千人参观了展览。
活动二海报
活动二现场图
活动二现场图
本次科普宣传周活动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新时代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展示最新的创作成果、激励广大会员爱国、爱党情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参与活动的各地师生和会员反响热烈,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为提高全社会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意识,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纤维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
上一篇:科普教育周 | 燕京八绝:承恩讲堂走进青松岭老工匠也谈玉文化
下一篇:科普教育周专题 | 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举办“小手画三彩”儿童釉画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