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 | 十二花神纹样跃上锦缎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5-07-18  浏览量:0

植物纹样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进入中国装饰领域的,于隋唐时期发展成熟,人们对花卉艺术的审美意识也逐渐增强,武则天执政期间(公元690~705年),民间除了流行花卉装饰,还开始盛行花朝节习俗。每到节日,人们便会到户外结伴赏花,女子还会将五色彩纸粘于花枝之上,称为“赏红”,以贺春之盛景,而花卉也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之下变得丰满、厚重、充满故事感,并衍生了十二花神之说。

图片

樊虚画、沈枢题  十二花神桌屏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按农历月份依次排列,民间的十二花神分别为梅花、杏花、桃花、牡丹、芍药、石榴、荷花、桂花、菊花、芙蓉、山茶、水仙

一月梅花

梅花花开于早春,又被称为“花中状元”,其花瓣有五,象征着吉祥五福之意,即福、禄、寿、喜、财梅花耐寒、孤傲,象征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则象征着人的不畏严寒、傲骨铮铮

冰裂梅花纹以清代冰裂梅瓷器为灵感,取朵朵折枝寒梅为主纹样,辅以冰肌之理,白梅悄然开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图片

冰裂纹折枝梅花纹锦

图片

冰裂纹折枝梅花纹锦织金


二月杏花

关于杏林的典故有两个,一是传说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而只要求种一株杏树,数年后蔚然成林。故后世人们用杏林作为医界别称,也用“誉满杏林”、“杏林高手”来称赞医德高尚的人。

二是古代科举时期正值杏花盛开,故又予其考取功名、登科及第的吉祥寓意。杏林春燕纹灵感起源于明代诗人唐寅的七言绝句《杏林春燕》,采用了“杏花”、“春燕”、“扇子”三种元素,生动还原了“燕子归来杏子花,红桥低影绿池斜”的盎然春景
图片

杏林春燕纹锦

图片

杏林春燕纹锦

三月桃花

古人常用桃花来喻美女娇容,古代民俗有三月初三,女子采桃花,浸酒服之,除百病,桃与女子的关系实不一般,故三月又称“桃月”。此外,桃花还象征着美好的姻缘,《诗经》中以桃花、枝蔓、桃果来象征婚姻嫁娶,桃花盛开时明媚绚烂,如缔结两姓之好时般浪漫,桃果硕大,则如同圆满幸福的婚姻。

图片

如意桃花纹

图片

桃花流水纹锦

四月牡丹

牡丹国色天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开,则名动天下,使百花逊色,故被赋予繁荣昌盛、富贵和平之意。民间常采用凤凰、牡丹为主题的纹样,称之为“凤穿牡丹”、“凤喜牡丹”及“牡丹引凤”,纹样主要

是由一对凤凰以飞翔之势遨游于牡丹丛中,牡丹丛绚绮多彩,枝繁叶茂,绿叶片片相扶,雍容非常,具有富贵平安之意。
图片

凤穿牡丹纹锦

五月芍药

芍药有“殿春”、“余容”等美名,其形象明艳娇丽、风姿绰约,和牡丹并称为

“花中二王”。《诗经·郑风》言:“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古时男女结伴,会以芍药为媒,以表情长,故赋予芍药“情长”、“思念”之意,将其看作是爱情和友情的象征


图片

芍药纹锦

六月石榴

石榴纹是古代服饰中运用最多的纹饰之一,又名为“海石榴纹”,石榴花红红火火,果实饱满,剥开石榴,子露出来,又叫榴开百子,有子嗣绵延不断的寓意,古人会以石榴花赠送新人,祝愿二人子嗣绵延,此外,人们还将石榴、佛手、桃子组合,谓之“三多纹”,有多福多寿多子之意。

图片

三多九如纹锦

图片

三多九如纹锦

七月荷花

“莲,出淤泥而不染。”,作为花中君子,莲自古便象征着

圣洁、清廉,其纹样组合形式多样,寓意丰富,人们会将莲花与鱼相组合,取“连连有鱼”之祥兆;将莲花和牡丹相组合,取“连连富贵”之祈愿;将莲花和鹭鸶相组合,取“一路连科”之意。此外,莲花纹还具有“压火”的功能,故古人会将其纹饰装置于木质建筑上,以祈避火求安。
图片

荷花纹锦

八月桂花

桂花纹又名为“木樨花”、“天香”,是我国著名的香花,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先秦时期,荆楚人便用桂花酿造琼浆,在得到广泛种植培育后,桂花纹样也被广泛运用到各种装饰中,寓意

登科及第、仕途得志和思念。古人常将桂花和兔纹样组合,代表美好、吉祥和幸福。联珠玉兔桂花纹便以桂花、玉兔作为主元素,其中四只玉兔以不同的姿势盘旋于圆润的联珠纹外圈上,而桂花则成簇置于纹样中心,与外圈的玉兔形成互动,使得纹样造型活泼可爱,富有动感。
图片

联珠桂花纹锦

图片

联珠桂花锦

九月菊花

菊花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又名为“金蕊”、“节华”、“更生”其造型优美,品种繁多,盛于深秋,不畏严寒,是花群中的“隐世”,故自古被视为品行高洁、孤傲的象征。东晋诗人陶渊明独爱菊,赋予菊淡泊名利、超然处世之意。此外,菊还因花期长被称为“长寿之花”,古代丝绸织物上常将菊花与松树、蝙蝠、鹌鹑等纹样组合,象征“松菊延年”、“福寿安康”、“安居乐业”

图片

秋香地桃菊花纹锦

十月芙蓉

芙蓉花又名“山芙蓉”,花型娇柔艳丽,圆润饱满,与牡丹、芍药相似,因其十月临水而生,不与春花争艳,被赋予“高洁”、“孤傲”之意,常用于形容品行端正、高洁的女子。受宋代花卉纹饰表现形式的影响,芙蓉多以折枝、缠枝的形式单独或组合出现,作为组合纹饰时,常与各种花卉、鸟类等元素出现于织物、瓷器、金银器、漆器等器物上,寓意吉祥美好,比如如与九种不同的秋花组合,寓“九秋同庆”,与白鹭纹组合寓“一路荣华”。

图片

缠枝芙蓉纹

十一月山茶

山茶花四季常青,却在冬季傲然盛开,不骄不躁,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其花型独特、花色丰富,象征着高雅、纯洁、孤傲。作为组合纹饰使用时,山茶花与绶带纹组合为春光长寿纹;与山鸡组合为春光大吉纹;与羊组合则为春光吉祥纹。

图片

如意茶花纹锦

十二水仙

古人赞美水仙的诗篇极多,前人曾将兰花与它视为伉俪,名之日丽兰,又称为“凌波仙子”,水仙的“仙”与神仙的“仙”字是同一个字,故人们常以此祝贺吉利,能辟邪除秽,寓意吉祥如意。

图片

梅花水仙纹锦

十二花神纹样,从一月梅花的疏影横斜,到十二月水仙的凌波素洁,它以逐月更迭的花卉为骨,以神话中司掌花事的花神为魂,将四季流转的生机与古人对草木的敬畏、对美的向往,尽数织入纹样的经纬之间。
这些纹样不仅是工艺的极致体现 —— 或纤巧绣出花神衣袂翩跹,或浓墨重彩铺陈花海盛景,或借缠枝、团花等传统构图暗合吉祥寓意;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密码:它是古人 “天人合一” 理念的具象化,是花朝节等民俗的视觉延伸,也是诗词、传说、信仰在织物上的凝固。每一寸纹样里,都藏着对时光的温柔礼赞,对自然的诗意臣服,以及代代相传的生活美学,让冰冷的织物有了温度,让静止的图案有了故事,成为跨越千年仍能触动人心的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