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覃川:让更多优质艺术资源直达乡村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时间:2024-11-26  浏览量:24


尊重和保留乡村特有的“土里土气”元素

从以往艺术乡建开展情况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地本身缺乏显著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也不具备发展旅游的条件,这需要艺术工作者主要通过引入“外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村民的艺术体验需求;另一种是本身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但是开发利用尚有提升空间,可以通过艺术赋能,帮助当地进一步挖掘潜能,通过练好“内功”,加快乡村振兴。
两种情况都有比较成功的案例。第一种情况如贵州桐梓县的羊磴镇,本身没有特别突出的自然资源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工艺也不算特别丰富。对此情况,四川美术学院的师生们通过长达12年的驻村创作和美育实践,让这个乡镇面貌焕然一新。在今年6月举办的2024羊磴“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活动上,40余名当地村民分别获得“土而奇”艺人奖、“土而奇”艺术作品奖等奖项,让人眼前一亮。这些素人艺术家绝大多数之前没有接触过艺术。在艺术家的引导下,他们的艺术天性被激发,逐渐迷上了艺术创作,并在艺术中找到了持久的快乐。如今,在羊磴老城区,街道两边的饭馆、服装店、理发店、杂货店等商家店铺化身艺术展台,摆放着各种农民自创艺术作品。艺术无声地浸润着村民的生活世界。
浙江龙游县溪口镇大学生创业项目“一盒故乡”竹居内景
第二种情况如浙江龙游县溪口镇,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千年古镇,还有丰富的竹资源和传统工艺。几年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家团队受邀在溪口镇创建“纤维艺术研究所培训基地”和“石角村国际纤维艺术家交流中心”,通过“大师带导师,导师带工匠,工匠带农民”的模式开展在地性创作,用艺术激活了乡村资源。艺术家与村民共同创作的《光之亭》等地标性竹装置艺术品,在国际纤维艺术展中大放异彩。
以上两个案例的成功经验说明,将艺术资源引入乡村的关键在于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而不是简单照搬或生硬移植。我国乡村土地广袤、人口众多,乡村景色大多具有朴素的美和自然的美。如果艺术乡建活动开展不当,会对乡土美学造成破坏。比如,一些地区采取千篇一律的现代建材和标准化施工,抹去传统建筑的风貌,未能体现出应有的美学价值,反而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景观,使其丧失原生态的美感和文化意义。
实践中,只有深入理解乡村历史、自然条件、经济人文状况等,我们才能从乡村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和艺术创作。因此,我们在推动优质艺术资源直达乡村过程中,必须尊重和保留本土的、原生态的“土里土气”元素。正是这些独特的乡村风貌,展现了自然和谐之美,承载了绵延千年的乡愁,可能还具备独特的绿色环保价值。例如,在“西口村艺会·2023阿尔山乡村艺术季”中,设计师综合实地考察时春季盛开的粉红色花朵、夏季的绿意盎然、秋季的灰褐场景以及冬季的雪景,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元素体系。这些艺术元素与当地的生活日常和产业特色共同构成了整体视觉画面,村民不禁感叹,艺术让生活与自然更和谐了。

长期规划确保乡土艺术实践的可持续性

当前,有一些艺术乡建活动呈现一次性或短期性的特点,这些做法不仅难以形成持续的文化影响力,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例如,一些乡村艺术季只满足于短暂的热闹,往往“人走茶凉”留下荒废的现场。这主要是由于活动缺乏长远考虑和周密计划,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回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转变思路,致力于打造能够扎根乡村、持续发展的艺术项目。
要确保艺术乡建活动的可持续性,需要进行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雕塑艺术家董书兵教授2016年在甘肃瓜州发起,至今仍在延续的“荒野艺术计划”,是让优质艺术资源直达基层、直达乡村的典型案例。该计划将大型雕塑装置作品从封闭的美术馆空间转移到开阔的自然环境中,带入西北戈壁荒漠,别开生面地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清华美院教授董书兵创作的《大地之子》,置于戈壁荒漠中,展示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打卡
以人们熟知的《大地之子》为例,作品原本在美术馆,通过空间上的转换和放大,在新的乡野场景中,作品获得了全新的艺术生命。这不仅改变了公众对传统雕塑的认知,也为雕塑本身延展了更广阔的物理呈现与文化想象。在后续创作中,董书兵特别强调艺术与地域特色的结合,如为风力资源丰富的瓜州量身定做的《风语者》等。这种在地性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作品能够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之中,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景观,也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艺术价值。如今,《大地之子》等作品不仅成了地标为人津津乐道,而且让一片不毛之地“无中生有”地发展为热门景点,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专程打卡。
而由西安美术学院和西安市鄠邑区联合发起的“关中忙罢艺术季”,则从活动的丰富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做了示范。“关中忙罢艺术季”由忙罢古会发展而来,“忙罢”即“农忙结束”。据传自明清时期起,关中农村每年夏忙之后,全村都会定一个日子,统一招待亲友来吃酒席,共庆丰收,其在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及隆重程度可以比肩春节。
自2018年开始,“关中忙罢艺术季”已连续举办六届。借助传统民间节庆,艺术季将物质性的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自然语境里的田野化为展演舞台,用艺术激活忙罢节庆传统,将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价值认同、规范秩序,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创新文化、生活美学相结合,共同构筑城乡文化相互成就的有机关系。近年来,鄠邑区创新运营模式,打造并引进了“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务中心”等56个消费新场景,策划研学旅游、农业采摘等20余个增收项目,开设100余个共享销售摊位,预计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实现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
在艺术季的带动下,一条位于秦岭脚下的精品艺术乡村文化旅游线——“八号公路”不断延伸:栗峪口村打造“乡创客”文化产业集群、下庄村打造新民艺传承示范村……沿线村庄不断探索乡村艺术游的经济生长点和产业融合。由此可见,活动有了持续性,才会形成品牌和集聚效应,相关文化传统才能得以传承,相关产业才能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才能从中获益。

充分调动多主体共创共赢的积极性

艺术资源直达乡村,挑战之一是如何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通过高效的方式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确保文化觉醒与经济支持并重。也就是说,既要以平等的姿态与村民交流,建立有温度有效率的沟通机制,又要通过资金支持和资源投入,与村民共同进行文化建设并实现艺术赋能下的良性经济循环。这一过程中,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角色尤为关键,要当好有能力共创业的伙伴,避免以“指导者”的身份进行干预。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乡村振兴基地——“科技小院”,在湖北省黄冈市熊畈村建立,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500多平方米。这是中国农业大学200多个“科技小院”中的一个,旨在长期观察和实践乡村振兴,并逐步引入艺术资源。
清华美院吴诗中教授团队在庐山脚下村庄设计的《庐山天下悠》展馆项目
“科技小院”的核心理念就是深入乡村生活,与村民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为了增强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科技小院”的驻村师生为村庄建设了“村史馆”,从设计到建造,承担了所有材料和费用;为了让冷清的村庄重新热闹起来,驻村师生还为村民策划组织“村晚”活动,节目由村民自排自演,极大激发了村民的热情。这说明,艺术资源进入乡村过程中,想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关键在于艺术家的态度,唯有以诚相待、真心付出方能打动人心。
推动艺术资源直达乡村,需要实实在在地让农民得实惠。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刘晓山曾指出,盘活农村资源要素,要着力实现“三变”:一是推动民房变民宿,通过对现有农村院落的改造,改善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活化乡村文化,实现文旅与民宿的有机融合;二是推动资产变资本,通过建立有序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的有偿退出机制,盘活这些“沉睡”的资源,利用村集体合作社租赁方式,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三是推动农民变业主,通过将盘活的农村资产推向市场,农民可成为产业链上的投资者与受益者,形成“利益联结”。
艺术乡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未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应从单一主体模式转向多主体协同共创共赢的局面。政府、社会组织、企业、艺术家和村民等多方主体应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组织贡献项目管理经验,企业通过投资和合作推动项目产业化与市场化,艺术家注入创意与艺术价值,而村民作为最了解地方文化和需求的主体,其积极参与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比如,展示设计专家吴诗中教授团队在庐山脚下村庄开展的《庐山天下悠》展馆项目,就是多主体合力共建共创的典型案例。作为数字艺术直达基层的生动实践,吴诗中团队充分调动技术、艺术、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专家与企业资源,并通过当地村民的施工协助最终让项目顺利落地。
推动艺术资源直达乡村需要久久为功。在此呼吁,艺术类院校开展艺术乡建过程中,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确保艺术与乡村建设相互协同下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加强院校之间的统筹合作,充分发挥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等平台机制作用,并建立健全“学—研—产—政—农”相辅相成的工作体系;要重视用好科技力量,推进文化艺术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把丰富的艺术资源经过定向“二次加工”后,更好更快地送至基层、送至村民,融入乡土、融入生活,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贡献艺术力量。

覃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