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谈到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再到对“两个结合”的深刻阐释,发出了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连绵不断,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多元激荡互补融合,形成集包容性与统一性于一体的特征;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温润,在新时代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凸显和平性;以吐故纳新的强大生命伟力蓬勃向前而呈现连续性与创新性。其中,创新性是根本动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薪居上,二是广纳融通。前者为纵向之时间轴,不断继承、扬弃,汲古开今;后者为横向之空间轴,不断吸收、汇融,和而不同。综二者,即面向未来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人应该效法天地之道,“唯变所适”,与时偕行。故,中华民族孕育出“生生”之宇宙观、“日日新”之世界观,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并沉淀为文化基因,流淌在民族文化血脉之中。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带领全体中华儿女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征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无论是传统文化抑或外来文化,创新才是令其保持生命力的核心,才是其真正发挥价值的必然与必须条件。特别是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固守于既定的形式和观念,不与现实联系和对话,就会失去生命的价值。换言之,传统文化绝不能仅是博物馆中的“遗产”与“文献”,我们还应该透过其物质形态深研其历史成因,萃取精神因子融入现实,使其活出生命。这就意味着达到了“合”“活”“新”。所谓“合”,是指综合。人类创造的文化博大富赡,只有充分认知,综合分析,才能把握本质,为我所用。所谓“活”,主要是指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回应时代诉求,追求在“万法皆备于我”的境界中淡化边界,随势生发。所谓“新”,就是在“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融各类资源于新的肌体,在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循环。当代中国艺术要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凸显其价值,必然要吸收人类文化创造的精华。因此,所谓传统,既指本土文化传统也包括人类创造的其他文化传统。事实证明,立足传统的根基越广越深,创新就越有高度,越有普遍意义。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其高度、深度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乃在于中国艺术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广泛认知。因此,我们要在历史中总结规律,在现实中捕捉灵感,在文脉中激活创造动力,在交流中感知文化生命的体温,在比较中充分把握民族艺术的独特性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曾提到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范畴——写意。写意,法自天象地脉,合于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表现为象、气、道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其开合、节奏,既同化于自然草木,对应于天地阴阳,合拍于江海律动,亦神逮中国书法、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意象,气脉贯通,真力弥满。今天的中国写意,是对传统的延续,更是对传统的创新转化,其重估、应用写意的传统价值,有别于民族主义观念下争夺话语权,而是在人类文化的多元创造中贡献中国智慧。全面审视研究中国写意,可清晰感受到其在美学范畴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源于先秦之老庄道论,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在奔放的风格特质一泻数千年,是为连续性;广泛借鉴古今中外艺术精华,将中国写意与西方写实、抽象、表现的形式创造置于同一文化空间,是为包容性;融多种表现方式与语言形式于一体,并化入民族审美与时代精神,是为统一性;观照生活,深入心灵,呈现本质,蕴含人性理想,折射生命感悟,散发出覆载天地之大美魅力,是为和平性;超越再现客观世界而神出古异,由象外之象、象外之意的相互生发与传递而联袂不穷,创造出既属于中国和中国人,又属于全人类共享与传播的美术新形式,是为创新性。具体以写意油画和写意雕塑为例。当油画的写意方式呈现于视觉,便与国人印象中对西方油画的惯性认识拉开了距离。作为舶来品的油画,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不仅给中国美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更让中国传统美术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对象,并在对话与比较中实现“异质同构”“同质互化”。其中,印象主义的光色朦动对应于米家山水的墨色浑茫,便是“同质互化”的范例。在此,中西文化的自然观与审美理想经历了碰撞、交合、分离与定向。写意雕塑一方面是文化理念,一方面是视觉形式,两者在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融合意象中,打造出一种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诚如熊秉明先生所说:“写意雕塑既是中国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这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任何理论只有诉诸实践,才能产生文化的现实力量。多年来,我在提出、建构与完善写意雕塑理论的同时,更多地从事写意雕塑的创作实践,通过材料、形状、结构、空间以及触感、质感、立体感将抽象理论落实为鲜明直观、真实可感的艺术造型。结构中的辩证法,塑形中的诗意,由心灵流向指端,触摸于泥土、雕琢于顽石、熔铸于青铜。《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一尊尊中西方的圣贤、哲人、艺术家的组雕,作为中西文明之象征,在欧洲大地上形神相遇。雕像、写意风格、写意理论所展现的写意精神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创新的时代价值,在讲述中国故事之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添彩。究其创新规律,在于实现三大转化。其一,客观物象向艺术形式的转化。此转化具有内在超越性,构筑与精神符号密切相连的视觉形式。其二,古代形态向现代形式的转化。此转化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和学习古代美术,理解、体察其中的精华。其三,异域、异质美术的相互转化。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互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近年来,随着中国美术走出去,“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等展览不断巡回展示;随着越来越多外国艺术展的引进,在相互参照比较中,中国古代与现代的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坐标逐步清晰。特别是以写意为传统活化的创新,已成为一个特点、亮点。当然,从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看,这种方兴未艾的创新尚需建构理论体系,并且要有与理论适配的大量实践,以具体的作品佐证、丰富、发展理论,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进行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学术研讨、翻译出版、公共教育、社会推广,于此过程中不断明确核心范畴的内涵,扩大核心范畴的外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今天,我们立足于世界文明纵横相交的坐标点,厘清中华文明根脉基因的传承,洞悉中华文明吸取外来精华的发展,在创新中赓续,在交融中创新,古老的中华文明必然会焕发出无限生机!吴为山: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上述文字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